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對於新手媽咪來說,最擔心的莫過於寶寶有沒有吃飽,一聽到寶寶哭,很多媽咪就會下意識將乳房或奶瓶往寶寶嘴裡塞,尤其親餵媽咪看不到寶寶究竟喝了多少母乳,承受的壓力可能會比習慣瓶餵的媽咪還要大,所以其實有些媽咪罹患產後憂鬱的原因就是過度擔心寶寶沒吃飽。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可經由幾個簡單的指標來觀察,媽咪同時也應放鬆心情,才不會為自己徒增心中的負擔。

要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可從寶寶的吞嚥動作、體重與排泄一併判斷,但親餵與瓶餵寶寶的體重增加速度可能不太一樣,專業小兒科醫師提醒媽咪不需太過緊張

觀察吞嚥時的動作

有些媽咪對於奶水量斤斤計較,甚至會把母乳擠到奶瓶裡來計算毫升數,但一般來說,正常新生兒的胃容量不大,少量多餐是很正常的現象,且初乳的分泌量並不多,不須過於強求,只要順利喝到母奶,通常都不會餓到寶寶。若欲以簡單的方法辨識,不妨先觀察寶寶喉嚨和下巴的動作,禾馨新生婦幼診所暨小禾馨兒童專科主治醫師詹弘毅表示,當寶寶準備喝奶時,一開始的動作特徵是下巴動得急促,才有助於刺激乳房分泌奶水,但這個階段尚未喝到母奶;接著,下巴動作會逐漸變得又慢又穩,偶爾還會停頓,待寶寶準備將母乳吞入食道時,下巴動作就會暫停,接著就會看到寶寶的喉嚨上下活動。如果寶寶沒有正確含住乳頭,喝奶時嘴巴可能會出現「嘖嘖」聲,代表未確實喝到母奶。

體重成長指標

如果寶寶一直出現舔嘴唇、嘴巴不自覺吸吮及尋找乳房等動作,甚至喝完奶後沒多久就開始大哭,且每餐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就連體重增加的速度也非常緩慢,代表寶寶可能真的沒吃飽。若媽咪發現寶寶出生後第一週體重下降超過7%~20%,或是兩週後仍比出生時的體重輕,就必須多加注意寶寶的母乳攝取量。以下為寶寶出生後的體重參考說明

出生當寶寶剛出生的5天內,會因食量小及脫水等問題而減輕7%~10%的體重,不代表沒有成長,只是此時的生長進程會碰到這些狀況,屬於正常現象。


出生第2週

在出生7~14天之間,寶寶的體重就會以每天20~30克的速度逐漸增加,到了滿月時,大多都可以比出生體重再多出500~1,000克,而親餵寶寶在新生兒階段可能會比瓶餵寶寶的體重略輕,但若哺餵順利,體重都可追上,甚至超前。

4個月大

寶寶出生4個月大時,體重大約可達出生時的2倍,一次奶量約為120~150c.c.,是體重成長較快的時期。

4~6個月

體重增加開始變得緩慢,加上4個月大後有些寶寶會出現厭奶情形,可能每個月增加400~600克不等;且若搭配食用副食品,一餐奶量大約為150~180c.c.。

6個月後

此時寶寶的體重成長會再更慢一點,一週大約只增加60~120克,平均一個月僅增加240~480克。

滿1歲

此階段寶寶吃的食物和成人幾乎無異,媽咪較不需擔心親餵時看不到寶寶喝下去的奶量,可直接由三餐食量來觀察,此時正常體重應為出生時的3倍。

從排泄看出端倪

寶寶若未喝夠母乳,一天小便的次數可能會少於6次,且尿液顏色為深黃色,味道頗重;雖然出生後4、5天仍會解出黑色或墨綠色胎便,但基本上到了6、7天時就會逐漸變成黃色,若出生後一週仍排出深色糞便,也是新生兒沒吃飽的徵兆。下方為新生兒哺乳與排泄參考表,供媽咪做為簡便的參考依據。

Q1:寶寶喝多久才會飽?

