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子宮疾病知多少?

子宮疾病知多少?

如果沒有懷孕,子宮僅如拳頭般大小,但可能有的疾病還真不少,光是癌症,依位置不同就有各自獨立的名稱,而每一種癌症又有其特殊性,但往往人們因為不了解而將之混為一談,本文謹針對子宮可能有的疾病做一介紹,讓大家了解小小的子宮其實潛藏不少需要留意的疾病。

三月間,傳來美食家韓良露因罹患子宮體肉癌而去世的消息,再次喚起民眾對於婦科癌症的重視,回想過往,先後有藝人罹患婦癌而告別人世,如:鄒美儀因子宮肉癌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病逝、香港天后級藝人梅豔芳是子宮頸癌的患者、才女作家曹又方曾罹患卵巢癌等等,不過,同為婦癌,卻有不同的名稱,只是不少人容易混淆。其實,小小一個子宮,可能有的疾病還不少,光是癌症就有不同的面貌。

兩大方向看子宮疾病

子宮疾病知多少?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癌科主任屠乃方指出,整個女性生殖系統包括:外陰部、陰道、子宮、輸卵管與卵巢,關於生殖系統的疾病,本文從兩大方向來看:

1.發炎性疾病

常見的婦科發炎疾病,如陰道炎,有白色念珠菌(俗稱「黴菌」)感染、細菌性陰道炎與陰道滴蟲感染等。若病菌感染上行進入子宮內則會造成子宮發炎,也可能往外感染到輸卵管、卵巢,甚至到骨盆腔中的軟組織,造成發炎與組織的傷害。子宮、輸卵管、卵巢這些器官或軟組織發炎,即稱為「骨盆腔發炎」。女性發炎感染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下腹痛、分泌物增加並有異味、癢感難耐、頻尿、腰痠背痛等。若有骨盆腔發炎,應及早診斷、積極治療,並避免復發,若變成慢性骨盆腔發炎,可能因此成為生育路上的絆腳石,甚至終生受到慢性骨盆腔疼痛的糾纏。

2.腫瘤

又有良性與惡性之分。屠乃方理事長指出,「女性骨盆腔最常見良性腫瘤為子宮肌瘤」,肌瘤本身雖為良性,且有些人症狀並不嚴重,但不少女性仍為此感到困擾,「當子宮肌瘤因長的位置及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對結構產生影響,如有不正常出血、疼痛的症狀,或肌瘤大到壓迫膀胱造成頻尿,壓到腸子則造成阻塞或便祕」。

子宮疾病知多少?

關於治療方式,「因人而異,如果肌瘤不大且沒有明顯症狀,多予以定期觀察;若有症狀多先採取內科治療,即症狀治療,因肌瘤而引起的出血或疼痛,可透過藥物控制;或是以阻斷荷爾蒙的藥物減低肌瘤的生長速度,或縮小肌瘤體積,以減少症狀的發生」。若是無效,才考慮施以手術切除。

屠乃方理事長表示,手術切除的是肌瘤或子宮,因人因病而異,須考量患者的年齡、生育狀況、未來生育意願與過去病史;決定進行手術的方式則必須考慮許多因素,「手術方式有傳統的開腹、微創腹腔鏡與達文西機械手臂,至於選擇哪一種要考慮患者的病情,以腹腔鏡手術為例,雖有傷口小、住院天數短、疼痛輕恢復快的優勢,經常運用在切除子宮肌瘤。但是當肌瘤過大時,必須使用電動攪碎術將肌瘤化整為零取出,這就需要仔細評估」。

因為肌瘤手術後的病理檢驗結果可能會有千分之1到3為惡性肉癌的機率,在術前又無法診斷,因此若以電動攪碎術化整為零切除肌瘤,就可能會讓肉癌擴散。他強調,「在術前一定要與患者做好溝通,讓患者清楚手術的潛在風險,避免日後引起爭議」。而達文西手術雖有多項優點,但礙於健保不給付,需要自費,目前考慮接受手術的患者有限。

至於卵巢良性腫瘤,較常見的如功能性囊腫、巧克力囊腫、卵巢畸胎瘤、黏液性囊腫、漿液性囊腫等,如果不大又無明顯症狀,通常無須手術,但需要持續追蹤;如果有變化就需要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手術。

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

依照女性生殖系統構造來說,從外陰、陰道、子宮頸、子宮體,到卵巢、輸卵管,都有生成惡性腫瘤的可能,屠乃方理事長表示,「若是將子宮比擬為房間的話,子宮頸的部分有如門口,而房間內部又有牆壁、壁紙,不同地方生長的的癌症,其發生原因、組織型態、治療方式、治療效果並不相同」,也就是依組織形態有不一樣的名稱,如子宮頸癌有鱗狀細胞癌與腺癌之分,子宮體癌(即子宮內膜癌)有子宮內膜腺癌、肉癌(有皮肉癌、腺肉癌與平滑肌肉癌等多種)等分別」。為了讓民眾對惡性腫瘤的名稱多一些認識,本文自國民健康署公布之《100年癌症登記年報》摘錄與生殖系統有關的癌症名稱整理成一覽表,有助建立基本認知。

