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家庭教育好.孩子表現巧

家庭教育好.孩子表現巧

父母大變「性」.打造優質bobo 現今父母多半只生一胎,在計畫性生子情況下,無不多方吸收相關育兒資訊,然而,往往卻也容易忽略,在親子互動中,孩子最佳學習榜樣就是「父母」,若能調整自身性格,減低負面影響,那麼,幼兒教育即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然而自身性格是否有需調整之處呢?本文從8種性格類型剖析,讓父母了解其可能帶來之負面影響,透過有效改善,將可打造優質bobo,培育孩子擁有「選擇力」、「學習力」、「觀察力」、「情緒力」與「判斷力」等多元能力。

台北護理學院嬰兒保育學系副教授黃倩儀表示,親子互動模式很容易「定型」,以至於父母總認為,育兒專書、相關資訊中的育兒方式,只是理論,很難付諸實現,或總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這些實屬正常現象,當父母想要改變親子互動模式,特別是需要從改變「自我性格」做起,更有困難度,她建議父母,進行大變「性」時,必須注意以下3大重點,才能夠成功改變自己,順利打造優質bobo。

1. 持續力:改變教養方式已經具有困難度,更何況是習以為常的使用負向教育方式,如今,要以正向方式扭轉、導正,所需耗費時間自然更長,父母必須一再提醒自己:「持續下去!」才能看見成效。

2. 雙親加入:父母中若只有一方改變自身性格,不但效果不佳,也很難長期堅持,不知不覺就會回到過去負面、直覺性的教養方式,黃倩儀提醒,應當雙方一同進行,可互相扶持,增強信心。

3. 自我反省:懂得自省,才能透視自身必須改變之處,只要父母不時反省自身,將有助於適時自我調整,避免帶給孩子負面的影響。

對學齡前幼兒而言,家庭教育影響程度深,即使父母都要上班,陪伴時間不長,依舊是孩子心中最佳依賴及學習對象。現今父母多半具備基礎育兒常識,但卻也容易在教養過程中,不經意忽略因「自身性格」所引起的負面影響。本文以8種狀況為例,瞧瞧你是否也有需要修正的性格呢?

隨興型

爸爸一回到家,開心地抱起小賓,順手將自己的襪子一丟,抽完的香菸也隨手擺在桌上,絲毫不知道要在孩子面前做個好榜樣。這時,來了一通電話,爸爸:「靠夭,怎麼現在才講!」小賓正在一旁,專心地看著爸爸。

Before.負面影響

台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郭李宗文表示,年紀愈小,受到家庭層面影響愈大,畢竟同儕、師長影響力尚未發揮,黃倩儀也說,「行為學習」速度遠快於「言語學習」,所以身教相當重要,倘若常讓孩子接觸不雅的行為舉止、言談,逐漸養成習慣後,往後矯正困難度將會大幅提升。此外,郭李宗文以多年教育經驗為例,此類型父母往往在幼兒生活照顧上也容易有所疏忽,像是午夜出遊也帶著孩子,影響孩子生活作息,進而造成孩子在白天注意力不易集中、影響學習力,並提高受傷機率等。

改變方式

1. 多接觸相關育兒資訊:郭李宗文表示,此類父母並非不會照顧孩子,多半只是缺乏相關育兒知識,才會忽略幼兒生活照顧原則,待資訊充足後,即能調整育兒方式,減低負面影響。
2. 減少負面影響力:黃倩儀表示,雙親中多半只有1人個性比較隨興,假設爸爸日常生活習慣較差,愛隨手亂丟垃圾,媽媽必須盡量減低此動作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樹立正確學習典範,畢竟身體力行會比言語告知來得直接有效。所以,必須不時提醒自己不能亂丟垃圾,或是要丟垃圾時,可以一邊動作,一邊輔以言語告訴孩子:「垃圾應該要丟到垃圾筒裡!」此外,看到垃圾時,也能主動撿起並且丟到垃圾筒,身教正面效果即可蓋過負面影響。

After.正面引導

若家長能夠改善身教,自然而然,孩子能夠接受正面典範,不但降低負面影響,更能從小習得正確觀念,不需另花費時間矯正幼兒不當生活習慣。此外,受訪者皆表示,若能從小減低孩子模仿不良言語、行為,當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時,有助其快速融入同儕之中、受到歡迎,因為孩子多半已從家庭教育中,習得正確生活習慣,不會對其他小朋友口出不雅言語、做出不當行為。

