【疫情常見狀況QA】防疫不出門,家長和孩子的焦慮如何緩解?孩子愛用3C,約法三章更有效!
(疫情期間,孩子吵著出門,可到陽台玩泡泡等遊戲,適度釋放體力。圖/shutterstock)
Q1:疫情期間,孩子想出門,爸媽如何安撫?
兒童職能治療師黃暐恬表示,在安全的情況下,例如:戶外空曠的空地、草原等,仍可帶孩子外出,適時運動、曬太陽,對孩子大動作的活動刺激或感覺統合都有幫助,但應減少搭乘公共運輸與公共器材物品的接觸。
若戶外下雨,仍可於室內想出有趣好玩的點子,與孩子同樂。她提到,「孩子想出門玩耍,大多是想釋放體力或對新奇的事物感到好奇」,此時,只要家中環境許可,可於陽台上玩泡泡、拿噴罐當水槍射倒積木或玩報紙球等,讓孩子適度釋放體力,較不會頻繁地要求爸媽帶出去玩。
(塗鴉是緩解壓力的好方法。圖/shutterstock)
Q2:疫情期間,如何緩解自身與孩子的焦慮感?
爸媽擔心孩子與自身染疫,心理壓力大,諮商心理師黃之盈建議,有限度地觀看疫情新聞,「定時定量」追蹤疫情現況,避免無限瀏覽;取用3~5則網路上已整理好的懶人包資訊,來預做準備,並以一週為單位更新資訊。最後,事先預查、準備好居家隔離可能使用到的用品,就能稍微減輕內心的不安與焦慮。
另外,在這段期間,孩子容易出現各種情緒,例如:受防疫行為影響或外在環境氛圍而產生害怕與焦慮感;居家隔離時,因無法出門放電而焦躁不已或發脾氣等,爸媽可透過以下3個方法來處理:
1.塗鴉或拼貼:有色彩的物品具轉換注意力與心情之效果,其中流動性的顏料可舒緩焦慮。對於年紀較大的孩童,提供彩色筆或蠟筆讓孩子盡情宣洩、塗抹;年紀小的幼兒,則可陪同使用水彩、廣告顏料。另外,也可於家中擺放報紙、廣告紙讓孩子拼貼,或使用玻璃紙與紙箱結合,讓孩子從紙箱中看見不同顏色,可平撫心情。
2.觸摸泥土、水:觸摸土壤與水時,也能使心情感到舒坦。平時可教導孩子種植植物、觸摸泥土;孩子吵鬧不休、爸媽又得處理家事時,請孩子幫忙洗碗,有助讓孩子冷靜下來。
3.冷靜瓶:平時可帶孩子製作冷靜瓶,當孩子出現崩潰情緒時,提供冷靜瓶,能夠轉移孩子情緒、協助孩子沉澱心情。並設定積極暫停區,當爸媽感覺自己情緒起伏時,趕快到積極暫停區,幫自己做點轉移注意力的事,不要在自己情緒上來時教孩子!
(疫情期間,照顧孩子、工作兩頭燒,爸媽還是要適當休息、照顧自己的心情。圖/shutterstock)
Q3:照顧孩子的同時,爸媽如何照顧自己的內心?
隔離期間,爸媽感到壓力、焦躁,多半與工作、照顧孩子起居有關。
壓力來源
黃之盈心理師表示,爸媽心中的壓力來源可簡單劃分為源自工作上人的壓力與事的壓力、自我身心狀態、孩子的需求,以及理想與現實之落差等5面向:
1.人的壓力(來自於工作上的同事、主管)
2.事的壓力(外務、工作內容)
3.自我身心狀態(包含生理需求:飲食、睡眠;心理需求:心情低落、工作壓力、恐懼情緒,例如:害怕孩子染疫、失去孩子、擔心自身情緒失控影響孩子等。)
4.孩子狀態與需求(孩子上幼兒園時有既定活動行程與慣例表,但隔離期間,作息紊亂,爸媽白天工作時,需額外騰出心力給孩子,分神照顧孩子常使家長崩潰。)
5.理想與現實落差(有完美主義的爸媽,對於理想的標準高,但於實際情形無法達到時,容易產生煩躁與失落感。)
7應對方法
在面對上述壓力來源,建議爸媽可以下列7個方法來面對、舒緩情緒:
1.疫情期間,降低心中理想生活之標準。
2.家事定時分流完成。例如:孩子在家中活動,導致家裡凌亂,設定一個時間一起整理即可。
3.適時透過書寫、閱讀為情緒找出口。
4.尋找心理諮商資源。例如:諮詢心理衛生中心,透過與專業人員互動、聊天來轉換心境。
5.深呼吸、打坐等靜心活動。
6.為孩子規劃豐富的居家活動。若孩子能單獨執行,就能稍微擁有喘息時間,同時有助孩子的學習發展,爸媽心中也會得到安慰,才不會因孩子學習停滯或跟不上其他孩子,而咎責於自己。
7.將孩子的作息盡可能按表操課,但無法按表操課也不要苛責自己!
(防疫在家,使用3C產品,爸媽與孩子約法三章。圖/shutterstock)
Q4:對於孩子使用3C產品,有什麼建議作法?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使用3C產品的規範亦有不同,黃暐恬治療師表示,2歲以前的孩子不鼓勵使用3C,而2歲以後的孩子,是需要被要求的年紀,因此,就會訂定相關的使用規範,爸媽可根據以下5點建議,與孩子約法三章。
建議1:善用視覺化的計時器
由於年齡小的孩子,對於時間的長短沒有概念,但對於視覺的感官具有一定認知,因此,建議家長搭配視覺化的計時器,如:圓餅圖的計時器,既能讓孩子理解時間概念,也能預先做好使用結束的心理準備。
建議2:應做完某些事情,才能看3C產品
孩子並不是隨時想看3C,家長就須準備,否則可能會寵壞孩子或長時間恐會影響身心發展。黃暐恬治療師表示,家長必須告訴孩子,「應該做好某些份內的事情,才有資格看3C產品」。
建議3:固定的使用時間
家長訂好孩子一天可以使用3C產品的時間,擁有固定的原則,減少孩子哭鬧的機率。
建議4:使用時間快結束,家長須提早預告
黃暐恬治療師說明,在規定使用的時間快結束時,家長必須提早告知孩子,孩子的情緒反應才不會太大。此時,可以善用「最後一個」為單位,如:只剩下最後一個圓餅圖的時間、最後一首歌或最後一段影片等,降低孩子可能吵鬧的機會。
建議5:轉移注意力
面對3歲以下的孩子,吵著要使用3C產品的情況下,家長可以試著轉換孩子的注意力或安排多元的活動,如:畫畫、玩玩具等,轉移孩子對3C產品的使用。
Q5:平時於醫院復健、評估的孩子,爸媽如何應對?
黃暐恬治療師表示,當孩子有長期進行復健、治療等,只要孩子的狀況許可,可於家中依據治療師交代的方式處理,但只適用於長期進行復健的家庭,較能掌握治療師訓練的內容。若尚未熟悉治療師的處理方式,爸媽又擔心前往醫院會增加染疫的風險,則可以減少就醫之頻率。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延伸閱讀
.在家工作很棒?來聽聽防疫期間居家媽媽血汗加倍的血淚史
.【後疫情育兒生活】在家活動邊玩邊學,給孩子的活動選擇與爸媽陪玩心法
.3C世代「護眼」新觀念,僅有3成家長知道的兒童視力保健!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粉專: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Podcast: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