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10重點 奠定哺乳好體質(1)

10重點 奠定哺乳好體質(1)

寶寶無法以語言和外界表達需求,但只要用心觀察其細微的肢體、表情變化,即時滿足需求,不僅能讓寶寶從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中學習適當的反應,也能增加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需求

寶寶無法以語言和外界表達需求,但只要用心觀察其細微的肢體、表情變化,即時滿足需求,不僅能讓寶寶從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中學習適當的反應,也能增加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寶寶有沒有吃飽的關鍵

每個寶寶對於飢餓的耐受性與表達的方式都不一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台北兒科主治醫師程劭文表示,產後住院的3到5天是媽咪「觀察」寶寶最重要的時刻,寶寶從出生便開始從經驗中,學習與反應。當寶寶有扭動身體、踢腳、吃手、嘴巴發出聲音或做出吸吮動作等,都是「我餓了」表達方式之一,當媽咪愈早了解寶寶的表達方式,就可以建立寶寶正確的反應模式,台大醫院產科主任徐明洸表示:「不要等到寶寶哭了很久,已經在罵人了才上菜,否則當寶寶鬧起脾氣,餵也不一定馬上吃。」


觀察排尿次數與顏色

新生兒一天中適當的排尿次數約6到8次,且尿布是有重量的;尿液的顏色呈清澈透明的,因為新生兒「腎臟」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濃縮尿液的功能未建全,如果新生兒的尿液呈現與成人相同的黃色,代表水份攝取不足、吃不夠(母乳八成為水分,所以新生兒不用額外補充水分)。


觀察排便量

大部份的新生兒,從出生後第4天開始,若母乳攝取足夠,原本呈瀝青狀的黑色胎便會消失,變成黃色或綠色的正常大便,滿月前,一天排便4次以上,每次有50元銅板的大小,即代表有攝取足夠的母乳,程劭文醫師補充,大部分新生兒在快滿月時,排便量會減少,因此以排便量與次數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僅適用於出生一個月內的新生兒。


體重的變化

餵奶前和餵奶後的體重變化為評估寶寶是否吃到母乳的一項依據,健康的足月兒,每天會增加30至50公克的體重;寶寶滿月時,體重會比剛出生增加0.5至1公斤直至出生後三個月,約維持同樣的體重變化;四個月的體重約為出生時的兩倍;滿周歲則為出生時的三倍重。


乳房構造

乳房介於第二個肋間肌到第六個肋間,隨荷爾蒙的周期性變化乳房會有明顯的腫脹感,如女性月經來潮前的脹痛感與經期結束乳腺細胞的萎縮循環。進入懷孕的過程,每個月的循環就會暫時停止,但乳腺細胞持續增加,相較於懷孕前,乳葉的單位量增加二十倍,預備產後哺育的需求。左右乳頭分別各有十多個小孔分別連接輸送乳汁的接乳管,一般餵奶只需6至7個噴乳孔。徐明洸醫師表示,常常有人會用把乳汁排空的說法,但正確來說乳腺不會有「完全排空」的時侯,只要留意以乳頭為中心360度的乳房是否有塞奶現象即可。


泌乳機制與供需平衡

大部分在產前一個月會有明顯的乳汁分泌現象,徐明洸醫師表示,女性在沒有懷孕時,也是會有微量的乳汁分泌,但因為量少幾乎在還沒沾上衣物就蒸發,並不會留下痕跡,難以察覺。進入懷孕期,受胎盤分泌之荷爾蒙影響,泌奶量受到抑制,待產後胎盤剝離,泌乳素與催產素便大量分泌,加速乳汁的分泌和排出。保持乳腺通暢與豐沛乳汁的不二法門,就是透過頻繁的需求刺激供應,寶寶餓了就餵,不要以定時的方式來當作哺餵的依據,建議全母奶的媽咪,每次餵奶或擠奶的間隔不超過每3小時為原則,以保持乳腺的柔軟、通暢與泌奶的運作。


知識

了解母乳的營養成分,以及母乳對於寶寶眼部發育、腦部發育、腸胃道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優點外,哺餵母乳也可降低媽咪罹患乳癌、卵巢癌、產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哺餵母乳的必要性

程劭文醫師表示,母乳是活的,母乳的營養成分不但會依照寶寶成長需求所改變,許多利於寶寶器官發育的重要因子與其成分,都是最利於寶寶吸收的完美比例,如抗發炎因子、荷爾蒙、消化酶、免疫球蛋白、DHA、AA等。人類的新生兒出生時,視網膜及腦部的發育,相較於其他哺乳類動物較不成熟,而母乳中大量的長鏈不飽合脂肪酸如DHA、AA可促進這些部位良好的發育。


豐富蛋白質,提升免疫力

媽咪的抗體可藉由母乳傳遞給寶寶,增加寶寶免疫功能。母乳成分含豐富的蛋白質,其中,乳清蛋白易於寶寶的消化與吸收;乳鐵蛋白可促進鐵的吸收,還能增加寶寶對抗病毒與抑制壞菌的生長;免疫球蛋白,可覆蓋於寶寶腸胃道,預防過敏的產生與阻絕細菌或病毒的感染。