多與老師溝通.增加自覺

郭李宗文表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學習對象,但卻常給予孩子負面教材(例如:不由自主口出穢言、生活習慣差)而不自知,也不易察覺孩子已深受影響,她建議,若孩子已進入幼兒園,可請老師多注意孩子的行為舉止,以便父母反省自我是否成為孩子不當學習對象。

完美主義型

父母雙方皆擁有高學歷,計畫性生子後,也希望孩子以後能像自己一樣,成績優異、擁有高薪,因此,總是盡自己最大能力,給予孩子良好物質生活,常對孩子說:「沒關係,你不用幫忙做家事,你去聽英語CD!」

Before.負面影響

郭李宗文表示,倘若父母過度追求完美主義,建立過高、難以達成的標準,且絲毫不懂得「回應孩子要求」而降低標準,孩子心中極易對父母權威產生畏懼感,而減少親子互動的親密度。久而久之,孩子了解完美才能獲得贊同,當他犯錯時,不但沒有勇氣面對,還會試圖掩飾,以免讓自己、父母承受「失敗」、「輸」的感受。
黃倩儀提到,父母要求孩子專注成績或才藝表現,相對地,孩子失去機會學習「人生課題」,像是生活態度、處世能力等,且在過度養尊處優情況下,其挫折忍受度將無法有效提升。

改變方式

1. 調整觀念:父母希望孩子往後發展順遂,實為天經地義,然而,與其片面要求成績,不如視孩子本身特質而定,成績不好並非往後社會成就一定比較低。黃倩儀也說,高學歷父母的孩子,「認知能力」不一定優秀,一味要求成績,等於間接阻礙孩子其他多元智能的發展。此外,黃倩儀提到,中國時報於2008年1月7號刊載一篇「學歷與健康不成正比」報導,文中指出,擁有高學歷者,往往身體健康堪憂,因其從小犧牲休閒、運動時間,埋首苦讀,她建議,要求孩子成績前,應當先想想「要給孩子怎樣的未來」?是只懂得死讀書,還是能夠愜意生活並且發揮所長。
2. 逐次提升目標:郭李宗文提到,父母提出要求、期望,不可避免,但「要求不可超過孩子負荷能力」,當孩子成績60分時,目標可定70~80分,不要直接跳到100分。孩子學習具有「高原期」,會有一段時間的成績無法快速進步,必須仰賴時間、技巧、經驗累積,才能突破,若父母硬性要求孩子,反會增加孩子的無力感,甚至失去學習興趣。

After.正面引導

待父母懂得了解孩子多方面能力之後,即可從生活中發現其長處,而非片面依據成績斷定孩子資質。黃倩儀表示,當父母能夠抽掉自身主觀想法,不過度在乎成績,孩子較有機會學習「選擇」自己想要接觸的領域,可能是畫畫、下棋等,而後「決定」持續發展方向,雖說孩子起初不一定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但透過這樣的過程,孩子可以漸進式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學習進程不同.比較毫無意義

黃倩儀表示,許多父母在不自覺情況下,常拿自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比較,深怕孩子輸人一截,其實,約在小二以前,孩子發展領域差異性大,也許語言能力已經展露,但數理邏輯概念尚未開發,她建議,家長並不需要常拿孩子相互比較,只是彼此學習進程不同而已。

自我主義型

媽媽:「你明天開始要去上才藝班唷!」小米:「我不要啦!」媽媽:「我是為你好耶,你知不知道!不去上才藝,你未來拿什麼跟人家比,你一開始就輸別人了啊!隔壁家小美,英文都已經說得很流利了!」

Before.負面影響

郭李宗文指出,此類型父母最明顯的心態──學習必須排滿,才是學習。但過度安排孩子學習,容易造成他往後缺乏主見,學習比較被動,哪天沒有人逼了,自然而然也就不學了!黃倩儀表示,幼兒倘若從小常被家長逼迫學習許多才藝,可發現往後不論誰問他:「要不要學什麼?」他都會不假思索的直接回答:「不要。」也就是說,孩子學習的正向效果已經不復存在。
此外,這類型孩子,任何事情總習慣等待他人安排,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當老師說:「現在開始自由活動!」孩子就會顯得無所是從。

