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懂得欣賞.才能培養幽默的孩子!帶孩子用正向、輕鬆的態度看待事物

懂得欣賞.才能培養幽默的孩子!帶孩子用正向、輕鬆的態度看待事物

擁有幽默感的孩子總是能在人群中受到矚目,除了因為他們有著逗人開心的魅力外,還有著一顆開朗的心。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表現的幽默型態不同,但卻同樣有著吸引人的魅力,想教出這樣的孩子?一定要看本文!


  幽默雖是個抽象的詞句,但具有幽默感的人似乎就能與開朗畫上等號,究竟什麼才是幽默感,又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呢?經國管理學院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教師陳姣伶對「幽默」提出解釋:「把兩個不一致、不和諧、不尋常的現象或物品串在一起,製造驚奇,就是幽默。」他舉例,當年幼的孩子聽到玩具狗居然出現「喵~喵~」的叫聲,若能會心一笑,就是幽默的基礎展現。

幽默的好處

  幽默是種溝通模式,讓孩子建立好的溝通模式就是學習,很多文獻上都顯示,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學習能力較佳,且能化解尷尬、輕鬆化解壓力,變通性與抗壓性也較一般的孩子來得強,同時,還能培養創造力。陳姣伶表示,幽默感的層次有兩種,一種是層次較低的「能理解別人的幽默」,另一種則是屬於較高層次「能製造幽默」。從歷來許多具有成就的知名領袖級人物身上,就可以發現幾乎都同高度的幽默處世方式。到底幽默有多重要?陳姣伶特別舉例,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入學申請推薦函上,就有1項必填的欄目,詢問「此人是否具有幽默感?」,幽默在哈佛受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幽默除了有助於人際互動外,對調整自己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幫助,陳姣伶歸納幾個擁有幽默的絕佳理由:

.幫助身心健康
當體會幽默時所產生的「笑感」,可以增加人體血液中的氧氣交換率,是1種能讓體內各種臟器得到「按摩效果」的方式,又能降低血液中引起壓力的荷爾蒙濃度,讓人得到情緒上的舒緩。

.舒緩情緒的良方
幽默能舒緩情緒,在遇到不如意或難堪時,適時出現的自嘲式幽默,可讓人輕鬆面對負面情緒,化低潮為無形。

.待人處世的潤滑劑
有助人際間的互動,發生衝突時,能化解緊張的氣氛,當團體中有著幽默的氛圍時,總能讓人感受幽默感者帶來的歡樂氣氛。

.讓事情圓滿達成
幽默能吸引旁人的注意,在事情的處理上,若能帶點幽默感,也有助於讓事情順利進行。很多不具幽默感的人,常會把幽默當作「無所謂」、「不在乎」,甚至「處世不認真」、「不嚴謹」,陳姣伶強調,真正的幽默只是利用輕鬆的態度觀看世界、面對人生,並不是逃避,當然也不能傷害他人,如果用錯地方,就容易「將低俗比作幽默」。


 

0~3歲的幽默培養法

  從文獻的資料上來看,很難測量孩子是否具有幽默感,因為沒有所謂的量表可以測量幽默感的強度,陳姣伶指出,幽默感只是1種心理狀態的顯現,本來就難以測量,因此很難推估是否屬於天生氣質的1種,不過,想觀察與培養,仍有其方法。

.0~1歲
父母這樣看-有研究顯示,嬰幼兒在出生後的幾個星期內,就已經具有粗淺的幽默感,懂得肢體動作的幽默,父母若逗弄他、或在他面前扮鬼臉時所露出的笑容,就表示已經能解讀父母的表情,這就是最早的幽默基礎。

父母這樣做-這個階段的孩子能體會粗淺的幽默,想要培養他的幽默感,可以多跟bobo玩「peekaboo(反覆遮臉又露臉的躲貓貓遊戲)」的小遊戲。

.1~2歲
父母這樣看-孩子1歲以後,幼兒的智力開始成長,具備了基本的認知能力,這時,已經能了解事物間的關聯性,分辨簡單的幽默,因此,當出現的情形跟正常狀況發生衝突時,就會覺得好笑,因為這並非他預期中會發生的,不過,陳姣伶說,這個階段還無法自己製造幽默。

父母這樣做-
1.假裝遊戲、象徵遊戲:拿起他的腳ㄚ當做電話,假裝跟他打電話聊天。
2.戴面具玩角色扮演:帶上小動物的面具,跟他玩角色扮演小遊戲。
3.躲貓貓遊戲:對已經會走路的bobo,也可開始玩躲貓貓的遊戲,或許剛開始還不會找人,但當孩子開始會找你時,就表示已經擁有「物體恆存」的觀念囉!

