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腸病毒疫情創新高,6月恐達高峰!兒科醫警告「這1型」最易引發重症

腸病毒疫情創新高,6月恐達高峰!兒科醫警告「這1型」最易引發重症

腸病毒疫情告急,上週急、門診就診人次創10年新高,已造成全台數百班級停課!到底腸病毒傳染途徑、傳染期怎麼看?施打腸病毒疫苗就不會感染嗎?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新生兒科醫師提醒,家長應留意幼兒腸病毒8大重症前兆,一發現症狀立即送醫。

文章目錄

腸病毒

隨著天氣轉濕熱,腸病毒疫情進入流行期,讓家中有幼兒的家長們聞之色變。目前以克沙奇A型病毒為主,光是4月28日至5月4日,就已經造成單週至少167個班級停課,尤以小學、幼稚園最嚴重。疾管署預估,腸病毒疫情高峰將落在6月初,建議民眾應落實手部清潔及環境衛生等預防性措施。

腸病毒病發後1週傳染力最強

對此,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賴美吟於臉書粉絲專頁示警,因腸病毒在濕熱環境下容易生存,台灣地處亞熱帶,每年4~9月正是主要流行期,其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多以5歲以下幼童為大宗。

賴美吟說明,腸病毒的傳染途徑多,包括糞口傳染、飛沫傳染以及接觸傳染,無論是吃到受汙染的水源或食物,或是吸入帶有病毒的飛沫都會感染,甚至是接觸病人皮膚水泡潰瘍、分泌物,都有可能因此感染。

而腸病毒在發病前即有傳染力,潛伏期約2~10天;尤其是在病發期,發燒、喉嚨痛等症狀開始出現的當週,病毒傳染力為最高;即使病發痊癒後,病毒仍可存在於腸道或糞便中長達2~3個月之久,提醒爸媽在幫幼兒替換貼身衣物如內褲、尿布時,還是需要特別注意手部清潔,避免被傳染。

 腸病毒

留意腸病毒8重症前兆

賴美吟呼籲,若嬰幼兒出現以下8種情況,就要小心是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立即送醫:

  1. 活力不佳
  2. 嗜睡
  3. 意識不清
  4. 手腳無力
  5. 肌躍型抽搐
  6. 持續嘔吐
  7. 心跳加快
  8. 呼吸急促

賴美吟解釋,成年人多半是無症狀感染,大多只會出現輕微發燒或喉嚨痛,類似一般感冒輕症;但若是嬰幼兒,以最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A71型來說,6個月以下幼兒感染後的致死率最高,死亡風險甚至是6歲以上兒童的25倍。

如何預防腸病毒傳染?

「勤洗手是王道。一般乾洗手用酒精消毒,無法殺死腸病毒;並可利用稀釋漂白水來擦拭周遭環境,全面進行消毒。」賴美吟表示,其他日常防護重點包括:

  1. 勤洗手
  2. 避免共食、共用餐具
  3.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
  4. 避免出入公共場所
  5. 注意衛生清潔及通風
  6. 幼童照顧者或接觸者,於外出回家後應洗手、更衣或洗澡後,再接觸家中嬰幼兒

腸病毒打疫苗後還會感染嗎?

開業診所小兒科醫師許志煌在臉書粉絲頁上指出,施打腸病毒疫苗,只能預防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仍可能感染其他型別,例如目前流行的克沙奇A型或B型。他指出,施打疫苗最重要的目的是預防重症,其次才是避免感染。

目前台灣已有兩支腸病毒71型疫苗可供民眾施打,分別是安特羅(國光)腸病毒71型疫苗以及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許志煌提醒,腸病毒71型疫苗屬於傳統蛋白疫苗,僅有少數個案在接種後會出現輕微發燒或接種部位疼痛等不良反應,相較於其他疫苗,副作用相當輕微。

 

👌本文由【優活健康網】授權
 文/腸病毒疫情創新高,6月恐達高峰!兒科醫警告「這1型」最易引發重症   
   更多文章請見  優活健康網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誤以為小孩「感冒」一直好不了,原來是長期「口罩戴緊緊」,引發了這病症
你知道眼藥水開封多久該丟棄?藥品磨粉後幾天沒吃完就要丟?放久過期變質,治療不成反傷身

看更多uho優活健康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