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虐童案的啟示!施虐者往往讓人無從辨識,會挑無法反擊的人變本加厲下重手

虐童案的啟示!施虐者往往讓人無從辨識,會挑無法反擊的人變本加厲下重手

別以為會虐待別人的人都是變態或犯罪者,他們可能各方面都表現正常,但遇到無法反擊的人就會變本加厲。你必須有這樣的認識。

文章目錄

近日發生的虐兒致死案,讓民眾群起憤慨,心中也有許多不解,不知道為何有人可以這麼殘忍?竟對別人的痛苦沒有感知,毫無同理心。你必須了解有這麼一類人存在,他們會在虐待別人的過程中得到滿足,他們被稱為Sadists。

虐兒│虐待│施虐│sadist

虐待者,或許就是你我身邊表現正常的人

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盡量避免帶給別人痛苦,當不小心傷害了別人時,我們會產生內疚感,對行為感到悔恨。但對Sadists來說,殘酷對待他人是令他愉快的,甚至是令他興奮的。研究表明,這種日常施虐行為比我們想像的更常見。

心理學科學家艾琳·巴克斯(Erin Buckels)領導的研究指出,有施虐傾向者會從傷害他人的行為中獲得快樂,甚至不惜為此付出代價。這項研究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

一般人很難將施虐者視為正常人,但研究結果表明,有許多在各方面都表現良好的人,其實存在施虐傾向。這些人不一定是連環殺手或性變態者,但他們卻會從看見他人受苦而感覺愉快。

來看看巴克斯的實驗。實驗招募了71名參與者,告訴他們要進行名為「對挑戰性工作的容忍度」的研究。參與者被要求在以下四個任務中選擇其一:殺死蟲子、幫助實驗者殺死蟲子、清理骯髒的廁所,或忍受冰水帶來的疼痛。

選擇消滅蟲子的參與者會看到蟲子粉碎機:一種經過改造的咖啡研磨機,會發出獨特的嘎吱聲。附近有幾個杯子,裡面裝著活的蟲子,每個杯子都標明蟲子的名字。參與者的工作是將蟲子放入機器中,壓下蓋子,然後「將它們磨碎」,但他們不知道蟲子其實不會被磨碎(實驗中沒有蟲子受到傷害)。

71名參與者中,12.7%選擇了忍痛任務,33.8%選擇了清理廁所任務,26.8%選擇了幫助殺死蟲子,26.8%選擇了殺蟲。

虐待者,對不會反擊的人加劇施虐行為

巴克斯的另外一項實驗,是讓有實驗者可以用噪音去攻擊別人,他發現,有施虐傾向的人只有在意識到對手不會反擊時,才會選擇加劇無辜對手的痛苦,他們甚至願意花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件事。

研究人員希望這些新發現將有助於拓寬人們對施虐者的看法,有助於改變看待他們的觀念,有助於去警覺周遭是否有施虐者。這些施虐者可能就在你我身邊,他只會挑選無法反抗的對象下手。

虐兒│虐待│施虐│sadist

年幼孩子是最弱勢的一群,所以當我們發現周遭有孩子出現受虐的跡象,千萬不要忽視!甚至有受虐的孩子,還會表現出對施虐者的依戀與愛,因為他們逃不了,也不知道真正的愛為何。

你的警覺心,可能可以挽救一個孩子的人生。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離婚忍痛把大女兒給前夫,被老師告知孩子一直穿髒衣服,呂秋遠律師分享單親媽媽痛苦遭遇
孩子難以溝通?先問自己「你活得像個人」嗎?因為你給不出自己沒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