 

幽默需要旁人回應

  對成人來說,孩子自認的幽默感有時非常幼稚且低俗,但陳姣伶說,當孩子出現粗淺的幽默行為時,需要即時給予鼓勵,而不能當場潑冷水或制止,因為3歲以前正是奠基的關鍵時期,如果不及時給予回應而加以忽略,就等於扼殺了他的幽默展現,未來,希望他能擁有幽默感就更難了。

.3歲以上

父母這樣看-3歲以上的bobo,多半已經具有基本的語言能力,開始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就有了初級的幽默感,且已能製造日常生活中的不一致當成笑話,又能真正自己親身扮演不同角色。
父母這樣做-
1.可以利用真正的角色扮演,讓孩子學習用不同的聲音或語言來扮演不同的角色或對象。
2.閱讀有趣的繪本與故事書。

教孩子分辨惡作劇與幽默

  陳姣伶提醒,和孩子一起閱讀有趣或具有幽默情境的繪本或故事書時,需要父母從中給予指導,共同討論幽默的笑點,且教導孩子惡作劇與幽默的分別,才能讓孩子真正擁有不傷人幽默感。

用幽默處理親子問題

  有時,用幽默的態度看事情會比說笑話的幽默來得重要,陳姣伶強調,會說笑話並不是幽默的全部,真正想培養的幽默,是希望孩子能用正向、輕鬆的態度看待萬物,讓生活更多采多姿。對父母來說,幽默還有1個重要功能,就是降低親子間的衝突,化解很多令人困擾的情境。她以自己與孩子間的互動為例,說明親子溝通能否利用幽默需要父母的智慧。她舉例,某天在工作中接到孩子的電話,電話中兒子哭訴爸爸如何欺負他,讓他很難過,當聽完兒子的陳述後,因為熟知平日父子的互動模式,

  所以陳姣伶選擇不追問事件原委,而是直接問他:「那你要不要報警?媽媽幫你打電話報警好不好?」電話那頭的孩子當場愣了一下,隨即破涕為笑,然後回答媽媽說:「沒那麼嚴重啦!我自己解決就好。」有時利用出奇不意的方式,反而較能輕鬆地解決原本需要大費周章處理的問題。現代父母對孩子的教養太過認真並非不好,卻容易抹煞了孩子創意的萌芽,陳姣伶建議,「凡事不要用放大鏡看待孩子」,這樣反而會放大事件的影響力,同時又讓他失去創意的原動力。

父母態度.決定孩子的幽默程度

  研究調查指出,在呵護與支持性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比在苛責或過度保護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較有幽默的展現與發揮,如果想要讓孩子也能擁有領袖級人物的高度幽默,先決條件是父母必須給予引導,而非限制。 陳姣伶說,對於本身就具備幽默感的父母,比較不用擔心,不過,應該特別強調幽默跟低俗的界線,免得孩子失了幽默的準頭,反而讓人有「自以為幽默」的負面效果。此外,對於自幼就受嚴肅教育的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能擁有幽默感,就要適時改變自己的態度與想法,否則,很難要求孩子做到。她建議,父母在面對無法接受的事情前,先調整自己的態度,以不扼殺孩子創造力為首要之務。

  例如,在罵孩子之前,先做深呼吸,且開口的第一句話,千萬不要兇、也不要大聲,她強調,「親職教養過程中,當親子雙方都有情緒出來時,千萬不要用態度在事件上火上加油。」也就是說,不要提著汽油桶去處理事情,即使不想滅火,也不能多吹一口氣讓火燒得更旺。 此外,父母自己也要多多醞釀幽默的情境,不妨多看看有幽默情節的影片或故事、小說等,學習並訓練自己的幽默程度,讓生活中能多減一些嚴肅感,父母的自我成長,一定有助於孩子的氣質培養。建立孩子的幽默感,需要父母的陪同,卻不是單純買本有趣的繪本讓他自己閱讀,反而會使他產生解讀的錯誤。陳姣伶強調,父母要先培養自己的幽默程度,把自己當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夥伴,共同學習,才能真正令他擁有正確的幽默能力。(推薦文章:父母保有幽默感.幫助孩子正面情緒發展


陳姣伶推薦幾本適合親子共讀的幽默、可愛繪本,提供父母參考:
.《我不知道我是誰》格林出版社
.《我愛大蜥蜴》小魯出版社
.《明鑼移山》遠流出版社
.《慌張先生》信誼基金出版社
.《母雞蘿絲去散步》上誼文化
.《1隻小豬與100匹狼》三之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