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產後照護> 產後就應避孕嗎?

產後就應避孕嗎?

產後,除了忙於照顧寶寶之外,生理其實也需要時間復原,什麼時候可以和另一半重溫舊夢呢?若無懷孕計畫,又是否應立即採取避孕措施呢?

重拾性福.視生理恢復狀態

經歷懷胎10月與生產的辛勞後,媽咪的身體機能逐漸恢復至孕前狀態,但在恢復過程中,仍然要面對各種不適,例如:為讓惡露順利排出的子宮收縮、為幫助子宮復位的骨盆韌帶拉扯、恥骨聯合處復原等疼痛,或是因為生產造成的會陰部裂傷、腹部傷口等。

萬芳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王樂明指出,每個媽咪懷孕時期的生理變化不同,生產方式以及造成的傷害也不同,加上個人體質,其實身體恢復所需耗費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他建議,自然產4周後,剖腹產2~3個月後,再恢復性生活會較理想。 


恢復性生活就應避孕

一般而言,在規律的月經周期下,可以大致推算排卵期及安全期,但是產後生理機能恢復的過程,會受個人體質、母乳哺餵狀況、情緒壓力等因素影響,王樂明主任表示,產後平均約6個月,才會恢復具「規律性」的月經周期,因此,在此階段難以透過月經周期推估安全期。

他說,「基本上,自然產而且沒有哺餵母乳的媽咪,產後8周左右就會恢復正常排卵。門診中,也遇過產後第2個月就驗出懷孕的例子。」因此,只要卵巢恢復排卵就有懷孕的機會,但在無法預測的狀態之下,若是短期並無懷孕計畫,一定要避孕。 

哺乳抑制排卵

產後身體會產生「泌乳激素」來製造奶水,而泌乳激素能夠抑制促使卵巢濾泡成熟的雌激素,若是沒有哺乳,或是哺餵次數減少、奶量降低,泌乳激素會逐漸減少、停止分泌,而卵巢受雌激素的影響就會開始恢復運作。也就是說,哺乳會抑制排卵,進而影響月經的到來,所以哺乳被視為避孕的方式也不全然錯誤。

王樂明主任表示,「門診中,有媽咪採全母乳哺餵,所以對於產後月經沒來不疑有他,經過檢查才發現,月經沒來是懷孕的結果,並非哺乳所導致。」另外,也有些媽咪雖採全母乳哺餵,月經還是在產後第2個月就出現,或者是在寶寶4~6個月大開始嘗試副食品,使哺乳次數與奶量遞減,產後的第1次月經即報到,甚至也有餵母乳1年多月經都沒來的情況。因此,無論產後是否有哺乳,只要短期內無計畫懷孕,皆應重視避孕課題。


產後.短期內懷孕的風險

王樂明主任指出,臨床上產後不到1年就懷孕的例子相當多,也都順利產子,而國外期刊相關研究發表,產後平均1年9個月再懷孕會較理想。他建議,若媽咪短期無懷孕計畫,會建議自然產至少休息1年,剖腹產休息1年半至2年,讓子宮能夠得到充裕的修復時間。子宮是孕育生命的重要處所,若是懷孕計畫安排較密集的媽咪,也務必把握產後回診,確認子宮的恢復狀態並重視保養,讓胎兒能夠更舒適、安全的成長與茁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