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幼兒健康與疾病> 孩子在路上發現野鳥、吵著要養鳥,家長第一時間處置很重要,讓孩子從照顧傷鳥中學習愛護生命

孩子在路上發現野鳥、吵著要養鳥,家長第一時間處置很重要,讓孩子從照顧傷鳥中學習愛護生命

孩子想把野鳥帶回家養,別急著拒絕,帶著孩子慢慢觀察、認識鳥類,給動物最完善的照護。

Q1:和孩子在路上發現受傷野鳥時,應該如何處理

A1:馮雙編輯:當我們看到受傷野鳥時,首先檢視鳥的外觀與生命跡象,如果鳥兒精神好,也有看到鳥巢,只是在地面不斷叫著,可以幫牠放在附近安全的樹枝上,離開現場約半小時後,再返回看看是否已平安飛回去休息。若是發現鳥有外傷或出血、羽毛蓬鬆、沒有活力無法動作,要觸摸傷鳥前,最重要的是先戴好手套隔離,保護自己很重要;並準備一個不透明的紙盒,和鳥差不多大小即可,讓牠有安全感,並鑽幾個小孔能透氣,箱底可放一些舊報紙、舊布、柔軟衛生紙使其有保暖作用,最後再把傷鳥放入紙盒中。 

受傷生病的鳥通常都會很害怕易驚恐,我們可以跟孩子解釋,一般正常鳥類是人一靠近就會飛離,通常不太願意讓人碰觸,因此如果鳥會讓人接觸到,一定是已有生病、身體有狀況的鳥。可以將傷鳥裝在紙盒後,再送往家附近的傷鳥接受站,如: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或全台各地野鳥學會,以及有合作接受傷鳥的動物醫院等,載送過程也要留意提供保溫環境及適當水分,讓傷鳥能得到更完善的照顧。 

Q2:當孩子吵著要想養鳥時,家長可以怎麼做

A2:馮雙編輯:當孩子想養鳥時,家長可以先和他討論,是否可以一起照顧,因為養鳥必須每日提供乾淨的飲水與食物,並定期維護籠舍環境整潔。因此,要先了解孩子是否願意輪流幫忙清掃鳥巢,並定時觀察鳥類飲食,如果兩天不太想吃東西,可能是生病等,藉此也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此外,決定要養鳥前,必須先做好功課,知道鳥需要什麼,多和獸醫師討論及閱讀書籍,才能了解是否適合養鳥。 

如果家裡已做好充分的準備、慎重考慮過,孩子也願意一同照顧,家長可選擇帶孩子到野鳥救傷中心認養傷鳥,取代買鳥的做法。對鳥類來說,換一個新環境也會緊張,牠們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食物、光線以及聲音,應和孩子多做一些事前準備以減少牠們對於新家的惶恐。為了讓小鳥有充足的時間去適應新環境,剛開始的前幾天盡量不要打擾牠,並且觀察牠的行為。 

Q3:走在路上或公園時常會遇見鳥兒,但家長若不認識,該如何介紹給孩子?

A3:馮雙編輯:平日對鳥類的認知有限時,家長不妨先在家裡和孩子多閱讀鳥類百科圖鑑和相關繪本,藉由內容認識住家周邊常見鳥類,如麻雀、野鴿、小水鴨、大白鷺、翠鳥等,了解其長相與特徵。當有機會帶著孩子到公園、濕地探索觀賞鳥類時,就能初步辨認,並可繼續和孩子討論其特性、喜好食物等,讓孩子對鳥類更加充滿好奇與興趣,也藉此培養孩子擁有一雙善於發現自然野趣的眼睛。 

此外,帶孩子在戶外賞鳥時,家長先不用介紹太多,可先讓孩子觀察鳥正在做什麼,如碰到在覓食的小水鴨,當嘴巴放在泥水裡找食物時,可以問孩子為什麼扁扁的鴨嘴會放在泥水中?聽聽孩子的答案,再告訴他原來在泥水中微微張開嘴,就能濾食水中或淤泥中的小動物或植物。回到家裡,也可再找出相關的鳥類介紹,和孩子辨識看到的鳥類是屬於哪一科或哪一類,從書本得到驗證,也讓孩子對於自己觀察到的鳥類留下深刻的印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