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這樣做,享受與寶寶最親「泌」的距離,善用好物讓哺乳之路更順暢
文章目錄
(約懷孕16~22週,不少媽咪的乳頭會有搔癢感、甚至分泌初乳,這些都屬正常現象。圖/shutterstock)
針對哺乳常見10個問題,特別邀請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暨國健署母乳哺育種子講師林雅涵(咪咪老師)提出解決之道,盼提升各位媽媽的自信心,順利踏上哺乳之路。
Q1:產前發現有乳汁分泌,我該怎麼做?
早在孕期階段,乳房已悄悄在準備乳汁了!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暨國健署母乳哺育種子講師林雅涵提到,約在懷孕16~22週,不少媽咪的乳頭會有搔癢感,或是發現些許奶垢,甚至是分泌初乳,這些都屬正常現象,「這時如果自行擠奶,容易引起宮縮,建議媽咪在洗澡時,使用紗布巾溫和清潔即可,如有脹痛感,可採用冷敷方式。」
若不適症狀無法得到緩解,則建議尋求婦產科醫師或是泌乳專業相關護理師處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超音波檢查,了解問題的源頭。
Q2:產後多久會分泌乳汁?
產後應儘早讓寶寶吸奶,是刺激乳汁分泌的重要關鍵。林雅涵老師指出,剛生產完的前一兩天,雖然會感覺胸部軟軟的,有些媽媽感覺不到脹奶,但其實寶寶吸得到乳汁。
一旦媽媽生完,即可開始練習親餵,能促使泌乳激素及催產素濃度上升,進而分泌更多的奶水,供給寶寶食用,而愈早開始哺餵,也有助於未來哺乳更加順利。
(手擠乳是每位媽媽都要學習的技巧,也能在塞奶時,有效疏通乳管。圖/shutterstock)
Q3:正確的手擠乳方法?
林雅涵老師表示,手擠乳是每位媽媽都要學習的技巧,有如模仿親餵,能在產後乳汁還很濃稠時,協助擠出珍貴的初乳,也能在塞奶時,有效疏通乳管。
正確的手擠奶,媽媽先將大拇指及四個指頭的指腹對齊,比出一個C字形,放置距離乳暈約2~3公分的位置上,這時大拇指與食指應呈一直線,先輕輕地做擠壓,直到看見有些許乳汁滴出,媽媽就能往胸壁的方向下壓,再做對面擠壓,「乳房的上下擠完後,記得斜對角、左右邊也要擠,才能完整將乳汁有效的移出。」
Q4:衝奶量的黃金期?
「早接觸、早刺激、早哺餵」是成功哺餵母乳的要訣;「正確餵、多多餵」更是衝奶量的關鍵。
林雅涵老師建議,應把握產後一個月內的黃金期,儘可能早點讓寶寶熟悉乳房,且依照寶寶的需求頻繁地餵奶或擠奶,當乳房時常接收到「需要工作」的訊息,它就會積極製造乳汁,奶量將能慢慢提升,也能有效維持泌乳。
同時也要提醒媽媽,正確哺餵母乳的過程要是舒服無痛的,千萬別因為想要追奶量,而造成乳房受傷。
(當下有擠好的母乳,冷藏的奶水加溫後,在同樣溫度下,可加在一起讓寶寶儘快食用。圖/shutterstock)
Q5:儲存乳汁的方法有哪些?
母乳滴滴珍貴,媽媽可要用對方法儲存,以確保乳汁的新鮮。如是剛擠出的乳汁,在25℃的室溫下,可放置4小時,冷藏在4℃的冰箱中,可放置4天,如是置於-4℃的冷凍中,則可保存6~12個月。
林雅涵老師指出,解凍後的母乳,在25℃室溫下,1~2小時內要喝完,如解凍後要放進冷藏,24小時內也要喝完,「倘若當下剛好有新鮮擠好的母乳,冷藏的奶水加溫後,在同樣溫度下,可加在一起讓寶寶儘快食用。」
親餵沒有標準時間
親餵的媽媽會好奇,一邊乳房要餵多久?林涵雅老師指出,每個寶寶吸吮能力不同,每位媽媽的奶量也不相同,「千萬不要被時間、數字綁架!」
母乳成分中,前奶的脂肪較少,後奶的脂肪較多,儘量讓寶寶吸久一點,直到乳房變軟後再換邊,「剛出生的新生兒,兩邊乳房餵奶時間可能20~30分鐘,寶寶比較容易有飽足感。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口腔功能發育更好,每次哺乳的時間會再慢慢縮短。」
Q6:如何確定寶寶有喝到母乳?
