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婦幼天地】嗆到了?留意幼兒異物吸入,咳不停時應懷疑氣管有東西
(把東西放進嘴巴是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但要避免造成異物吸入!圖/shutterstock)
兩歲小美眉咳嗽兩個禮拜,咳嗽聲音低沉,呼吸費力,說話斷斷續續,先前在診所及耳鼻喉科診所診斷為哮吼,經過相關治療,症狀卻持續,且開始發燒,媽媽和阿嬤著急地問「怎麼辦?」經過支氣管鏡檢查,原來是有一顆花生卡在右邊支氣管了,終於在經過醫療團隊取出後,美眉漸漸不咳嗽、不發燒,呼吸也順暢了。
學齡前兒童易發生異物吸入
異物吸入大多發生在四歲以下,特別是一至三歲的階段。因幼兒探索周遭環境時,喜歡將固體小物放進嘴裡,有時候就造成異物吸入。
另外,幼兒可能有無法咀嚼食物、後牙發育不佳、吞嚥功能較差,以及保護氣道的神經肌肉機制仍不成熟等情形,使得發生異物吸入的機會較高。
至於常見吸入的異物,包括:花生、核果類食物、果凍、玉米、葡萄乾、彈珠、鈕扣、筆蓋或小玩具等等。
(幼兒可能有無法咀嚼的食物而造成異物吸入。圖/shutterstock)
異物吸入臨床表徵三階段
一般而言,異物進入氣道時,會有三個階段的臨床表徵:
第一階段:即異物剛嗆入時,會有劇烈咳嗽動作,呼吸道會經由咳嗽反射,想要將異物咳出,常常異物就被咳出來了。
第二階段:但如果在第一階段沒有咳出來,會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一段無症狀時期。
第三階段:併發症產生,像是發燒、肺炎、肺塌陷或膿瘍等。
相關的呼吸症狀,與異物大小、阻塞程度、異物落點有關,有些病童幾乎沒有症狀,有些會持續咳嗽、呼吸有雜音(吸氣或吐氣都可能有雜音,依據阻塞程度或異物落點而有不同)、呼吸困難、吸氣時在胸壁或胸骨上產生凹陷、膚色呈藍紫色(即發紺)等,甚至嚴重呼吸窘迫、窒息、死亡。異物梗塞可說是小小孩突發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異物吸入有時表現像哮吼症,有時刺激氣道誘發氣喘。異物造成附近組織發炎或是感染,可能也會有發燒。當阻塞在單一側支氣管時,患側會呼吸音較不清楚。雖然典型個案會有上述相關症狀或表現,但仍有病童或病嬰症狀較不典型,若有懷疑,仍需就醫檢查。
一旦發生異物吸入,肺塌陷、氣胸、異物落點附近組織水腫等,是可能有的併發症;若發現太晚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像是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小心!久咳不癒可能是有異物在氣道
兒童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細支氣管炎、哮吼等或呼吸道過敏如氣喘,常常也是以咳嗽表現,如果經相關治療,症狀仍沒有改善,以久咳表現時,也要注意可能是有異物在氣道裡面造成的。
醫師處置方式
若是病童的氣道完全阻塞,病童無法呼吸,膚色會呈藍紫色,需要立即暢通呼吸道,設法取出異物,如果到院時已經沒有呼吸及心跳時,會啟動兒童心肺復甦術等。
若氣道沒有完全阻塞,透過X光檢查、電腦斷層檢查,可能發現患側肺部充氣過飽、肺塌陷、浸潤發炎的跡象,可能發現異物(但常常照不出來),也可能有縱膈腔積氣的情形。
但最重要的是支氣管鏡檢查,它兼具診斷與治療功能,早期發現與診斷,比較容易取出,若是發現較晚,取出的難度就高了,因異物周圍氣道黏膜水腫發炎、異物可能軟化或容易脆掉,甚至有時需要第二次支氣管鏡來移除異物。
如果運用支氣管鏡還是取不出來,就要請小兒外科醫師以手術方式取出了。
進食不說話避免出意外
當小孩子嘴巴有東西時,避免和他說話、嬉戲;也不要讓小孩子邊吃邊走、跑跳或運動等,若是小孩子邊吃東西邊說話、哭鬧或是運動時,較容易發生異物吸入情形。
提醒父母,小孩進食時,請養成在固定位置用餐的習慣,不要讓孩子一邊玩,大人在旁邊追著小孩餵食。
(進食時,讓寶寶養成在固定座位的習慣。圖/shutterstock)
居家發生異物梗塞時的處置
當異物梗塞造成病童無法呼吸時,應設法讓呼吸道暢通,嬰幼兒可以將其面朝下,呈頭低腳高姿勢,讓患兒俯臥在施救者大腿上或施救者一手前臂拖住患兒胸腹部,另一手拍其背部。
如果是年紀較大的兒童,則可以使用哈姆立克法(Heimlich maneuver),站在病童身後,將其環抱,一手握拳,另一手放於其上,在病童胸骨的劍突與肚臍中間,用力向病童後上方撞擠,有機會讓異物排出。另外,應該儘速送醫檢查及治療。
異物吸入與梗塞是兒童死亡或缺氧造成嚴重後遺症的一大原因,主要發生在學齡前兒童,必須透過家長飲食上的照護和早期發現與處置,可減少或避免異物吸入、梗塞和相關後遺症的發生。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寶寶半夜咳不停,是身體的警報!爸媽必知5大常見嬰幼兒咳嗽主因
.幼童誤食異物事件層出不窮!醫師:硬幣為幼童誤食種類第1名
謝國祥醫師
現任╱三軍總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兒童胸腔暨重症專科主治醫師.小兒暨新生兒加護中心主任
經歷╱三軍總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暨總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生兒科、兒童胸腔暨重症次專科研究醫師.三軍總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