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媽媽談心> 能量補給站> 掌握飲食技巧 輕鬆打造溫暖體質

掌握飲食技巧 輕鬆打造溫暖體質

手腳冰冷、怕冷、月經不順,許多常見的小煩惱,看似不足以影響日常生活,實則提醒著我們該為自己的身體進行調理,想讓身心處於舒適狀態,溫暖體質的培養技巧不可少,溫暖體質不但讓女人月經期間更舒服,身體與四肢也能時常保持溫暖並不畏寒冷。

何謂溫暖體質

以中醫的觀點來說,健康的身體首重「平衡」,澄品中醫診所劉筱薇院長表示,中醫講究陰陽、表裡、寒熱與虛實,透過觀察氣血的變化,能得知每個人的體質狀況,若經觀察呈現陰陽調和、健康平衡,即可視為擁有溫暖體質。

劉筱薇院長說明,中醫概念中的「陽」,是指展現於外的動力,可提升人體的代謝能力,而溫暖體質便表示身體有「足夠的陽氣」,能使各項器官代謝良好並運作正常,反之,若陽氣不足,則容易變成虛冷體質;陽氣過盛則容易轉為上火體質,除此之外,體質屬性還能再細分為虛寒型(症狀:經常怕冷、手腳冰冷)、實熱型(症狀:容易長痘痘、口臭、便祕、經常口乾舌燥)與虛熱型(症狀:怕熱又怕冷,不喜歡直接吹冷風、手足熱),透過仔細調養,都有機會能夠恢復為溫暖體質,讓不舒服的症狀大幅獲得改善。

虛冷體質、溫暖體質與上火體質

體質失調對子宮的影響

對女性而言,溫暖體質的培養尤重於男性,因為當體質狀況不平衡,女性子宮環境連帶受到影響,不但可能引發月經不調、痛經或卵巢功能低下等症狀,更有甚者,可能導致不易受孕,劉筱薇院長指出,虛冷體質經常會造成女性的子宮虛寒,並引起婦科問題,因為寒氣對陽氣的損傷,使腹腔的氣血循環變差,讓經血凝滯不通而無法順利排出,加上寒氣有收引的特質,子宮為順利排出經血,強烈收縮的情況下,即會造成經痛的狀況。

若寒涼之氣持續影響生殖機能,女性的卵巢機能也會逐漸減弱,造成荷爾蒙失調,於是月經週期紊亂、無月經、經血量不正常、皮膚粗糙等各種內分泌失調的症狀就會一一出現,直到惡化的情況加重,卵子將不易成熟、無法順利排卵,就算排卵,受精也會因為子宮無法充分準備而難以著床,造成不孕。

 

 

子宮虛寒的自我檢測

子宮的虛寒可藉由每日晨起測量體溫與觀察生理周期現象來判斷,健康女性每日早晨的體溫應介於36℃~36.5℃的範圍,若低於35℃就表示可能體質有偏寒之虞,另外,觀察每次月經週期的天數,若總是介於25~35天,且每個月的週期天數差不多,即表示正常。

劉筱薇院長建議媽咪可依下列選項,自我檢視子宮環境是否虛寒,若勾選的選項愈多,則表示擁有一個溫暖的子宮,若勾選的選項越少,則需多加注意子宮的保暖。

選項:掌握飲食技巧 輕鬆打造溫暖體質
□最低體溫在36.5℃左右。
□很少經痛。
□月經週期十分規律。
□手腳溫暖。
□腹部不曾感到寒冷。
□平日不會經常感到虛弱畏寒。

□月經來潮時幾乎沒有大的血塊。

虛寒體質的女性,因為陽氣不足,加上血液循環差與代謝不良,身體器官的運轉容易不順暢,除了月經不調或子宮虛寒不易受孕之外,也可能出現如心悸、頭暈、頭痛、耳鳴、手腳麻、水腫等症狀,若表現在脾胃,則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脹氣、便祕或腹瀉;情緒方面也可能有憂鬱、悲觀、易恐慌的傾向。

