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寶寶打造幸福感?從生命的最初,開始用愛灌溉,培養感知幸福的能力
英國企業家和慈善家羅伯特.歐文說:「人類的一切努力,目的在於獲得幸福。」的確,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到底是什麼?其實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盡相同,不論是哪種定義,前提都是要具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只是這份能力並無法憑空而來!
最懂寶寶的「魔法阿嬤」.教你養出靈性寶寶
從事產後護理之家照顧母嬰工作二十餘年的資深護理人員伍竹彥督導,是許多月中產婦口中的「魔法阿嬤」,如果你看過寶寶被她抱在懷裡的模樣,一定不會懷疑孩子在當下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因為寶寶們知道「魔法阿嬤」很懂他們。
多年來,持續陪伴許許多多的母嬰家庭,伍竹彥督導一路走來,從新生兒與母嬰身上學到好多的事情,也經歷了許多新生命的奇蹟,並不斷精進所學,她將經歷與心得寫成書──《寶寶教母伍竹彥督導陪你練習當父母》,也找到了此生的人生定位與使命,就是「擔任寶寶的代言人」。
(照片提供/魔法阿嬤-資深護理人員伍竹彥督導。圖片經當事人父母同意刊登。)
伍竹彥督導認為,父母在孕育小生命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幸福時,自然能養育出情緒穩定、有靈性的寶寶,而這一切就從胎教開始,「當孕育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與母體產生了連結。靈性寶寶的養成其實在孕育的階段就要啟動,因為這時期是胎寶寶與媽媽最緊密相依的階段」。
不少人想要知道怎樣才是「好的胎教」?對她來說,「胎教其實可以是一件很簡單、溫馨、有情趣的事情,剛懷孕或甚至是準備要懷孕的時候,就有了期待新生命的到來,以有愛的感受孕育新生命,就是很好的胎教了!」
伍竹彥督導進一步指出,「大家都知道,我們活著離不開陽光、空氣、水。胎寶寶也是一樣的,他們的陽光是孕育胎寶寶的人給予的愛的感受,不斷在分裂進化的細胞,都帶著愛的因子成長著」。僅僅是這樣,就會對胎寶寶有著莫大的、且很好的影響與作用,也有助於刺激胎兒的感官發展,進而成為寶寶的一部分。
當然,這份感知能力也將伴隨寶寶成長,具有感知幸福、感知一切美好的能力!
4步驟.啟動幸福施展魔法
伍竹彥督導想要告訴父母,「育兒的幸福是有魔法的」,該如何讓幸福施展魔法呢?她說明如下:
第一步.真心相信擁有幸福的魔法
「當您知道肚子裡已經孕育了一個小生命時,請真心相信與放出感受,讓胎寶寶『已經』是家裡的一份子」。她強調,孩子是真實已經存在的,而不是把他視為「我要當他是存在的人」,也就是「不管您在家裡、外出購物或工作,都把寶寶視為已經來到您的身邊,加入這個家庭,是家裡的一份子了。您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可以跟寶寶分享,就像跟家人互動一樣」。
伍竹彥督導表示,「當您真心相信這件事,而且持續如此,幸福便會施展它的魔法,讓您擁有幸福。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件事,或者輕忽了它喔」。
第二步.改變與寶寶互動的稱謂
