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進入幼兒園,孩子容易有的5大狀況!老師與家長該如何溝通?

進入幼兒園,孩子容易有的5大狀況!老師與家長該如何溝通?

幼兒園是孩子邁向團體生活的第一步,而老師在孩子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在幼兒園中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家長該如何和老師做最好的互動及溝通?

  當孩子送進幼兒園後,父母必須與園所老師保持最好的溝通管道,才能讓孩子的學習發揮最好的效果,否則,老師在學校教一套,家長在家又是另外一套,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更甚者,萬一孩子從親師的歧異中找漏洞,對於他的人格養成將造成莫大的影響。

親師充分溝通.孩子受益無窮

  溝通,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父母若能與幼兒園的老師有著充分的溝通,受益的必然是孩子,因為雙方願意為了孩子而齊心付出,讓他得到最適切的教養方式。

  如果,親師未能充分溝通,老師不了解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期望,父母也不明白老師的理念與做法,彼此很容易為了些許小事而產生誤會,長期下來,只會使居於夾心位置的孩子感到為難,進而降低上學的意願。

  尤其現在父母普遍很寵孩子,往往眼裡只看到自己的孩子,而忘記老師要照顧是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立場不一的狀況下,難免各執己見,這時更需要雙方溝通以建立共識,而不是一味的要求老師應該怎麼樣;

  當然,老師也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才能在大原則下,因人而異的調整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得到適當的對待方式。未來,孩子一路升學,父母也必須不斷與不同的老師溝通,親師若能溝通無礙,受惠最深的莫過於孩子,就從幼兒園起,父母開始學著如何與老師溝通吧!

Part 1 有關學習問題

家長常見的疑問

Q:我對老師上課內容有意見,可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才不會變成干涉老師的教學?例如有的幼兒園很早就教美語、注音,可是孩子就讀的幼兒園好像沒有加強這方面?

Q:幼兒園換了新進的年輕老師,我覺得老師本身的教學經驗不夠豐富,不知道應該找園長溝通,還是乾脆換另外的幼兒園?


給家長的建議

  新埔國中附設幼稚園園長張蘭玉表示,一般的幼兒園對於小朋友課業多半都是以全面性的角度設計課程,建議家長先行了解幼兒整個學期,甚至是整年度的學習計劃,再去看孩子長期性的學習成果,幼稚教育的重點主要在於建立良好基礎,不建議只看當下的學習成績。

(經驗分享:又又媽媽表示,通常入幼兒園之前,就可了解該園所大概的教學內容,所以,家長可以根據個人的需求,直接選擇自己想要的幼稚園。)

  張蘭玉園長發現,現在的家長都很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卻容易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例如人際關係、自理能力等,如果1個孩子成績很好,卻無法好好與同學相處,這不見得是最好的結果,她建議家長不要只看功課,而是多注意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是否變得更獨立、更懂事。

  另外,辦學仔細的幼兒園多半會讓資深的老師搭配年輕的老師,如果覺得老師太過年輕而無法勝任,可以先和園長討論,真的無法解決時,再考慮換班或轉換其他園所。
(延伸閱讀:公幼開始教英語,私幼雙語、全美就地合法!托盟:幼兒學英文固然好,但不能本末倒置

Part 2 有關處罰問題

家長常見的疑問

Q:我的小孩很皮又愛說話,常常被老師罰站或責罵,擔心孩子常受罰會影響自尊心;我的孩子吃飯很慢,老師有時會罰他到旁邊吃飯,擔心老師對孩子耐心不夠。

Q:我覺得老師脾氣很好,感覺好像尺度很鬆,需要要求老師兇一點嗎?


給家長的建議

  張蘭玉園長表示,現在的老師應該都不會也不准體罰孩子,而幼兒園老師面對孩子的經驗會比家長來得豐富,所以,家長基本上不需要先用成人的立場為孩子擔心,事實上,孩子已能理解因為自己犯錯才會受罰,通常老師處罰過後,如果孩子確實改過或有好的表現,也會得到稱讚或獎勵,所以,適當的獎與罰並不會讓孩子自尊心受損。

  張蘭玉園長也說,畢竟孩子都會有好奇心,但不應等孩子犯錯了才來處罰,好的教育方式是老師在事前會先說明規則,並主動叮嚀。此外,有不少家長對孩子過於保護,造成孩子上幼兒園後,吃飯慢吞吞、做事略嫌笨拙等,她說,幼兒園老師都會較積極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為了孩子好,家長應該和老師保持相同立場,才能讓孩子針對不足的能力盡快迎頭趕上。

  因為老師看過的孩子很多,包容度也會比較大,有些家長可能希望老師嚴格一點,此時,不妨先觀察老師的教育方式,你會發現,老師並不需要拿棍子或罵人,就有辦法讓孩子服從指令或慢慢改掉壞習慣。

(延伸閱讀:孩子跟朋友吵架了,想和好但不知道怎麼做,爸媽該怎麼幫他?


