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講話慢、發音不標準恐是聽損?醫提醒:學齡後小心 6 疾病導致聽力損傷
想讓孩子學會說話,能不能聽到和聽得懂是最重要的兩件事,因為孩子大腦聽覺中樞,需要不斷透過環境聲音刺激,才得以發育完成。也就是說,幼兒階段(0 至 3 歲)的聽力和聽覺經驗,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認知、語言技巧等,此時正是學習與發展的黃金時期。
早期聽損診斷不易,容易錯過治療黃金期
但新生兒擁有先天中、輕度或單側性聽障的發生率高達 3/1000,大約千名中會有 3 個孩子有相關的狀況;雙側重度感音性聽障的發生率則約千分之一。
而過去聽損診斷不易,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重度聽損診斷出來的年紀平均為一歲半,中、輕度聽損則為 3 歲半至 4 歲,都已錯過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
尤其人在 3 歲以後大腦的可塑性逐漸變差,原因在於大腦中原先被設計用於聽力、語言的細胞會逐漸轉變成其他用途,如果錯過語言發展的黃金階段,未來要回到正常發展軌道相對困難。
其中以出生前 6 個月為分界點,若遲至 6 個月後才被診斷出來,將造成語言和社交技巧上的明顯遲緩;若 3 歲以後才開始矯正,將造成永久性中樞聽覺發展異常。
先天聽損高危險群更需注意篩檢與治療
國健署指出,約有 9 個族群的新生兒為先天聽損的高危險族群,但他們僅僅佔先天性雙側重度感音性聽障個案中的一半,代表依然有另外一半的孩子,並沒有從病史或家族史得知有任何危險因子。先天聽損的高危險群如下:
- 有聽損家族史。
- 曾有子宮內感染病史,如先天性梅毒、德國麻疹。
- 高膽紅素超過或達到換血臨界值。
- 出生體重小於 1500 公克的早產兒。
- 出生後得過細菌性腦膜炎或腦炎。
- 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
- 週產兒時期或新生兒時期有嚴重缺氧病史,如持續性胎兒肺高壓循環、生產窒息。
- 服用潛在性耳毒性藥物超過 5 天。
- 出生後曾住過加護病房或插氣管內管超過 10 天。
當心後天聽損!孩子成長過程,家長 4 階段觀察
不過除了先天的聽損,後天漸進式聽損的情形也時有所聞,通常使孩子聽力漸漸受損的疾病,比如遲發性聽損、中耳炎、腦膜炎、外傷、感染、藥物使用等。
國健署提及,輕、中度聽障的孩子不容易被發現,加上年幼的孩子自己不會表達,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很容易被忽略,造成日後的遺憾。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頭頸外科系耳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姵妤指出,家長若發現子女對聲音的反應變差,比如電視聲越轉越大聲、對話需放大聲量,或需加上肢體語言才能理解指令,甚至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落後等情形,就該當心。
國健署則提醒,爸爸媽媽平日也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觀察孩子的聽力情形,以下擷取出 4 個階段,方便家長檢視子女的狀況。詳情如下:
- 3 至 6 個月大:觀察寶寶是否會對環境中的聲音表現興趣。
- 7 至 12 個月大:喜歡玩會發出聲音的玩具。
- 1 至 2 歲大:可以說簡單的單字,如爸爸、媽媽。
- 3 至 4 歲小孩:若有講話慢、發音不標準,或對父母的呼叫若有若無的反應,就該當心。
(圖 / 國健署兒童健康手冊)
新生兒聽篩、學前聽篩為守護幼兒聽力的雙重防線
為了及早揪出有先天聽損的寶寶,目前孩子出生 24 至 60 小時內,就可以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檢。尤其新生兒聽力篩檢可提早發現先天「感覺神經性聽損」及先天「傳導性聽損」,寶寶滿 3 個月前確診,6 個月大前也有機會開始治療,未來更有高機率可重回正常發展軌道。
但是,孩子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並不代表終生沒有問題。因此陳姵妤認為,若實施「學前聽力篩檢」,約在中班階段進行檢查,能揪出更多後天聽損的幼兒,可以說是守護孩子聽力健康上的第二道防線。
她認為,平時家長、老師多關注孩子的狀況外,透過儀器的檢查更加客觀。若是偽陽性,孩童轉介後經由醫師評估更保險。
為何正常也可能偽陽性?陳姵妤解釋,孩子可能因檢查過程不專心、仍不理解指令意義、或單純耳朵分泌物過多,都有可能造成結果呈現偽陽性,而部分異常的孩童的確是中耳積液或其他疾病導致漸進聽損,無論是正常或有異常,都能盡早發現與治療,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另外,國健署也強調,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及復健,才能降低聽力障礙的負面影響,避免錯失學習語言的先機。
尤其為先天聽損的高風險群,更需把握寶貝聽語發展的「136 黃金期」,完成一篩檢、二確診、三療育的步驟。目前 111 年出生的寶寶有 13 萬 9,222 人接受聽力篩檢,篩檢率達 98.7%,其中共發現 768 位有聽力損失,均有及時予以轉介後續療育服務,孩子未來也可正常快樂的學習與成長。
👌本文由【Heho親子】授權
文/孩子講話慢、發音不標準恐是聽損?醫提醒:學齡後小心 6 疾病導致聽力損傷
更多文章請見 Heho健康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