改變方式

1. 「讀」孩子真正想法:郭李宗文說,此性格的父母,對於幼兒教育相當有責任感,只是使用方法較於激烈,無法給予孩子正面價值,若能多注意其心情轉變,以便配合調整自身做法。
2. 調整「學習」觀念:雖說6歲以前是黃金學習期,孩子能夠快速吸收,然而,郭李宗文提醒父母,無論如何,學習並非接觸即可習得,假使並未給予充分時間內化、吸收、應用和連結,一切皆是空談。就算希望孩子面面俱到,也應了解學會運用資訊才是關鍵。黃倩儀表示,父母多存有望子成龍心情,總希望趕在黃金學習期前,多讓孩子學習各項事物,但卻忽略學齡前幼兒,學習重心應當著重於「培養興趣、學習特質」,不應過度強調認知性、知識性的學習,即使孩子配合家長意願學習,但也只是逐漸消磨孩子學習的「正向感受」,她建議,替學齡前孩子選擇才藝,還是應當著重「能讓孩子從中獲得學習樂趣者」為佳。

After.正面引導

郭李宗文表示,父母調整自身性格後,不再主觀評斷,懂得在乎孩子感受,即可讓孩子嘗試自行挑選喜歡的才藝、課程,可幫助孩子建立主動學習能力,也能逐漸學習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以兼顧課業以及才藝。此外,因學齡前已養成正向學習特質,對於學習擁有高度興趣,有助提升往後的「學習力」。

掌握2概念.輕鬆了解孩子意願

黃倩儀表示,用心領會孩子反應,那麼,你也能夠輕鬆得知他的心思。一、學習毫無喜悅時,則無需強逼。二、是否出現反覆行為:當孩子說:「不想學」時,應當細心觀察真正原因,倘若孩子學完才藝,回家後,會興高采烈地和父母分享,但要交作業時,又說:「不學了」表示孩子有在其中獲得成就感,只是懶得做作業,這時,父母應當引導孩子了解他並非不喜歡,只是其中也存有困難點,必須懂得克服。

徬徨不定型

媽咪:「已經10點了!趕快上床睡覺。」皮皮大哭:「我不要啦!」看到寶貝哭泣,不知如何是好的媽咪,突然不知所措,抱起皮皮說:「好!好!不哭,不要睡覺,乖!」

Before.負面影響

郭李宗文表示,性格容易感到無助的父母,面對孩子表現不如預期時,容易失去自我,過度回應孩子要求,無意間,造成孩子控制力強,認為任何事情都應該聽他的。又因現今獨子化現象日益嚴重,當他進入幼兒園時,不懂得與他人分享、凡事皆想稱王和他人難以預料行為等特性,容易造成其很難與其他孩子融為一體,產生同儕相處問題。

改變方式

1. 增加育兒經驗:郭李宗文表示,許多新手父母容易出現這類型情況,像是孩子不喜歡刷牙,一刷牙即大哭大鬧,不知怎麼辦的父母就立刻放棄潔牙,其實,倘若父母可在這之前,多參加親子教育課程、閱讀幼兒教養雜誌,或請長輩從旁輔助,增加育兒經驗後,面對育兒相關問題時,不再不知如何是好,也可減低父母徬徨無助的感受。
2. 堅持規矩:教養幼兒必須訂立規矩,好讓他了解並非事事皆可如其所願,郭李宗文強調,雖說規矩不需多,但一旦訂定之後(訂定時,可告知幼兒遵守規則的原因何在),就必須堅持並且要求孩子遵守,倘若家長訂立的規則模糊不清,孩子就會一再挑戰極限,效果自然不得彰顯。

After.正面引導

當父母調整性格後,不但能夠有效確立自我,同時,也能讓孩子懂得規矩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有助其了解什麼事可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此外,因從小家中即有確立需遵守之規矩,若違背則會受處罰,所以當其進入一個新環境時,會觀察(觀察力較佳)此處的規矩何在,以利其迅速適應環境。

親子教育.「父親」千萬別缺席

黃倩儀表示,教育並非母親一方的責任,若父母雙方能夠相互扶持,不僅教養較能得心應手,也將有助幼兒學習。她提到,一般而言,教養幼兒時,母親容易感到緊張兮兮,不敢放手讓孩子嘗試;然而,男性較大而化之的個性,可讓幼兒增加學習、體驗機會,間接累積經驗,因此,教養幼兒時,父母雙方若能了解彼此長處,無須改變過多性格,也能達到正面效果。
此外,父親加入教養工作,另有3點優勢:
1. 增加行為典範:教育幼兒時,若能父母雙方參與,則無須單方努力、硬性修正性格,可藉由另一方的正確行為加以導正,同時,也可教導孩子學習如何辨別正確以及負面行為典範。
2. 學習互動方式:黃倩儀表示,父母不難發現,孩子會針對不同事情,找尋有利對象發表意見,例如,爸爸比較會買玩具給小孩,當孩子想要買玩具時,就會直接找爸爸,絕對不會找媽媽。雖說看來孩子有點精明,不過,這正是出社會後,必須擁有的社交能力。通常父母皆有用心於幼兒教育者,孩子學習機會較多,自然影響也較大。
3. 增進溝通能力:父親加入教養工作,常和孩子對話,對於年紀愈小的孩子而言,可增加機會接觸擁有不同「用語習慣」的人,包括用詞、語氣等。令孩子能夠了解每個人不同的語言習慣,不僅語言發展比較豐富,也能增強語詞理解力,讓孩子擁有較優秀的溝通能力。