她請媽媽快速地把對寶寶的稱謂,儘量從「你、我、他」都變成「我們」。「這會迅速改變、強化寶寶在您身邊的存在感,可以讓您們連結得更緊密」。例如:「現在是中午下班,『我們』可以吃飯咧,『我們』去買排骨便當好不好?」「下班了,走!『我們』回家。」
伍竹彥督導說,「我們」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語詞,因為它具備了一個幸福的魔法,會與寶寶產生一種、「我們是一體的」、「我們是親密地連結在一起的」感受,而這種「我們是共同一起的,現在就親密的相親相愛一起生活」的氛圍,就是胎寶寶在胎内不停地細胞分裂成長中,放進細胞裡的愛,宛如「陽光」。
她認為,這就是媽媽們在懷孕期間最好的胎教,是能孕育出情緒比較穩定,很有靈性的寶寶的魔法。但伍竹彥督導強調,「這一切都要是自然的、滿心歡喜愉悅地做,不是一件勉強自己必須去完成的工作」。
打造擁有陽光、空氣和水的胎內世界.培養寶寶的靈性
人類最基本的生活要素,就是陽光、空氣與水。雖然胎兒尚未出生,但他住在媽媽的肚子裡時,那裡也有他需要的陽光、空氣和水。伍竹彥督導解釋如下:
陽光:就是媽媽周圍環境給胎寶寶愛的感受。從受孕到成長為胎兒,每個階段生長的細胞都需要用愛的養分來灌溉。請孕媽咪留意「調適心情,活在當下」。經過科學的證實,孕媽咪的心情是會影響胎寶寶的身心靈發展。
空氣:就是媽媽有好好運作的器官。知道有胎寶寶了,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應試著過規律的生活。常常曬太陽、置身在空氣流通之處,多呼吸新鮮空氣,讓體内的器官保持良好的運作,才能孕育出更健康的孩子。
水:對媽媽與寶寶來說,水是必要之物。「水」指的是讓血液正常運作,有好的循環系統。媽媽要留意自己喝水的品質,泛指:湯飲、藥膳、果汁、開水。媽媽也不宜只喝礦泉水或蒸餾水,會造成有些應該攝取的元素沒有攝取到。
她強調,「胎内的陽光、空氣和水,具備了寶寶必備的三大元素和魔法,孕媽咪一定要多多注意」。
第三步.幫寶寶取小名
幫寶寶取一個讓夫妻倆喜歡的小名,只要講到寶寶的名字,就有喜悅、可愛、期待、有愛的感受的小名。她分享,曾經協助過一對夫妻,幫寶寶取名「萊爾富」,讓她大感好奇,原來是夫妻倆會認識,是萊爾富店員在結帳時,對調了他們的帳單而認識的。
如果還不知道寶寶的性別,該怎麼取小名呢?伍竹彥督導建議,「想一個夫妻倆喜歡的,男女通用的,大家能夠叫得來、想得來,是開心愛他的,都很好」。只要能讓自己感覺到陽光、喜樂,想到就能感覺到有愛的名字、暱稱、小名,都好!「這樣就能滿心愛意的,開始跟胎寶寶說話囉」。
第四步.把寶寶介紹給家人
當家中有新成員加入,當然要將這位重要的新成員,介紹給大家認識,「在願意告訴周圍人們的時候,以欣喜快樂的心情,將胎寶寶正式介紹給家人,包含必須知道、認識或參與陪寶寶成長的人」。
伍竹彥督導表示,「一旦周圍的人們知道您有了孩子,他們會問候、會關心、會祝福⋯⋯就讓一切好的感覺,都發生在您跟孩子身上吧!」
有媽媽告訴她,「自己從小跟阿嬤感情就很好,懷孕時,介紹阿嬤給胎寶寶認識,後來,只要阿嬤摸她的肚子,胎寶寶都會用胎動回應,起先以為是巧合,結果幾乎是屢試不爽」。
伍竹彥督導強調,「透過這樣的交流,不僅讓大家知道有新生命即將到來,同時也提供胎寶寶更多訊息、更多的認識」。其實胎寶寶也是一直在感受這個世界,感受孕育他的環境氛圍。
她請父母相信這個魔法,「因為所有和寶寶經歷的一切,不僅可以成為孕育胎寶的能量,亦能安定孕育、養成寶寶穩定性格的好元素,是讓您更能接手、照顧新生寶寶的幸福魔法」。
還好手機不會長大!