生冷食物應慎用

培養溫暖體質和飲食習慣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臨床上發現,虛寒體質的養成與經常食用生冷食物有相關性,無論是冰飲或生冷食物,例如:生菜沙拉、生魚片或屬性偏寒涼的水果等,對於大部分女性的身體都容易造成不良影響,劉筱薇院長解釋:「生冷飲食容易讓人體的代謝系統變慢,進而影響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機能。」因此,建議媽咪在飲食上除了多選擇溫性的食物之外,烹飪時也能善用辛香料來調和屬性偏寒涼的蔬菜(例如:加入薑絲烹調或搭配薑湯),而寒涼水果則建議儘量避免頻繁食用或一次性的大量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肉類、水果類的龍眼、杏仁、桃子、荔枝、櫻桃、橄欖、榴槤;以及蔬菜類的南瓜、蔥、韭菜、生薑、洋蔥、糯米、茼篙、芫荽、茴香、九層塔、大蒜、辣椒、胡椒、芥末等。

食用水果有技巧

劉筱薇院長建議,媽咪可以跟著大自然的節奏來養生,例如:下午三點過後太陽漸漸下山,表示陽氣漸弱、陰氣漸盛,此時,虛寒體質的女性,可養成下午三點前吃水果的習慣,三點後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尤其特別忌諱於睡前吃水果,如此可避免加重虛寒體質的症狀,也不會讓身體累積太多不必要的寒氣。

此外,早晨空腹喝蔬果汁或空腹吃水果,長久下來,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因為早晨空腹時需要的是溫暖的食物,生冷的蔬果汁或生冷的食物會澆熄一天之中剛要初起的陽氣,日積月累,陽氣遭到傷害,代謝越來越差,器官運轉不良,就會容易產生不良的代謝產物-濕氣,於是陽氣傷了就生寒(陽虛則生寒),寒濕體質若漸漸生成,就會因為體質失調而產生許多惱人的症狀。

身體上火的特徵

除了身體虛寒會引起不舒適之外,當身體燥熱上火,也會引發許多令人心煩的小毛病,例如:口渴、嘴破、長痘痘、便祕、容易生氣發怒、口臭或陰道分泌物粘稠色黃等,劉筱薇院長指出,現代人生活作息較不規律,經常熬夜或有失眠傾向的人,就容易產生「肝膽火」;壓力大思慮過多,則容易引發「心火」,此外,壓力也容易因為傷害胃粘膜,而造成慢性胃炎,引發「胃火」;或是若有腸蠕動不良而形成便祕傾向的患者,也容易有「腸火」的發生。

身體上火的特徵

合併症狀.處理需分輕重緩急

許多媽咪在透過簡單的自我檢視後,也許會發現自己同時存在著許多上火與虛寒體質的症狀,而寒熱夾雜的結果,就是各種困擾的症狀同時出現,讓媽咪不勝其擾,劉筱薇院長認為,人類身體的組成如此複雜與奧妙,任何變化的發生往往都不是永遠的單一原因所造成,因此,調整體質必須掌握輕重緩急,優先處理突發狀況後,才能進一步處理本質的問題。

常保溫暖的日常微調法

體質寒熱並非固定不變,前一天的作息或是飲食,都可能對體內環境造成影響,例如:前一天晚上熬夜,身體就容易有虛火產生;或是突然吃很多生魚片、生菜沙拉,加上以冰淇淋當甜點的一餐,也可能使身體陽氣暫時性的下降,變成偏寒性體質。因此,建議媽咪可隨時利用飲食來幫助身體進行微調,讓身體保持寒熱的陰陽平衡。

劉筱薇院長以臨床經驗舉例,例如:一位平常容易四肢冰冷,也比一般人怕冷的女性,若因為經常熬夜晚睡,臉上因此冒出痘痘,還覺得口乾舌燥,即表示體質本身可能偏虛,但因為熬夜產生虛火,進而產生燥熱徵象,這時候就要嘗試降火氣,但卻不能直接喝青草茶或椰子水等太寒涼的飲品退熱,否則會傷害體內的陽氣,此時,建議以溫和的方式,如: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暫停飲用咖啡、紅茶,改喝綠茶或花草茶,並少吃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再加上作息調整後,很快虛火就會減退,此時再接著多吃溫熱屬性的食物,就可再往溫暖體質的目標繼續調理。

用食物微調體質,是生活中簡單易行的保健方法,只要學會傾聽身體主動給的明確訊息、吃對食物,並掌握微調時機,每位媽咪都能輕鬆打造寒熱平衡的溫暖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