情緒型

媽媽今天工作不順,心情不好,回到家後又和爸爸因某事大吵一架,媽咪:「生了小孩後,你有幫忙嗎?你要知道這孩子不是我一個人的!我上班已經很累了。」爸爸指著巧寧:「我沒照顧巧寧?你要知道,她用的、吃的,哪一樣不用花錢啊!」看到爸媽吵架的巧寧,在一旁大哭起來。

Before.負面影響

郭李宗文表示,當小孩於生長環境中,常需面對情緒控制不佳的父母時,會令孩子的察言觀色能力比父母從不表現情緒者來得好,但是,父母並非每次遇到相同情況皆有相同情緒反應,相對地,孩子無法理解父母情緒反應,就會間接型塑孩子不懂得如何表達、調整自身情緒,不是模仿父母以直接、暴躁的方式表達情緒,不然,就是封閉自身情緒,不懂得如何抒發。

改變方式

1. 與孩子表明情緒不佳:當父母自身情緒不好時,郭李宗文建議,可和孩子清楚表明:「我現在心情不好,可以讓我獨處嗎?」或是「讓我休息一下,好嗎?」畢竟與孩子互動若帶有負面情緒,不會獲得良好效果,不如直接表明,畢竟情緒不是不能存在的。當情緒調適得當後,再與孩子接觸,以避免將情緒轉嫁至孩子身上。黃倩儀表示,其實人都有情緒,不僅是生氣,像難過、快樂都是情緒的1種,無需刻意在孩子面前掩飾情緒,反倒可以直接和孩子說明,如此一來,可幫助孩子於自然情況下,學習如何正確表達情緒。
2. 吵架避免使用負面言詞:郭李宗文表示,父母會生氣在所難免,然而,如何將生氣變成教養素材,則是一種智慧。她建議,父母雙方溝通意見時,若確知自身不會使用貶損、批評等負面詞語,其實可讓孩子觀看,讓他懂得生氣時,也可用理智方式處理。然而,若是無法避免激烈吵架,則不要讓幼兒在場,避免孩子把父母不和歸因自身。黃倩儀也表示,夫妻言語不和時,應適當隔離孩子,即使只是隔個房間都好,起碼不會讓孩子看到負面情緒表達過程。

After.正面引導

黃倩儀表示,家長表明情緒不佳需要獨處,其實是讓孩子直接、自然學習「調節情緒」的1種方式,且透過此方式能讓孩子了解,有情緒並非是件可怕或不應該之事,因為每個人都有情緒,父母若是能夠在自己所言時間內,有效調節情緒,即成為孩子的良好示範,間接幫助孩子懂得如何表達、紓解自身情緒,提升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

父母吵架.孩子並非旁人

大多父母都認為,吵架是大人之間的事,跟小孩無關,但是吵架時,卻很容易不自覺將孩子牽扯其中,孩子也可能因此將責任歸咎於自身。即便父母吵架,並沒有談到孩子,但大聲說話也很可能形成孩子的恐懼感,因此,黃倩儀建議,無論如何,吵架後,都需和孩子說明原因,並且強調「現在已經沒事了」,以減低孩子心中害怕的感受。

言語不當型

今天爸爸、媽媽要帶球球出門玩,但是球球一直哭鬧,不願意乖乖坐在車上,媽咪對球球說:「你再不乖,我就不喜歡你囉!」「不然,你乖乖坐著,媽媽待會買玩具給你!」爸爸接著說:「再這樣,就把你丟在這裡唷!」