伍竹彥督導在親子教室的課堂上,對準爸爸準媽媽開玩笑,「還好手機不會長大,不然,搞不好比寶寶得還好呢!」說這句話的她實在是有感而發,因為隨著3C產品的發展愈來愈好,爸爸媽媽給孩子的關注就被削弱了。
她表示,「我相信寶寶一定是最不希望智慧型手機被發明出來的人了!大家都是機不離身,花很多時間關注手機」!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總是讓伍竹彥督導心疼寶寶,所以,她不惜耗費心力,苦口婆心的以正向語言對準爸爸準媽媽循循善誘,希望能為感知強、靈性滿滿的寶寶,跟手機討回一些時間回到寶寶身上。
出生後.值得一做的事
如果來不及在懷孕時做上述的胎教,出生後,仍可藉由許多事情,讓寶寶在父母的愛中成長。
找回與寶寶的連結
伍竹彥督導從事產婦與新生兒照護的工作多年,讓她最喜歡做、也是視為使命的事,就是執行產後立即親子肌膚接觸,「這是『幫助媽媽與自己的寶寶找到愛的鏈接』,我也總會鼓勵媽媽們,寶寶一出生,就快讓寶寶到媽媽身上爬,往往會發現,很神奇的,新生寶寶會自己賣力的往乳房爬去,直到含上乳房。如此親密的母嬰肌膚接觸,正是媽媽與寶寶之間產生情感依附最感動人的初始方式」。
她說,「雖然每個嬰兒都會這樣,並非什麼神奇的事,但媽媽總會覺得寶寶非常神奇,感覺非常美妙,母子間的連結真的是天性呀!」此舉讓媽媽更深刻知道「孩子是要跟媽媽在一起的」,即使只是小寶寶,為了能跟媽媽靠近,就是能做出讓我們無法想像的事。而這往往也成了媽媽願意親餵、延長親餵的動力。
寶寶是更需要SOP的CEO
伍竹彥督導笑稱,「寶寶是比郭台銘更需要SOP的CEO」!畢竟對寶寶而言,所有的事都是第一次,「因此,在做每件事之前,都先跟寶寶說明之外,爸媽及照顧者們也要建立起照顧寶寶的SOP,讓寶寶得以遵守、學習與熟悉,進而能夠配合或養成習慣,不會凡事都是忽然來到,讓寶寶的情緒也會更安穩喔」。
她提醒,爸媽及照顧者們要注意兩件事:
1.進行的動作和順序,要重複相同。
2.過程中應用的話語(她舉例:不要今天用國語說「吃飯」,明天用台語說「呷飯」,明天又用英語說「eat」),也要重複相同,並且呼應著我們的動作進行。
伍竹彥督導指出,「在寶寶的生活習慣中,融入固定的語言與動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樣寶寶才能漸漸熟悉某件事情的操作模式,然後養成習慣」。
互動時多與孩子有眼神交會
剛出生一至兩個月的寶寶,視力尚未發展完全,只看到約一個手掌張開的距離之内的東西,伍竹彥督導表示,「但是寶寶會用眼神與眼光感知看世界,所以,我跟寶寶說話時,總是會看著寶寶的眼睛,讓寶寶感受得到我要傳達給他的訊息」。
她說,「眉目傳情」絕對適用在寶寶跟我們的交流互動上,「當我們用充滿愛意的眼光看著寶寶,此時,我們跟寶寶之間的情感交流很容易傳達給寶寶好的感受,有好好跟寶寶『眉目傳情』的話,寶寶的情緒也會容易穩定」。
伍竹彥督導強調,「媽媽常常跟寶寶四目相對、目光交流,讓寶寶感受到情感的傳達是很重要的事」。
幸福感不是用物質堆砌出來的,而是從充滿愛的相處中,一點一滴感受而來,其實這才是父母所要給寶寶最重要的「財產」,而不是怨嘆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重要的兩個SOP
伍竹彥督導提醒,幫寶寶建立兩個SOP很重要!
1.寶寶最重視的「吃飯」
每一次吃飯前、中、後,媽媽帶領寶寶進行「媽媽拍背,寶寶自己打嗝」的流程。重複幾次後,媽媽只要進行幫寶寶拍背,寶寶就會知道自己拿到「準備要吃飯」這扇大門的鑰匙,往往就會停止哭泣。寶寶知道大人在拍,拍完就可吃飯了,寶寶也會急著自己趕快打嗝。一旦他熟悉了這個流程,就知道拍完嗝就有飯吃、打完嗝,身體會舒服。大人們總是進行著同樣的語言搭配著同樣的動作,這樣一來,寶寶就會逐漸熟悉學會「拍背-打嗝-吃飯」是吃飯循環過程的SOP了!
2.養成跟寶寶「說再見」的SOP
每當媽媽在要離開寶寶身邊時,都可以跟寶寶說一聲「bye-bye」、「再見」或任何你喜歡用的離別詞語。
如果幫寶寶建立了「說再見的SOP」──媽媽跟寶寶說了再見,之後再離開的話,寶寶就會藉由經驗知道,寶寶聽到「bye-bye」,代表的意義就是媽媽離開了,但後來媽媽還會回來。每天,我們會從寶寶身邊離開很多次,這可影響寶寶的離別記憶,甚至是離別傷痕。為了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是很值得建立的S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