A詹弘毅醫師指出,每個寶寶的奶量與喝奶速度都不一樣,並無標準答案,但從臨床平均來看,寶寶從喝到母奶開始算起,大約10~20分鐘後就可喝到一餐奶量的九成之多。

Q2:需要訓練寶寶養成固定的喝奶時間嗎?

A媽咪不需特別幫寶寶訓練固定的喝奶時間,因寶寶的奶量和餓的時間點其實都很平均,且太堅持在某個時間點餵寶寶喝奶,只會徒增自己的壓力,萬一寶寶突然這餐吃較少、下一餐吃很多,或是很快就想吃下一餐,媽咪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疑慮,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碰到這種狀況時,媽咪應順其自然,才不至於慌了手腳。

Q3:寶寶若吃不飽可以喝水嗎?

A有些媽咪覺得母奶怎麼擠就是不夠,甚至擠出一滴滴的「草莓奶」,情急之下,就會想讓寶寶喝水,使寶寶不至於空腹。詹弘毅醫師叮嚀,讓寶寶喝水其實是不正確的做法,如果媽咪無法順利擠奶或因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而無法讓寶寶喝母奶,應暫時改用配方奶或向母乳庫申請,畢竟水分沒有營養與熱量,對這個階段應該要快速成長的寶寶來說,無法達到實質幫助,且一旦寶寶胃部空間被水占滿,可能會降低喝母乳的意願,若寶寶喝母乳的頻率降低,媽咪的母乳分泌量也會逐漸變少,如此一來又會提高泌乳的難度,形成惡性循環。此外,一歲前的寶寶腎臟仍未發展成熟,若無法及時排出多餘水分,加上嬰兒時期的飲食較缺乏鹽分,將容易因低血鈉造成危險。

Q4:寶寶厭奶怎麼辦?

A出生4~6個月後,有些寶寶會碰到厭奶期,這段期間爸爸媽媽不妨將奶量減少,搭配增加餵奶的次數,有時寶寶又會自然而然恢復食欲;家長帶著寶寶到戶外遊玩,消耗體力,也有助於提升寶寶的喝奶意願。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期也是寶寶可以開始接觸副食品的階段。當寶寶邁入厭奶期時,就代表可以給予他一些新的飲食體驗,台灣兒科醫學會及美國醫學會皆建議,寶寶吃副食品的時機不應早於4個月大,也儘量不要晚於6個月大,只要發現寶寶出現某些特徵,就可給予米麥精或果泥這類簡單的副食品。不過,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皆不同,並非邁入4個月大時就一定要馬上吃副食品,詹弘毅醫師列出幾項參考指標:「寶寶一旦能夠自己抬頭及起身坐好、且體重至少大於出生時的2倍、口水分泌比以往多、嘴巴開始出現類似咀嚼的動作、眼睛甚至會東張西望,對成人手上拿的食物感到好奇,就代表他已經隨時準備好,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了。」


醫師貼心提醒

每個寶寶的奶量不同,欲知道自己的寶寶一餐應喝多少奶量,可由一個簡單的方法來粗略計算,為「體重(kg)x150(c.c.)÷ 餐次=一餐的奶量」,舉例來說,新生兒體重若為3.2公斤,一天喝8次奶,算式為「3.2x150÷8=60」,代表一餐的奶量約為60c.c.。不過,詹弘毅醫師表示,這個公式有時反而會為家長帶來迷思,若無法讓寶寶喝到該有的毫升數,有些媽咪的情緒就會變得較負面,尤其是習慣親餵的媽咪,因為看不到寶寶喝下去的奶量,焦急的心情又更為強烈,他提醒:「餵多少母奶並非最大的重點,寶寶是否真的有吃飽,將會反映在身高及體重,不須斤斤計較一餐的奶量,這些公式及平均數字僅供參考用途,親餵媽咪平時只要多餵幾次即可,如果寶寶不想喝就代表還不餓,也不必特別勉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