幫助寶寶好眠

母奶成分除了會隨寶寶的營養與「需求」做調整,徐明洸醫師表示,白天及晚上的成分也有些許的不同,白天母乳含增加寶寶精神與活動力之成分,夜晚則增加幫助入睡、安定情緒之成分,建議母乳保存與餵食要分清晝夜,讓寶寶白天有活力,夜裡能睡得安穩。


降低母親罹患疾病機率

哺餵母乳的期間愈長,相較一般女性或哺餵母乳期間較短,罹患產後糖尿病、乳癌、卵巢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低,徐明洸醫師表示,女性受固定的經期影響,乳腺會受荷爾蒙的影響,每個月產生乳腺細胞增生、萎凋的周期,而卵巢排卵更是每個月的例行公事,哺餵母乳可減少乳腺細胞的生死循環與卵巢排卵,減少病變的機率。


母乳成分階段性的變化

一般產後2至3天分泌的初乳,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奶量較少約5至10ml,量雖少但能滿足新生兒此階段的營養所需,含免疫球蛋白保護嬰兒免於受感染,刺激細胞生長、加速胎便之排出,降低生理性黃疸的指數等功能。成熟乳,又分為前乳及後乳。前乳主要成分為乳糖,為寶寶攝取熱量的主要來源;後乳脂肪多、熱量較高,為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來源,雖成熟乳不同於濃稠的初乳,但其營養成分可滿足寶寶的營養與需求。


母乳會沒有營養嗎?

出生至六個月大的寶寶,可從母乳完全獲得成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六個月大後,一方面因胎兒時期所儲存的營養慢慢減少,另一方面寶寶從四個月大開始會對母乳以外的食物產生興趣,以及因應其他器官發育、成熟所需等因素,此階段寶寶對母乳的攝取量漸漸減少,也因此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於寶寶四到六個月大時,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當寶寶對母乳的需求量變少,自然母乳產生的量也會變少。寶寶開始從副食品攝取額外的營養,母奶不再是唯一。六個月之後持續哺乳,仍可以提供一歲之前的寶寶高品質的蛋白質以及對抗疾病的抗體。


情緒

情緒容易因外在或內在環境的轉變而造成生理、心理、主觀意識、行動力等反應的改變,無論正向或負面情緒,都會影響人體正常運作之循環。


常見情緒問題與舒緩方式

近五成於孕期會有不快樂感、不確定感是相當常見的,有部分會延伸成焦慮與憂鬱的精神症狀並發展成產後憂鬱症。喜樂診所院長張良慧表示,臨床上常見媽咪在產後的2至3天容易有慌張、食不下嚥、哭泣、睡不好、疲倦、空虛感,甚至是懷疑自己是否有照顧寶寶的能力等,這些症狀是身體在適應壓力的過程與荷爾蒙的改變下所出現的暫時性現象,一般於產後兩周內會逐漸消失、改善。


減少負面情緒

張良慧院長表示,做好事前規劃是降低不確定感所衍生負面情緒的第一步,當出現焦慮不安、活動力下降、睡眠障礙等症狀,可先透過談話治療、呼吸調整、運動等非藥物治療。


了解精神症狀的輕重程度與治療方式

產後依精神症狀的輕重、多寡判斷其治療方式,輕中度以家庭的支援系統、作息的調整、飲食規律的培養以及談話治療追蹤。媽咪除了照顧寶寶也要替自己安排其他的活動,了解自己也需要被照顧。中度以上可能就需藥物輔助治療,如合併罪惡妄想,有輕生念頭,可能有傷害寶寶的舉動,為保護媽咪與寶寶甚至需要考慮住院治療。


藥物治療與家庭資源

研究顯示,外在的壓力會造成腦部新陳代謝的改變,包括腎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的平衡影響腦細胞的溝通,進而影響情緒、動力、思考、記憶等造成精神疾病,透過藥物治療可減少上述問題,張良慧院長呼籲,家庭是孕媽咪或產後媽咪的重要後盾,和諧的家庭與其相處之道為不可或缺的治癒良藥。


情緒為什麼會影響泌奶?

徐明洸醫師表示,哺餵母乳時,催產素除作用於乳腺泡周圍肌肉收縮,幫助乳汁分泌外,同時也會增加腦內啡的分泌,因此媽咪在哺乳的過程中會明顯感受到快樂。當情緒低落,腦內啡分泌減少,催產素也同樣減少分泌,影響泌奶和噴乳的現象。催產素與腦內啡兩者間的相互作用,便是泌奶量與情緒間的連結。


孕期與產後的壓力來源

懷孕中經濟、角色的改變、社會、家庭環境、生理上的變化、身體的負擔、內科疾病、長期藥物治療、精神科追蹤個案等都是壓力的來源。延續至產後,胎盤剝離,母體內荷爾蒙濃度快速降低,具鎮靜效果的雌激素也大幅減少,此為產後媽咪易出現憂鬱的原因之一;生產所致之傷口與身體機能恢復之疼痛;照顧寶寶身心理上的壓力與疲累。張良慧院長表示,產後如超過兩週合併焦慮憂鬱與其他影響生活作息之現象,需適時尋求專業醫師的諮詢與治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