Before.負面影響

郭李宗文表示,若父母常對孩子說:「再這樣,就把你丟在這裡。」類似恐嚇性言語,很容易讓孩子感覺被孤立,或是產生害怕感受。或是常說:「你再不乖,我就不喜歡你囉!」孩子不會想到以後要乖,反而會覺得爸爸、媽媽已經不喜歡自己了,而會做許多討好父母的行為,期待父母重新喜歡自己,也就養成其「依賴別人來肯定自己」的想法,缺乏自信心。黃倩儀表示,若父母總愛「條件交換」,像「快去刷牙,媽媽才會喜歡你!」容易造成孩子習慣懂得和別人談條件,認為所有事情都可以藉由條件交換而獲得。

改變方式

1. 先表明「愛」不會改變:郭李宗文表示,當父母不喜歡孩子某些行為時,不需總用「不喜歡你了」表示,因為學齡前幼兒尚處於「他律期」,需要家長全面性支持,由他人告知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若是讓孩子誤以為父母不愛他,將會過度依賴父母,可能很難從「他律期」轉化到「自律期」。
2. 言談對「事」不對「人」:黃倩儀談到,父母生氣原因多半是因「事情」而非孩子本身,指責孩子時,不需要說「媽媽,不愛你囉!」因為,這樣孩子並不知道是哪一點導致媽媽不喜歡自己了,必須將生氣的部分「具體」告知孩子,像是「你不乖乖坐在車上,就會耽擱我們上路的時間。」
3. 只說做得到的事:當父母說:「我們不要你了」、「你自己留在這邊」其實,只是要嚇嚇孩子,並不會真正實現,孩子一開始聽了還會害怕,然而久而久之,他會開始懷疑,不再相信父母所說的話。
4. 多和孩子討論問題:郭李宗文表示,希望孩子改變行為,不一定得用要脅口吻,她建議,可多用討論方式,當孩子與他人打架時,可和他說:「告訴媽媽,為什麼要打架?」,取代「再打架,我就不愛你囉!」

After.正面引導

郭李宗文表示,父母和孩子對話,若能多使用「討論」形式,可幫助孩子思考,讓孩子能快速從「他律期」轉變至「自律期」,懂得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父母言語中,不慣以恐嚇性、交換性的方式與孩子互動,自然而然,孩子懂得改善容易造成父母生氣的地方,也不會以條件交換方式要父母配合。

掌握正確說話原則

父母常問,究竟如何掌握對孩子說話原則?總害怕一不小心,又說出不好的示範言語,黃倩儀表示,掌握與孩子說話原則,最重要的就是「正向情緒無條件;負向情緒有條件」像是「媽媽好愛你」不需要等到孩子有什麼好表現,或是期待孩子去做什麼的時候,才當做條件交換,例如「你去刷牙,媽媽就很愛你唷!」因刷牙本身這件事,就有其回饋,也就是強調其對牙齒健康的重要性與回饋。不應牽扯到不相關的喜歡或不喜歡。

忙碌型

在公司任職高階職位的媽媽總是把跟孩子互動重要的是「重質不重量」掛在嘴上,絲毫不覺得孩子也需要陪伴,只要有人幫忙帶小孩,即使不忙的時候,也寧願選擇與朋友聊天、逛街,或者留在公司處理不重要的公事。

Before.負面影響

人本教育基金會親職教育講師程桂英表示,年幼的孩子離開母體進入陌生的世界,缺乏與現實世界接觸的經驗,最需要從與大人的互動中認識、探索,並了解這個世界,由大人的傳承中增進他對外界的認知;而父母的養育責任,就是帶領孩子幫助他逐漸成長為獨立的個體,發展個人特色。好的陪伴是提供完整安全感的最佳來源,可以讓孩子充分感受被愛的感覺,畢竟父母的角色並不只侷限在日常生活的溫飽當中,有一大半需要滿足孩子的心理層面。

改變方式

1. 自我察覺:程桂英說,父母生養小孩後,就應該要有角色認同的自覺,因為學齡前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因此,必須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與作息,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是父母角色應有的責任感。
2. 選擇性的調整工作:除非是經濟不允許自己調節工作,否則也應該在孩子仍處於學齡前,和另一半協商更改工作時間或工作型態,以兼顧家庭與孩子的身生心理需求。
3. 暫時調整個人需求:處於這個階段的父母,放下部分休閒嗜好是必須的,畢竟孩子的成長無法重來,錯過了就不再回頭。不過,她建議可在孩子與自己的需求中找出平衡點,也就是說,除了顧及孩子與家庭外,也必須給自己找到情緒的出口。夫妻應就輪流照顧孩子、自我休閒上取得協商。
4. 家庭互動:程桂英強調,陪伴的時間應該擴及整個家庭,一定要有全家互動的機會,可以安排全家一起出遊的機會,但卻不是所有時間都是整個家庭的,也必須安排夫妻間單獨相處的時間,她說,隨著孩子年齡愈大,夫妻的關係就更要緊密維繫。此外,家庭的互動不僅止於全家性的活動,也需掌握均衡性,對個別的孩子做單獨相處時間的安排。

