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用愛呵護巴掌仙子

用愛呵護巴掌仙子

妊娠周數20周以上、未滿37周出生的新生兒,即為定義中的早產兒,在身體器官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的情況下,早產兒的出生多半需仰賴器械協助以適應子宮外環境。

常見的早產兒併發症

常見的早產兒併發症包含呼吸系統疾病如:呼吸窘迫症候群、慢性肺疾病、早產兒呼吸暫停等;心血管疾病如:開放性動脈導管;早產兒的視網膜病變、腦病變;腸胃系統疾病如:壞死性腸炎、餵食不耐症、胃食道逆流症等,有些於住院期間可透過手術完成修復,有些則需要時間逐日恢復或定期追蹤。 

為寶寶收集母奶

分娩後,除非產婦的健康狀況需要留院觀察,否則通常媽咪會比早產寶寶提早出院,此時,院方多會期望媽媽在寶寶不在身邊時,能提供母奶讓護理人員協助餵食,並允許家人於每日固定時間探視寶寶,或在寶寶情況允許時,進行親子間的袋鼠式護理。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居家護理組護理長白淑芬表示,通常必須等到早產兒的生命徵象穩定後(如:呼吸狀況穩定、可脫離氣管內管,或脫離器官衰竭的危險),寶寶才有機會離開新生兒加護病房,而寶寶出院的時間則須視寶寶的健康狀況而定,並非一定要住到原訂的預產期時間,常見早產兒到了可以回家的時刻,體重多半都已接近2,000公克。 

在寶寶尚未回家前,媽媽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外,在寶寶出院前,為寶寶收集母乳也同樣重要,母乳中含有寶寶需要的免疫物質,可增加孩子的抵抗力,且媽媽現階段奶水的營養成分更是為早產寶寶所量身打造,最適合此時寶寶的生長需求,建議若情況允許,可在寶寶出院前,多收集一些奶水供應寶寶。

白淑芬護理長也提醒,照顧早產兒,尤其是帶早產兒回家後,媽媽通常有較多的擔憂與忙碌,在體力與精神大量消耗的情況下,奶水的分泌有時會遇到阻礙(身心狀況與泌乳有極大關係),此時建議媽媽除了適時請家人幫忙,讓自己免於過分疲勞之外,若有需要因應寶寶的熱量需求,偶爾額外添加早產兒配方奶或母乳添加劑也是可行的變通辦法,千萬不要讓哺餵母奶的壓力為身心更添疲憊。 

觀察生長曲線了解進步速度

早產兒因為器官成熟度不足,身體需要較多的能量以應付成長,其每天需求的熱量通常較一般新生兒為高,大約每公斤需120大卡/日。若要確定寶寶的每日營養是否足夠,建議可觀察孩子的成長是否符合生長曲線的平均值,有時若母奶哺餵所提供的熱量較低,也可透過增加哺餵量,或善用母乳添加劑與配方奶來增加熱量來源。 

矯正年齡為評量依據

早產兒的發展需藉助「矯正年齡」的推算,亦即以「預產期」來做為計算矯正年齡的第一天。矯正年齡的算法為「現在日期」減去「預產日期」,例如:今天的日期5月1日,若預產期為4月1日,但寶寶實際於3月1日即因早產而娩出,那麼到今天為止,寶寶的矯齡就是1個月。白淑芬護理長表示,直到矯正年齡2歲前,早產兒都是依照矯齡來評量發展進度,包含身高、體重、認知發展、動作發展與添加副食品的時機等。

尋求支持不孤單

早產兒的照顧,需仰賴父母雙方與家人的全力支持,否則其中的疲憊與辛苦,可能讓媽媽不堪負荷。早產兒基金會給予早產兒家庭許多的協助與支持,家長若有關於早產寶寶的任何疑問,可洽詢衛教諮詢專線:(02)2523-090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