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新知> 小朋友吞入異物怎麼辦?催吐、灌水都恐二度傷害

小朋友吞入異物怎麼辦?催吐、灌水都恐二度傷害

小朋友發生誤食狀況,相信家長一定都會提心吊膽;醫師提醒,小朋友若誤食藥物、尖銳物、過大物體、電池、腐蝕性溶液、磁鐵等物,對身體將產生一定危害,應當立即送醫,千萬不要自行催吐或是灌水,恐會造成其他二度傷害 。

文章目錄

吞入異物│催吐│灌水

日前發生國中生誤食油桐子引發中毒事件,事實上,幼兒發生誤食事件的比例更高。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薛承君表示,小朋友因為對外在事物感到好奇,常容易發生誤食事件,他在急診就曾經碰過小朋友誤食玩具、電池、藥物、漂白水、硬幣等狀況。

薛承君說,對醫師而言,誤吞藥物、尖銳物、電池、巴克球,或是超過兩公分以的玩具,都可能造成腸胃道的損傷或是其它急性症狀,必須馬上處理,否則恐造成較為嚴重的傷害。

台東馬偕醫院兒科醫師洪華希指出,統計顯示,全球因為吞入異物而就醫者人數眾多,而零到六歲的小朋友就占了七到八成之多。

若再細分年齡,六個月到三歲的比例又更高;分析原因主要是小朋友開始有移動能力,又特別有好奇心,甚麼東西都想往口裡塞。

洪華希表示,研究顯示,小朋友發生誤食事件約有八成會自行排出,兩成需要依靠內視鏡協助。

因此,一旦小朋友發生誤食事件,建議可以從症狀以及誤食的東西先進行初步研判;同時仔細觀察症狀,一旦有症狀,或是誤食的東西具有危險性,就應該趕緊就醫。

誤食後何時要送醫?

洪華希指出,如果小朋友誤食後出現一直流口水、無法吞嚥、嘔吐、腹痛、呼吸困難等症狀,都建議送醫。

此外,若誤食吸水性物體,例如水晶寶寶,可能一開始不會塞住腸胃道,但經過一段時間吸取水分膨脹後,就可能會塞住腸道而出現症狀。

另外一個判斷送醫的關鍵則是誤食物的種類,洪華希說,首先是藥物,例如安眠藥可能會造成小朋友昏迷,降血壓藥物可能導致小朋友休克,一定要馬上就醫處理。

此外,吞入物若寬度大於兩公分、長度大於五公分,就有可能卡住腸道,也應該盡速就醫取出;若是誤食過於尖銳物質,也可能刺傷腸道。

此外,包括電池、清潔劑等,都具有腐蝕性物質,可能造成食道、腸胃道灼傷,嚴重的話可能造成食道攣縮,導致未來進食都可能有狀況。

至於磁鐵也要特別注意,日前曾發生多起巴克球事件,主要就是因為吞入磁性物質後,腸胃道因為磁性而夾住,釀成腸穿孔、腹膜炎等可能嚴重致死的狀況發生。

薛承君提醒,如果誤食異物肉眼可見,家長應該盡快取出,如果肉眼不可見,就不要嘗試掏出異物,否則反倒容易造成小朋友緊張將異物吞入更深處。

至於何時應該採用拍背壓胸或是哈姆立克急救法,則是端賴小朋友有無出現無法呼吸的狀況。

薛承君指出,當異物進入食道後,人體第一個反應就是會利用咳嗽將異物排出,如果聽到咳嗽聲愈來愈小,臉色發青、呼吸困難時,即為使用哈姆立克急救法的時機點。

如果只是呼吸有點喘、胸口悶等狀況,表示尚未窒息,無需使用,但應盡速送醫,以免突然發生呼吸道阻塞。

吞入異物│催吐│灌水

誤食最常出現哪些錯誤處理方式?

常見錯誤方法1:催吐

至於家長在面對小朋友誤食狀況時,常出現哪些錯誤處理方式,洪華希說,最常見的就是催吐,反倒讓小朋友造成二次傷害,例如原本卡在食道的物體咳出後反倒變成卡在氣管,常會造成吸入性肺炎或是呼吸道阻塞 ;或者是強酸、強鹼的物質,因為催吐造成二度灼傷食道。

常見錯誤方法2:喝水

第二常見的就是家長一直讓小朋友喝水,希望把異物吞下去;洪華希指出,灌水不僅可能造成小朋友更不舒服,也會造成吸入性肺炎;一旦送醫要採用內視鏡將異物取出時,也會因為禁食時間不足,增加麻醉以及執行內視鏡的風險。

常見錯誤方法3:將異物以手指挖出

第三常見的錯誤狀況是家長硬要將異物以手指挖出,洪華希建議,若僅在口腔內尚未進入到咽喉部位,或許可以嘗試將異物取出;一旦異物掉入較深的部位,或是無法輕易將異物取出,就不建議家長自行移除,否則異物會掉進入更深入的部位。

洪華希強調,兒童誤食最常發生在家長講電話或暫時離開等瞬間,因此,幼童在玩耍、進食時,應盡量避免身邊出現可能誤食的玩具、藥物、清潔劑,最好將這些物品都置放於高處或是安全處,讓幼童無法靠近;玩具則是應該選擇安全玩具為主,並利用各項資訊適時教導小朋友避免誤食觀念,才能將意外降至最低。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
  文/ 小朋友吞入異物怎麼辦?催吐、灌水都恐二度傷害
  更多文章請見 親子天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每三天就有一孩童「誤食」送急診!長庚籲:藥品、鈕扣電池要收納好

【長庚醫師團】寶寶吞進異物莫急莫慌!先釐清種類,有安全疑慮速送醫

看更多親子天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