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即時新聞】害羞內向?僅一成四兒童青少年主動聯繫想念的人

【即時新聞】害羞內向?僅一成四兒童青少年主動聯繫想念的人

你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嗎?董氏基金會調查國小五年級至國中九年級學生,深入小朋友內心世界,僅一成四兒童青少年會主動聯繫想念的人,在「很想念,卻沒有聯繫的人」方面,以「朋友、同學」比例最高,超過四成四,其次為直屬親人(父母、祖父母)」、「課業╱技藝指導者(如班導師、教練、補習班老師等)」。

孩子如果學會主動聯繫他人,獲得快樂也愈多。(圖片提供╱董氏提供)

董氏基金會與遠傳電信公布度「兒童青少年聯繫與情緒相關現況調查」,結果發現,僅一成四兒童青少年會主動聯繫想念的人,百分之61.7的受訪者「超過一年以上」沒有跟想念者聯繫,理由為「環境因素(換學校╱班級、搬家)」最多,其次為「課業或個人因素」、「溝通的工具」、「個性」影響。

「多主動聯繫,快樂越多」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進一步分析,「常常」主動聯繫別人,覺得快樂開心的比例皆高於「很少」主動聯繫者,如能主動「開口」到「行動」,散播愛與關懷,就能帶動社會正向力量。

葉雅馨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維持聯繫的工具多元且時效快,包括FB、IG、簡訊、手機,想念就可以聯繫,如果覺得尷尬,可先用問候語如「好久不見」、「最近在做什麼?」等拉近雙方關係。

此外,調查也發現,國內兒童青少年不太會分辨及表達自己的感受,家長老師可從旁引導孩子如何整理情緒,及適當的表達出情感。孩子如果學會主動聯繫他人,獲得快樂也愈多。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指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被想念的人,被愛,受重視。當覺得孤獨、不受重視時,就會覺得不開心,建議家長,在與兒童青少年互動時,應該多聆聽、分享心事,讓孩子了解身旁是有人與他在情感上有聯繫,自己是受重視的。

陳質采指出,聯繫時不著急想要獲得對方的回應,可以先從節慶問候開始,再慢慢回歸以前與對方的熱度。預設好聯繫後可能發生的狀況,減少溝通的挫折度;此外,不要因為雙方地位有差異,就預設立場,誰應該先聯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