親餵不像是瓶餵,能確實從瓶身刻度了解寶寶的喝奶情況,但媽媽該如何確定寶寶是否有喝到母乳?
林雅涵老師建議,可以從一些細節來觀察,包含寶寶在含乳時是否有吞嚥的動作,媽媽也會清楚聽到寶寶吞奶水的聲音,倘若寶寶已經吃飽,有些寶寶會因為睡著而把嘴巴鬆開,有些就算嘴巴含著,但雙手會是放鬆狀態,「更重要的是,媽媽的乳房會從充盈狀態變得柔軟,這表示奶水有被移出。」
(如果發生塞奶,先檢查乳頭是否有奶垢、水泡或受傷結痂。圖/shutterstock)
Q7:發現塞奶當下如何處理?
「乳汁的移出過程,乳腺管會往乳暈匯集,從乳頭排出,如果發生塞奶,先檢查乳頭是否有奶垢、水泡或受傷結痂。」
林雅涵老師表示,一般媽媽會認為,塞奶有硬塊,會努力想把硬塊推鬆,「其實較建議的做法是,媽媽先沿著硬塊往前找到乳暈周圍,摸摸看是否有無痘痘般的突起物,找到後先做乳暈放鬆的動作,等到乳暈附近明顯變鬆後,晃動乳房讓乳汁往前乳暈方向移動,再進行手擠乳、親餵或是使用吸乳器。」
建議媽媽要溫柔對待乳房,以免造成乳房組織受傷而有「草莓奶」,甚至是乳腺炎的發生。
Q8:寶寶正確含乳怎麼做?
寶寶能正確含乳,才是幫媽媽移出母乳的有效方法。正確含乳的方式應該是,寶寶必須鼻頭對準媽媽的乳頭,誘發寶寶尋乳反射,嘴巴張大時含上來,大口含住媽咪的乳頭乳暈。下巴貼近乳房時,寶寶的下嘴唇會外翻,肚子與媽媽的肚子儘量靠近,看到雙下巴,臉頰圓鼓鼓的,一口一口吞嚥奶水,才能確寶真正有喝到奶水。
(專家建議可採用橄欖球式,將寶寶夾在媽媽的腋下,有助於降低親餵的疼痛感。圖/shutterstock)
Q9:乳頭受傷,如何降低哺餵時的疼痛感?
寶寶含乳的不正確,親餵就容易讓媽媽的乳頭受傷,有些媽媽因為痛而不敢親餵,也擔心傷口是否會影響寶寶的吸吮感受。
林雅涵老師提到,乳頭受傷後能不能繼續親餵?完全取決於媽媽的感覺,倘若痛感沒那麼強烈,就能繼續餵,再藉由一些正確的哺餵姿勢,來降低不適感,除了常見的生物哺育法,也建議採用橄欖球式,將寶寶夾在媽媽的腋下,媽媽的手肘來撐住寶寶的頭、頸、背部,讓寶寶靠近媽媽,有助於降低親餵的疼痛感。
Q10:未來規劃回職場,如何調配擠奶間隔時間?
產後想要回歸職場,但又想讓寶寶持續喝到母乳,除了親餵外,不妨在預計回職場的前兩週練習擠奶,以維持後續奶量。
林雅涵老師建議,奶量較少的媽媽,積極每2~3小時擠一次,直到奶量提升,達到供需平衡,往後再間隔每3~4小時擠一次即可。等到媽媽回到工作崗位後,建議每次擠奶時間間隔不要超過5小時。
她補充,「如果當下不方便擠乳,但乳房已經開始脹痛,可以先到廁所擠出些許乳汁,等到下一次的擠奶時間,媽媽再專心移出乳汁。留意每次擠奶的時間間隔最多不要超過6小時,以免讓乳腺管塞住,進而造成塞奶現象。」
按摩乳房的力道拿捏
每位媽媽的手勁不同,按摩時的力道拿捏,以媽媽自身感受為主,以不感覺痛為基本原則。」林雅涵老師提到,要讓按摩達到最大功效,最好是搭配奶陣,奶陣來了,再搭配上力道剛剛好的按摩,有時只要輕搔乳房,乳汁就會自動流出。
哺育必備好物大集合
哺乳,絕對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不只需要家人的支持與協助,也需要善用利器,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讓哺乳之路走得更為順暢,不論是用的或吃的,你都需要哺育好物的幫忙,而且有的好物應從孕期開始準備,為自己也為寶寶的健康超前部署!