Part 3 老師和孩子個性大不同

家長常見的疑問

Q:我的孩子很外向,但是老師很文靜;我的孩子很內向,可是老師卻很活潑。感覺老師和孩子頻率不一致,這種學習生活方式好嗎?

Q:我個性比較急,感覺老師個性比較內向,我應該如何和老師做溝通會比較好呢?


給家長的建議

  不見得外向的孩子就一定要配上活潑的老師才是最適合的,所謂的「互補」就是不同的個性互相彌補不足之處,說不定內向的孩子經由活潑的老師引導,使他變得更開朗。

  張蘭玉表示,每個人將來都要接觸各式各樣的人,讓孩子從小適應不同的老師、和環境,反而能讓他有不同的適應力,只要確認孩子遇到的是好老師,家長就不要想太多。

(經驗分享:又又媽媽認為,幼兒園老師常常會和家長聊一下,只要家長誠心請教或溝通,感覺上每位老師都很樂意聽家長的意見。)

Part 4擔心老師不夠了解或注意孩子

家長常見疑問

Q:孩子回家說被欺負或是和同學吵架,可是老師卻說沒什麼問題,感覺老師好像沒有太注意孩子的狀況?

Q:我的孩子很內向(長得不是很可愛),通常比較不會引起老師注意,我是否需要請老師多給他一些關照及獎勵?


給家長的建議

  3、4歲的孩子有時候表達能力不是很完整,透過孩子轉述之後的事,可能變得很誇張,因此,小朋友在學校發生什麼事,老師多會盡量在家長來接時主動告知或寫在聯絡簿上。如果家長聽孩子說了某件衝突事件,不妨再請教老師,或許更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此外,孩子情緒反應多半來得急,去得快,今天說某位同學欺負他,明天兩個人又玩在一起,若不是長期性的問題,家長不妨多觀察幾天。張蘭玉表示,長相可愛、嘴巴甜的孩子,的確是比較容易吸引人注意,但身為幼教老師的職業本能,也會更注意那些話很少、很內向的孩子,家長不需要太擔心孩子會被忽略。

(經驗分享:又又媽媽建議,家長偶爾主動和老師聊聊小朋友的表現、學習狀況或家長的期望等,通常家長有特別詢問時,老師就會更留意這位小朋友的狀況。)

Part 5該如何解讀老師的話

家長常見的疑問

Q:老師覺得孩子有過動問題、學習問題,可是我覺得孩子很正常,孩子真的有問題嗎?

Q:老師打電話告知孩子在學校的問題,例如打人、上課不專心,可是我們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給家長的建議

  幼教老師幾乎學習過相關的幼兒身心發展課程,如果老師察覺孩子可能有發展上的問題,最好做進一步的確認及檢查時,家長其實無須反應過度,畢竟有些問題及早發現,是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成效。

  不過,張蘭玉園長表示,很多時候不一定是老師覺得孩子有問題,而是家長認為孩子很好動,可能是過動兒,此時,家長可徵詢老師的意見,必要時,也可求助兒童心智科,事實上,很多孩子是因為沒有良好的常規訓練、家長過於溺愛,並不是身心發展有問題。

  當老師主動將孩子的問題告知家長時,家長不要用負面的想法認為老師在告狀,不妨請問老師,家長須做什麼配合,如果認為自己不太會教孩子,那麼,就請老師多給予協助,並和老師站在同一立場,不要讓孩子覺得有雙重標準而無所適從。

  平常也可以盡量多閱讀育兒書籍,或請教有經驗的朋友,張蘭玉提醒家長,不要逃避孩子的教養問題,此時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強,只要家長、老師多用心,即使是「問題寶寶」,也還是有機會導正成為好孩子。

親師溝通小技巧

1.不使用命令式語句:千萬不要使用「我交代你要如何」、「老師你應該怎麼做」等指使式語氣,嘗試改用「想麻煩老師」、「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更好」等說法。
2. 注意用字遣詞:如果沒有時間和老師說話,有什麼問題都可直接寫在聯絡簿,記得用字遣詞要讓閱讀的人覺得是舒服的。
3. 上網留言:很多幼稚園會設立網頁,如果對於整體教學或學校環境有意見,不妨利用這個管道來留言。
4. 聽聽園(所)長的意見:如果真的無法和班級老師得到很好的溝通成效,也可以請教教學經驗豐富的園(所)長。
5. 多參與學校活動:平日多參加學校舉辦的活動,可藉此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老師的做事方式,也讓老師更認識爸爸媽媽。


(推薦文章:非營利幼兒園超過200所,教育部承諾:113年平價教保量達7成,每人每月繳費不超過3,500元!
(推薦文章:幼兒園老師休假帶孩子吃麥當勞,被家長檢舉是不良示範秒心酸:「只是一個普通家長帶小孩吃東西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