After.正面引導

程桂英認為,一般人總慣於將「重質不重量」當做忙碌的藉口,其實質與量一樣重要,父母若能將沒陪伴孩子的時間花費在有意義的時間上,例如學習教養新知等,而非單純追求名利,滿足事業上的成就,對孩子日後幫助較大。此外,與孩子互動的品質,也應掌握細節,愈沒有時間,就愈該把重心放在孩子的情緒感受與互動分享上,而非只是要求孩子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生活自理能力。

自我成就的滿足.從與孩子互動開始

程桂英指出,也有一些忙於工作、事業的父母,有可能是因為性格中自我發展的缺憾,而想透過學歷、工作上的成就來追尋自我肯定,累積自我滿足感與自信,這些都是人格缺陷所造成,也因此,如果父母自己沒有成就感、自我肯定,即使生養小孩後,仍無法給孩子完滿的人生。她建議,為人父母後,宜先自我調整腳步、自我檢查,除非真有生計上的需求,否則,為了孩子的成長需要,應調整生活步調,關注孩子的需求,並試著修正自己的想法,多欣賞自己、包容自己與家人,經營親密的家庭關係。成就感有很多來源,幫助孩子成長,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也是一種自信與成就的展現。

控制型

小明的媽媽超級嚴格,時常禁止他做這做那,最常說的話就是「小明,不可以」、「這樣做是錯的」、「你現在就去把玩具收好」等,如果小明動作稍微慢了一點,就免不了被媽媽責罵或處罰一頓,完全不能發表自己的想法。

Before.負面影響

控制型父母的最大特徵,就是什麼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幫孩子做了許多原本可以讓他自我體驗、自我掌握的事物,等於是把孩子成長責任一肩扛下。程桂英說,這類型的父母也容易嘮叨,常把焦點放在生活習慣的細節當中,而忽略除了日常的生活外,孩子也需要父母的關愛與正面訊息的互動。更有甚者,還會要求孩子完全依照自己的模式生活,要他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或期望。
她指出,如果子女長期在控制型父母的掌控之下,很容易使他日後個性軟弱,變得不夠成熟、獨立,也較容易缺乏自信、自卑、退縮與害羞,甚至會出現自我懷疑與過度壓抑的現象,由於自我疏離感大,最終極可能走向社會的邊緣。此外,還有些會出現抗拒、叛逆等反抗行為,到了青春期更是明顯,或者,待將來取得權力成為權威者時,同樣對他人採用控制的手法,展現控制欲。

改變方式

1. 關注互動的品質:程桂英表示,父母在與孩子互動時,要特別留意互動的品質,一般來說,互動的方式包括:生活習慣的要求、雙方情緒互動與處理、正面訊息的流通(如心情分享、聊天)及觀念的傳遞(價值感、道德感的培養)等,而這些部分缺一不可,一定要取得平衡才行。
2. 捨棄低層次的互動內容:如果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發現,他在生活自理上總是無法達到要求,這時就不要一味的勉強,轉而調整自己的期待,自問這些要求的真正目的為何,而把重點放在與孩子相互間的心情分享,以良性互動拉近親子間的關係。
3. 持續成長:她也建議父母應該持續學習與成長,畢竟教養小孩的意義不單只是「管教」,應是教導孩子懂得日後自我管理的方式,幫小孩建立自我成長的觀念。

After.正面引導

父母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都深刻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只有自己調整、改變腳步與想法,先擁有自信,也才能教養出具有自信心的孩子。程桂英舉例,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學琴,卻發現效果不佳,彈得比別的小孩差,就反覆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斷地練習,為得也只是滿足自己的面子問題。其實,當孩子在學習之路上遇到挫折了,他最需要的是大人的陪伴與支持,關注他的情緒,體會他難過與挫折的心情,同時幫助他重建信心才是重點。

管教不等於「管理」與「教訓」

很多父母都誤解了管教小孩的意義,總以為管教小孩就是管理與教訓,其實不然,程桂英說,管教的解讀,應該放在教導孩子學到自我管理的方法,在他未來的成長路上,給予協助而非控制,最要緊的是讓他懂得判斷良好的生活方式,達到自我負責任的態度,而非一味阻礙、侷限他自我的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