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腦炎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不一樣的!以疫苗提供完整保護力不讓重症影響孩子的一生健康
肆虐近三年的COVID-19,在今年四、五月對台灣的嬰幼兒伸出了魔掌,多例猛爆性腦炎個案讓許多父母飽受驚嚇。然而,重視COVID-19引發腦炎的同時,對於好發於嬰幼兒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也不能掉以輕心!
COVID-19腦炎VS.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COVID-19腦炎」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何不同?臺中榮總兒童醫學部感染科主任陳伯彥以圖表說明兩者差異:
|
COVID-19腦炎 |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
病原 |
病毒 |
細菌(腦膜炎雙球菌) |
感染途徑 |
飛沫、接觸 |
飛沫 |
感染位置 |
先有上呼吸道(有症狀) |
移生鼻咽(無症狀) |
症狀 |
感冒症狀+抽筋、意識障礙 |
發燒、頭痛、頸僵硬、嘔吐、抽筋 |
致病機轉 |
不確定是否病毒感染腦部或免疫機制或細胞酵素或抽筋造成 |
細菌侵入腦脊髓液 |
常見併發症 |
腦腫漲、腦壓高、敗血症、生命危險 |
腦壓高、敗血症、生命危險 |
嚴重程度 |
抽筋的輕重程度不一、病程快速 |
病程快速 |
治療方式 |
症狀治療、抗COVID-19病毒藥物(瑞德西韋)、類固醇、免疫 球蛋白 |
抗生素 |
疫苗 |
多種COVID-19疫苗 |
蛋白-多醣體接合型疫苗(B & ACWY) |
陳伯彥醫師補充,「腦炎與腦膜炎的位置不同,感染病毒造成的腦炎,隨著病毒影響部位不同,有不一樣的症狀,以臨床症狀來看,腦炎多為發燒、抽筋、肢體無力與意識混亂不清;而細菌感染造成的腦膜炎,常見發燒、頭痛、嘔吐、煩躁不安、抽筋與敗血症等」。
他指出,感染病菌一旦傷及腦部,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細菌性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死亡率較高,預後則常見永久性的神經病變,如耳聾、失明、 語言障礙、腦部損壞、肢體障礙、生長遲滯等」。
診斷不易.易延誤治療
相對於COVID-19感染的診斷容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診斷相對不易,陳伯彥醫師表示,「目前台灣診斷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唯一條件為,培養出細菌才算數;若在採檢體前已先接受抗生素治療,就培養不出腦膜炎雙球菌,因此此病的發生率被真正的低估了(世衛組織、 美國疾控中心、歐盟疾控中心等早已將PCR、抗原檢測,細菌染色發現等列為診斷條件之一)。另外,由於流腦的臨床症狀快速且多樣化,診療的醫師若經驗不足,不容易在第一時間鑑別出可能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對於後續的即時有效治療,勢必也有所延遲」。
他補充,「感染初期的症狀與感冒差不多,不過,病情進展又快又猛,就算能及時給予合適的抗生素治療,有時也難逃高達10~15%的致死率」。
接種疫苗.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陳伯彥醫師指出,發生率不高,但致死率高的腦膜炎雙球菌,平日可隱身在鼻咽部,沒有症狀。當局部免疫力受損(如感冒後)或偏低的時候,病菌就可能伺機侵襲血液與腦部,「避免流腦病菌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流腦疫苗」。
對於自費疫苗接種與否,不少人總是猶豫再三,畢竟流腦疫苗的價錢不算便宜。陳伯彥醫師表示,門診時,除了善盡解說之責,他還會拿「侵襲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危險因子」勾選表,讓父母自行評估是否有感染風險。「若符合3項以上的危險因子,則建議接種;超過6項則一定要打」,此舉幫助民眾更具體了解接種疫苗的價值何在。
陳伯彥醫師表示,近一二十年來,全球與台灣都是B型血清型的流腦為主的流行病株,建議可考慮接種B型流腦疫苗(4CMenB)來預防。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已對各種年齡族群做出接種建議:6個月以下寶寶可選擇接種兩劑的初始劑,並於12~15個月接種第三劑追加劑。他強調,「提高疫苗涵蓋率,才能有效控制腦膜炎雙球菌的感染,不讓孩子一生的健康受到一時感染的威脅」。
▲臺中榮總兒童醫學部感染科主任陳伯彥醫師
現任/臺中榮總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兼兒童醫學中心兒童感染科主任.衛福部疾管署疫苗諮詢(ACIP)委員
經歷/臺北榮總兒醫部臨床研究員,美國疾控中心研究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
侵襲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危險因子
陳伯彥醫師指出,經自行評估後,若符合以下3項危險因子,建議接種;6項則強烈建議要接種。
□年齡(老年人)
□抽煙
□與腦膜炎球菌感染者密切接觸
□居住一起或近距離接觸的人(如:新兵、學生宿舍、朝覲)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冠狀動脈疾病(或接受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糖尿病
□肝硬化
□愛滋病毒感染
□系統性紅斑狼瘡
□鐮狀細胞性貧血症(或無脾者-因受傷或疾病因素)
□甘露糖結合凝集素缺乏和其他遺傳異常
□常有季節性病毒嚴重感染者(尤其是流感)
□先前的曾有侵襲性細菌感染(包括肺炎和流感嗜血桿菌)
□腦膜炎球菌血清群 Y、W-135、B
□免疫球蛋白和補體缺乏
□系統性惡性腫瘤
□旅遊國家有流行疫情或疫苗接種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