.清潔乳頭不費力
哺育母乳最重要的原則是,依寶寶的需求給予母乳!然而,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胃納量小,一次喝不了幾西西,沒多就又要喝奶,而且寶寶想喝奶時,又不能讓他等太久,在還沒有與寶寶建立喝奶默契之前,往往讓媽媽一聽到寶寶哭聲,就慌了手腳,想要清潔乳頭再餵奶,似乎都變得困難。
其實乳頭清潔不難,一般用毛巾擦拭乾就好,不過,對於容易流汗的媽媽來說,總習慣用毛巾沾上乾淨的水擦拭,才會覺得放心,只是寶寶急著要喝奶,連去衛浴間處理一下都嫌麻煩。這時,僅添加純水又大小適中的清潔棉片,就成了媽媽的好幫手,一包兩片,剛好擦拭兩邊乳頭,放在床邊方便取用,不再擔心因清潔而讓寶寶餓過頭。
W博拭純水清淨棉
來自76年台灣知名醫材品牌CSD中衛的新品牌「W博拭純水清淨棉」,日本製造,僅添加純水,不含酒精、香精、防腐劑等,使用通過國際紡織協會最高等級認證純棉,符合國家濕巾標準,經高溫滅菌,產品潔淨無汙染,2片入獨立包裝,隨開即用,衛生方便,媽媽乳頭清潔安心使用。
.哺乳媽媽最安心的保護
母乳媽媽要歷經的挑戰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乳頭皸裂不舒服,可能是寶寶含乳不正確、拉扯乳頭所致;也可能是使用擠乳器時,過強的吸力造成;甚至哺乳內衣的摩擦也容易讓媽媽感到不舒服。然而,再怎麼不舒服,依然得繼續餵奶,這就好像是「在傷口上撒鹽」一般。
建議母乳媽媽於親餵或擠乳後,使用哺乳膏滋潤舒緩乳頭與乳暈肌膚。因為乳頭為寶寶直接含乳的部位,提醒媽媽在選擇產品時,要特別留意選擇成分較為天然植萃的產品,例如添加有機橄欖油成分,富含Omega 3-6-9,兼具滋潤保濕作用。另外,也避免添加過多化學成分,配方愈是精簡,使用上會更加安全放心。
慕之恬廊®慕之孕®哺乳照護膏
專為孕媽咪及新手媽媽量身打造的乳頭保養品,可滋養防護、舒緩不適、修護乳頭及乳暈肌膚,懷孕24週起即可開始使用。100%成分源自天然,獲歐盟雙有機認證,不含羊脂等動物來源成分的純素配方,質地好推不黏膩。產後安心啟動母乳哺餵,給寶寶最棒的第一份禮物。
.完全不受時空限制的集乳神器
雖然手動與電動的吸乳器各有特色,但總有使用受限的時候!然而,被哺乳媽媽暱稱「小花」的集乳瓶,不需要手持擠乳,也不用擔心電力問題,一瓶在手,走到天涯海角,都能配合在媽媽親餵寶寶時,以自然吸力收集另一邊乳房滴下的母乳,一滴都不放過。
一體成型的集乳瓶,除了小花瓶塞或是防塵瓶蓋,沒有其他零件,清洗方便,而且不用組裝,體積又小,每日攜帶出門都不是問題。比起手動或電動的吸力表現,「小花」的吸力有如量身訂做,因為是依照個人習慣以按壓瓶身的深度影響吸力大小,進而找到適合媽媽的吸力,特別是在乳頭受傷時,可淺壓幫助移出母乳,避免承受親餵有如「雪上加霜」的不適感。
haakaa第三代真空吸力集乳瓶
不用手、不用電,就能方便收集奶水,尤其是一邊親餵,一邊集乳,讓珍貴的母乳一點一滴都不浪費!小花並不能完全取代電動擠奶器,但具有即刻緩解漲奶、收集溢奶、外出擠乳等三大功能表現,而且使用時不需要雙手,讓母乳媽媽用過就愛上,無不視為「集乳神器」。
.降低乳汁濃稠度減少塞奶問題
哺乳是產後大事,建議孕媽咪進入懷孕中期後,即可開始做準備──不只要把營養品質最好的母乳給寶寶,也希望乳汁順利分泌,不讓塞奶困擾母乳媽媽。這時,卵磷脂就是很重要的營養補充品。
藉由卵磷脂的補充,在孕期,可幫助調節生理機能與正常的循環代謝,並有助強化胎兒的神經發展,增進日後的認知發展能力;產後哺乳時,則因降低乳汁的濃稠度,減少濃稠乳汁阻塞乳腺,避免造成讓母乳媽媽聞之色變的塞奶問題。
卵磷脂已是許多孕媽咪補充營養品的「標配」,務必慎選有品質保證的產品!嚴選配方把關成分來源,經過多重檢驗保障,確保食用安全有效的產品,才能讓孕媽咪百分百安心食用。
孕哺兒®卵磷脂燕窩多機能細末
使用歐盟非基改卵磷脂來源,每包含2,400毫克精純卵磷脂,全方位配方添加珍貴金絲燕燕窩、真珠粉、初乳蛋白、專利纖維等營養成分。並連續多年獲得《媽媽寶寶》雜誌孕期營養品推薦菁品獎,且榮獲各大婦產科、月子中心推薦使用,是媽媽圈中口碑推薦孕哺期必買的卵磷脂。
.守護哺育質量 不增加體重
哺乳媽媽為了給寶寶充足又營養的母乳,飲食上,必須均衡飲食以攝取足夠的熱量,還要努力喝湯湯水水幫助發奶,愛吃的食物得忌口,不愛吃的卻要勉強自己吞下去,在追求奶量的同時,往往讓熱量攝取失控。要如何在奶量與熱量之間取得平衡,相信困擾許多哺乳媽媽!
