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十大重點 奠定母乳哺育好體質(2)

十大重點 奠定母乳哺育好體質(2)

近五成孕媽咪於孕期會有不快樂感、不確定感是相當常見的,有部分會衍生成焦慮與憂鬱的精神症狀並發展成產後憂鬱症。喜樂診所院長張良慧表示,臨床上常見媽咪在產後的2~3天容易有慌張、食不下嚥、哭泣、睡不好、疲倦、空虛感,甚至是懷疑自己是否有照顧寶寶的能力等,這些症狀是身體在適應壓力的過程與荷爾蒙的改變下所出現的暫時性現象,一般於產後兩周內會逐漸消失、改善。


睡眠

人體修復細胞、新陳代謝、生長激素、褪黑激素等機制都是透過睡眠運作、分泌。睡眠障礙會連帶影響注意、判斷力、記憶力、晝夜節律、情緒、免疫力等問題。


常見睡眠障礙與舒緩方式

睡眠的問題相當普遍,有九成以上的人都經歷過睡不著的困擾,因睡眠容易受到環境、飲食、壓力、生理因素等影響。張良慧院長表示,依診斷準則,一周內有3次以上,並持續至少3個月出現睡不著的現象才定義為失眠。睡眠障礙就分為失眠與嗜睡,失眠的分類相當廣泛,生理時鐘不定時、多夢、惡夢等。但若1小時內能入睡,短暫醒來1至2次,15至20分鐘能再入睡或有夢但不影響早上的精神,早上起床腦筋清晰、有活力的就不需太擔心。


建立睡眠好品質

孕期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包含:避免咖啡因的攝取、避免睡前4個小時做激烈運動、進行呼吸調整、伸展運動、熱水澡、聽音樂、喝溫牛奶加蜂蜜、製造舒適的睡眠環境、溫度適宜、保持情緒放鬆、減少負面思考,都對睡眠有所助益。反之,在通訊軟體普及的現代,即時性的訊息互動,睡前須儘量避免。

掌握片段休息時間

產後關鍵在於家庭的支持與分擔,讓產後媽咪有連續性的睡眠,如寶寶半夜1點由媽咪餵奶,4點則可由爸比負責。寶寶的睡眠周期較零碎,建議媽咪也可把握時間跟著小憩片刻,不用急於打理家務,白天的短暫睡眠,可以大大的彌補夜間的不足。


藥物的輔助治療

無論是孕期失眠或本身就有睡眠障礙的孕媽咪,容易抗拒藥物的使用,如於孕期停止治療,不但直接影響孕媽咪的身體、精神狀態,未來寶寶也較容易有精神方面疾病。在用藥治療前,可先從行為方面的改變做起,若未達到改善成效,建議在醫囑之下進行藥物治療。


睡眠為什麼會影響泌奶

寶寶出生後,睡眠周期與成人不同,相對較短淺,徐明洸醫師表示,通常寶寶出生前三個月,媽咪很難有完整的睡眠時間,需時刻留心寶寶所發出的生理訊號,如肌餓感、不適感、不安全感等,睡眠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生理需求,當無法得到滿足,除了身體的疲累感,荷爾蒙的分泌也會出現失調,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催產素分泌減少,便會影響泌奶的循環。


孕期與產後容易造成睡眠障礙的因素

第一孕期主要因荷爾蒙的改變,如黃體素造成嗜睡、肌肉放鬆等現象,形成打鼾,影響二氧化碳和氧氣的交換;胃口不好、胃食道逆流;膀胱肌肉放鬆的頻尿現象等,初迎新生命的喜悅、擔憂,過於興奮、煩惱等情緒都是影響睡眠的因素。第二孕期是生心理負擔最輕的階段,張良慧院長表示,應培養睡眠的規律性。第三孕期,則因胎兒的體重增加,生理的不適感與擔優產程順利與否、寶寶健康與否是最常見的困擾。產後身體不適、角色問題、新生兒與成人不同的睡眠周期,都易導致生理時鐘大亂。


按摩

除了護理師,近年來也有部分醫院的物理治療師能協助媽媽乳房照護與按摩部分。萬芳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王信璇表示,每家醫院規定不同,通常只要媽媽有需求而就診,經醫囑同意下,護理師或治療師就能介入前期的乳房問題,提供適合的按摩建議。


不同時期的按摩建議

正確的按摩方法,能幫助減緩乳房腫、脹等不舒服。王信璇治療師表示,雖然沒有特別限制孕期不能按摩,但大部分仍建議媽媽進入產後哺乳期,再考慮以按摩方式做為照護乳房的方法之一。


後期:和緩適度即可

少數孕婦在後期會有些許脹奶感覺(大部分並不明顯),其實是為了產後哺乳期所做的準備。對此,王信璇治療師表示,若孕婦有點不舒服,可適度採取和緩的按摩,以指腹和手掌輕柔地按摩乳房外圍,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暢通淋巴腺。


產後:視狀況每天按摩

一般來說,建議產後再進行乳房按摩。王信璇治療師說明,產後約3~5天,乳房開始會出現腫脹感;建議哺乳前、哺乳後均可適度按摩,哺乳前按摩是為了軟化皮膚,將乳孔、乳腺疏通,哺乳後按摩是為了自我檢查乳房狀況與刺激乳汁再分泌,亦可局部加強按摩以舒緩不適。另提醒,視個人狀況,每個動作約3~4下為一次,每天1~3次即可,且按摩前須先清潔雙手。


