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一直吐奶有原因!男嬰比女嬰更常發生,原來是肥厚性幽門狹窄惹禍
如果爸媽觀察到孩子喝奶後反覆吐奶,要小心是「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Infantile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IHPS)引起。花蓮慈濟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楊筱惠提醒,家長應注意吃奶反覆嘔吐的新生兒,及早就醫找出原因。
男嬰更容易發生肥厚性幽門狹窄,發生率高於女嬰近 6 倍
楊筱惠解釋,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是指「幽門肌肉」增生,導致通往腸子的通道變窄,食物無法從幽門到達十二指腸,全部堵在胃部裡,當胃盛裝不下食物,便會從食道噴濺出來。由於新生兒的食物多以母乳或奶粉為主,尚未進入副食品階段,因此通常多以反覆吐奶來表現。
由於無法真正攝取營養,罹患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嬰兒通常會體重較輕,甚至比剛出生時還要輕。楊筱惠指出,引發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原因尚不明,但已知的發生率約介於 2% 至 4%,且男嬰的發生率是女嬰的 4 至 6 倍,尤其以第一胎男嬰機率最高。
腸胃炎、過敏都可能造成嬰兒吐奶,與肥厚性幽門狹窄差在此
如果是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寶寶通常在剛出生時喝奶順利,楊筱惠解釋,新生兒沒有馬上出現症狀,主要是因出生時的幽門為正常,隨著時間越長越大,肌肉肥厚的情況才加劇,進而出現症狀。如何辨認是否有該疾病?寶寶若出現 3 大典型症狀要當心,包括:
- 3 週至 3 個月大之間,寶寶才開始出現明顯嘔吐情形。
- 幾乎餐餐餵完會發生「噴射性」嘔吐。
- 吐出的是無膽汁奶水(即未消化過的),且症狀越來越嚴重。
不過嬰兒溢吐奶其實很常見,楊筱惠表示,原因通常包含胃食道逆流、腸胃炎、過度餵食或對牛奶蛋白過敏等。但一般的溢吐奶不會影響寶寶的體重成長或精神活力,而幽門肌肉肥厚的寶寶吐完後,寶寶會表現出很想再喝奶的樣子,兩者差異在此,可協助爸媽多加注意與辨認。
肥厚性幽門狹窄診斷、治療都簡單,改善即可恢復正常體重
目前肥厚性幽門狹窄的診治方式,是以先超音波檢查診斷是否孩子是否罹患此疾病,再透過「幽門肌肉切開術」即可徹底治療。楊筱惠表示,手術時約半小時,只需在寶寶的肚臍上緣開一道半圓形的傷口,術後住院觀察 3 至 4 天,確認無礙就能出院。
當寶寶出現嘔吐時,楊筱惠叮嚀,爸媽應冷靜地避免寶寶嗆咳,並注意嘔吐內容物、顏色以及嘔吐與喝奶時間的間隔。若類似狀況持續發生,應就醫排除是否有幽門肌肉肥厚問題。
楊筱惠補充,近半年來收治的四個寶寶,手術過程皆順利,因幽門通道打開後,得以正常吸收營養,很快回到健康的體重和體型。也就是說,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改善,通過簡單的診斷和手術治療就能解決問題,寶寶可以重回正常的發展軌道,好好喝奶、健康長大。
👌本文由【Heho親子】授權
文/新生兒一直吐奶有原因!男嬰比女嬰更常發生,原來是肥厚性幽門狹窄惹禍
更多文章請見 Heho健康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