每一個部位有這麼多種組織形態,患者究竟是罹患哪一種癌?屠乃方理事長指出,「癌症必須依據病理切片才能診斷及確認組織分化的程度;臨床檢查、影像學評估臨床期別治療方式;手術發現及術後病理檢查結果確定癌症手術期別」。

子宮疾病知多少?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屠乃方理事長表示,說到癌症治療,大家都知道「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通常有不錯的效果。然而,多數癌症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除非患者對自身的不正常出血等異常現象有所警覺,主動就醫。根據統計,90%的子宮內膜癌病患常以停經後陰道出血,或停經前之異常出血表現(經期出血時間長或血量多)為主,因此,大部分的子宮內膜癌確診多為早期經過治療,存活率可達7至8成。但卵巢癌的初期症狀多不明顯,不易被發現,患者多因腹痛、腹脹、腹圍增加與異常出血而就醫,確診時多已是後期,因此,死亡率較高。

他根據日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1年癌症登記報告之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指出,子宮體癌、子宮頸癌與卵巢癌分別排名6、7、9,其中子宮體癌與卵巢癌的發生率有提高趨勢,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卻逐年降低,「因為國內自實施健保後,推動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篩檢政策,子宮頸侵襲癌的發生率在過去20年來降幅達63%」,原本在99、100年不分性別仍居第9名的子宮頸癌,在101年已「滑出榜外」,居第11名,更可說明以子宮頸抹片篩檢預防子宮頸癌的成效。

感染HPV導致子宮頸癌

子宮疾病知多少?

屠乃方理事長指出,導致子宮頸癌的元凶為HPV(人類乳突病毒),主要感染途徑是性行為。目前已知HPV有100多種型別,其中主要導致子宮頸癌的致癌型病毒有14種型別,又以第16型與第18型的致癌風險最高,根據臨床顯示,全球高達7成的子宮頸癌病例是因感染第16型與第18型所致,而HPV第16型與第18型檢測為陽性者,發展成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可能性高達檢測為陰性者的35倍。

臨床發現,每5位就有4位女性感染過HPV,但女性也不必過度恐慌,「因大部分的HPV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而養成多運動、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助免疫力運作正常」,超過99%的子宮頸癌病例都是因為持續感染HPV。他表示,「從子宮頸受HPV感染到出現病變,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即使有感染,只要能定期接受抹片篩檢,讓出現變化的細胞及早被偵測到,經早期治療多有不錯的治癒率」。

屠乃方理事長強調,「子宮頸癌是極少數可藉由篩檢來預防的癌症」,根據國內外經驗都顯示,只要抹片檢查率愈高、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就愈低,由於目前國健署僅針對30歲以上女性提供每年1次的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他建議,「女性在開始性行為後的3年,應接受定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

定期接受篩檢

目前最主要的篩檢工具為子宮頸抹片檢查,屠乃方理事長表示,「抹片檢查在於檢查子宮頸細胞是否異常,異常抹片者再以切片確認是否有癌前病變,甚至是癌症」。但與其他檢查一樣,抹片檢查也存有偽陰性的問題,他指出,「抹片正常,卻有中度以上癌前病變機率,第16型的病變機率為13.6%,第18型為7%」,這可能延遲癌前病變的診斷與治療。另外,抹片檢查偵測鱗狀細胞的早期病變敏感度較高,但對腺體的早期病變則比較難以偵測。

從1943年開始運用抹片檢查於婦女子宮頸癌檢查至今,也有好長一段時間,至今,抹片依然是世界各國主要篩檢子宮頸癌的標準工具。不過,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新式篩檢工具的問世,提供民眾新的選擇,美國食品暨藥品管理局於2014年4月核准「HPV DNA檢測」為第一線篩檢工具,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亦在2015年1月核准,與抹片相比,可增加子宮頸篩檢的靈敏度與特異性。屠乃方理事長表示,「這可在子宮頸細胞發生病變前,偵測是否感染致癌型(高風險型)HPV,包括HPV第16型與第18型,可早一步評估癌症發展的可能性」。他補充,若想要更積極的預防子宮頸癌,可考慮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並配合定期篩檢。

雖然有些子宮疾病不易被發現,不過,屠乃方理事長提醒,女性仍可藉由定期至婦產科接受抹片檢查、內診與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異樣,可安排進一步的檢驗,特別是在有不正常的出血、異常的分泌物時,千萬不能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