3
部位圖解手法

1.乳頭:以大拇指和食指輕捏乳頭,稍微往前拉、左右旋轉。

2.乳暈:伸直食指和中指,以指腹輕壓乳暈處,然後沿著乳暈旋轉按摩。

3.乳房

環型,以指腹在乳房外圈環繞按摩。

螺旋型,採用指腹,以輻射狀由外而內按摩。

擠壓,雙手掌從乳房周圍的上下、左右包住,適度地擠壓按摩。


按摩的幫助

適度的乳房按摩,對媽媽和寶寶好處多多。王信璇治療師說明,除了幫助媽媽的身心靈放鬆外,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讓乳房變得較柔軟,寶寶比較容易正確含乳,進而確實吸吮到乳汁;還能刺激乳汁分泌與排出,甚至預防乳腺炎;更有日本研究指出,特定的按摩手法有助於提升母乳內脂肪含量,進而增加寶寶的飽足感。


按摩的注意事項

按摩方法雖好,但也並非任何時候都適用。王信璇治療師表示,如果媽媽的乳房有腫脹到疼痛、發紅、甚至出現傷口,則不排除存在病理性因素,應停止按摩,直接就醫檢查。若懷孕後期想按摩乳房,應避免刺激乳頭,以免導致宮縮。

另外,有習慣搭配乳液或精油一起按摩乳房的媽媽;王信璇治療師提醒,若擔心其中不明成分會被寶寶喝奶時一併吃下肚,最好等數小時後皮膚吸收且代謝掉、並清潔乳房後,再哺餵較佳。


運動

整體來說,產後媽媽因肌力不足、姿勢不正確、抱小孩及哺乳等因素,因而較容易出現痠痛;妊娠及哺乳期會讓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在停止哺乳後胸腺萎縮、乳房變小,易出現乳房外擴或下垂等問題。若能透過適當運動,調整姿勢和強化胸肌等肌群,將有助於維持良好姿態、改善胸部下垂及外擴。


美胸運動‧強化肌群

適度的美胸運動,能夠強化胸肌,預防乳房外擴、下垂,讓整體姿態更好看。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林宜仙建議,每一個動作可重複5~10次,並依個人肌耐力循序漸進增加動作難度,以避免運動傷害;若執行運動有任何不適,應先停止該項運動,並尋求物理治療師或其他專業人員協助。


雙掌心互推操

1.預備姿勢,坐姿,雙手合掌至胸部前方。

2.保持脊椎延伸,雙掌手心互推。

【幫助】

預防或改善胸部下垂及外擴,增強胸肌及核心肌群。

【小叮嚀】

避免聳肩動作,以免產生代償作用。


推牆伏地挺身操

1.預備姿勢,站姿,雙手手肘伸直,手上抬打開與肩同寬,推牆。

2.手肘彎曲似伏地挺身,保持脊椎延伸。

【幫助】

預防或改善胸部下垂及外擴,增強胸肌及核心肌群。

【小叮嚀】

1.可依個人肌力調整手肘彎曲角度,手肘角度愈彎愈費力。

2.如要進階訓練,可利用穩固辦公桌執行伏地挺身。


樹式平衡操

1.預備姿勢,站姿,保持脊椎似大樹般往天花板延伸,雙手上抬,手心相對並且儘量讓手臂貼向耳朵。

2.維持脊椎延伸及身體穩定度,一腳抬離地面似金雞獨立。

【幫助】

預防或改善胸部下垂及外擴,增強胸肌、核心肌群及平衡感。

【小叮嚀】

建議可先練習預備姿勢動作,再依個人肌耐力調整單腳站立時間。


檢視問題‧了解運動需求

林宜仙治療師表示,從懷孕中期開始,孕婦的乳房明顯變化,加上相關的生活習慣與生理因素,進而導致身體肌力不足,甚至持續至產後;以下是可能發生的問題。

1.懷孕期:中後期的乳房逐漸變大、腫脹;且因子宮增大、變重而出現骨盆前傾、容易背部痠痛的狀況,而運動量又大減。整體來說,孕婦的心肺功能較差、肌力不足。

2.產後:乳房持續腫脹,追奶壓力大,且為了抱寶寶而難免忽略正確姿勢,肌肉呈現緊繃狀態(但又不夠有力)。停止哺乳後,乳房外觀還可能有外擴、下垂的狀況。

面對上述情況,她強調「更需要透過運動,強化胸大肌等肌群、調整姿勢,幫助撐起整個身體」,進而有助於減少哺乳時可能產生的背部痠痛。


相關注意事項

運動前,媽媽應穿著能吸濕排汗的服裝,在平坦且空間足夠的房間內執行,並記得隨時補充水分。但她提醒,運動之外的時間,媽媽也應維持正確姿勢、避免趴睡產生壓迫、穿著具支撐性的內衣,才有助於胸部健康。另補充,若覺得乳房局部腫脹疼痛、發紅,請立即就診檢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