雖然坊間有各式強調哺乳的營養品,但對全職媽媽或職業媽媽來說,得在忙碌的生活中,記得每天挪出時間沖泡、飲用,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然後又陷入擔憂奶水不足的壓力中。因此,需要吸收效率高且效果好、食用方便的營養品,確實幫母乳媽媽揮別母乳需求未達標的憂慮,更無須擔心熱量攝取過多而增加體重!少了煩惱,多了自在,媽媽更能享受哺乳的樂趣。
Motherlove媽媽樂哺葫蘆巴營養補充液
葫蘆巴補充液濃度高、吸收快、效果好,緩解媽媽對寶寶母乳需求壓力,有別以往哺乳食材熱量偏高的問題,補充液1ml僅2.5大卡,少熱量低負擔,食用很方便,使媽媽擁有好心情能幸福哺乳,無論選擇育兒家庭或回歸職場都能多出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輕鬆享受與寶貝最親密時光。
.全方位守護母胎健康
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近七成台灣成年人維生素D攝取不足。而孕婦是容易缺少的族群之一,因為母體會優先將營養素給胎兒使用,更容易因攝取不夠,引起母體的維生素D不足。由於人體機能運作需要維生素D,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簡單說,維生素D血液濃度充足的話,可全面性減少健康問題發生。
若缺乏維生素D,不只對孕媽咪的健康大有影響,也牽連到胎兒的生長發育;母乳固然是對寶寶最好的,但缺乏維生素D的哺乳媽媽,要小心純餵母乳引起孩子健康亮紅燈的可能。雖然維生素D可透過曬太陽、飲食補充,但更可透過額外補充維生素D3,以維持維生素D於循環中濃度充足的狀態。選擇滴劑,食用更方便!
小兒利撒爾維生素D3滴液
天然微藻萃取,純淨無添加,好吸收MCT Oil基底,定量2滴補充400IU維生素D3,維持生理機能,增進鈣質吸收,幫助牙齒及骨骼正常發育,維持血鈣平衡、神經與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專利微膠囊包覆技術,增加穩定性,讓營養直達消化道緩慢釋放。嚴格把關,五重檢驗保證好安心。
.預約寶寶的健康人生
孕媽咪一定要重視孕期的營養品質,除了攸關腹中胎兒,更是日後寶寶健康與否的關鍵。事實上,不只孕哺期所攝取的營養能透過母乳傳給寶寶,媽媽體內的菌叢生態也會影響寶寶生命最初1000天的細菌叢生態!
因此,建議女性自懷孕中後期即開始補充益生菌,不只為寶寶預約健康人生,也幫助自身緩解孕期便祕、增進消化道健康、提升保護力,並維持母乳營養品質,給寶寶更優質的營養!
為了給自己與寶寶安全有效的保護,建議慎選源自母乳的專利原生菌株──羅伊氏乳酸桿菌DSM17938,這不只是當前研究最多(超過200篇)的益生菌之一,更是市面上唯一經臨床試驗證實,可安全用於孕產婦、哺乳婦及新生兒的益生菌。
寶乖亞錠劑
媽媽體內所定殖的「好菌」會影響母乳的組成,也會存在於乳腺中,帶給寶寶消化道正向影響。寶乖亞益生菌為源自母乳的專利菌株,在懷孕至哺乳期間補充,除了提升媽媽自身的保護力,也擁有健康母乳組成,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