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兩岸育兒觀念大調查:教養篇
Q:在家庭中是由誰主導子女的教養、教育問題
選項 爸爸 媽媽 爸爸&媽媽 爺爺奶奶 外公外婆 其他
台灣 06.4% 43.6% 47.7% 01.4% 00.8% 00.2%
大陸 03.8% 46.2% 38.5% 03.8% 07.7% 00.0%
Q:對子女的主要獎勵方式(可複選)
選項 口頭稱讚 帶他去玩 買獎品獎勵 給錢 無任何表示 其他
台灣 48.1% 28.2% 19.9% 00.7% 00.3% 00.0%
大陸 60.2% 28.6% 10.7% 00.0% 00.0% 10.7%
Q:對子女的主要管教方法
選項 民主式 半民主半權威 權威式
台灣 20.3% 78.0% 01.4%
大陸 34.6% 61.5% 03.8%
Q:最重視的教養問題
選項 品格發展 生命教育 能力養成教育 親職關係
(如才藝班、外語能力) (如手足、親子關係)
台灣 70.4% 02.8% 07.0% 19.5%
大陸 69.2% 無此選項 23.1% 07.7 %
Q:平日對子女的處罰方式(可複選)
選項 口頭責罵 打他 罰站 罰跪 禁止他做喜歡的事 其他
台灣 47.5% 15.2% 13.2% 01.8% 16.7% 00.0%
大陸 28.6% 03.6% 03.6% 無此選項 28.7% 35.7%
Q:希望子女幾歲就讀幼兒園
選項 2歲以下 滿2歲 滿3歲 滿4歲 4歲以上
台灣 03.2% 09.4% 33.1% 27.6% 26.7%
大陸 11.5% 34.6% 50.0% 03.8% 00.0%
專家解讀~
都市與鄉村必不同.態度與行為有差距
長期研究兩岸親職教育的鍾思嘉認為,從調查數據上來看,應該會有都市與鄉村間的差別,畢竟調查對象可能只針對觀念開放的都市區,至於較廣泛的鄉下地區實際的情形,可能會有不同的選項。此外,他指出,站在心理學上的角度來看,「態度跟行為還是有差距的」,也就是說,大家對教養的期待會不同於實質面,以問題之一「最重視的教養問題」來說,雖然兩岸的觀念都逐漸有所改變,認為品格教育高於一切,不過,實際上仍因為競爭力的影響,在行為上會特別要求孩子的課業成績與學業分數,這是不可否認的。
家庭教育誰主導?
台灣:父母
大陸:媽媽
台灣的親職教育經過一、二十年的努力,成果早已有所展現,現代的父母都有基本的育兒認知,也了解到「推動搖籃的手必須是雙手」,才能給予孩子完整的愛與關懷,這也是親職教育之始。鍾思嘉說,這是因為台灣的觀念民主、開放,也勇於吸收新知,但大陸卻仍舊傳統,以母親為主要教養者並不意外。根據他的觀察,大陸現在出現許多隔代教養的問題,再加上不論都市或鄉村,母親也必須擁有勞動力,且多屬於職務低且離家距離近的工作為主,由父親擔負起一家的生計,而大陸又幅員遼闊,有時父親一出門,再回來已是幾個月後,甚至一年半載,育兒責任自然就落在母親的身上。但近來已有愈來愈多的家庭選擇將孩子送回老家給長輩教養,而都市區的都會父母則已多採找值得信賴的保母照顧,與台灣的現況相去不遠
教養重點在何處?
台灣:品格教育
大陸:品格教育
近年來,品格教育已逐漸被親職教育界所廣泛討論,在台灣更已經成為家庭教育之首,那麼大陸呢?教養的重點又放在何處?
鍾思嘉指出,被大陸稱為「品德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品格教育,也已逐漸受到現代父母的重視,觀念雖新,但據觀察,仍有態度與行為上的差距。他笑說:「這就是當父母的衝突矛盾所在,不僅大陸、台灣,甚至連全球都一樣。」
曾於去年在網路上做過類似的問卷調查,鍾思嘉發現,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具備自信心、又積極進取、勤奮向上等好品行,但實際上卻非常要求孩子課業上的分數。尤其大陸幅員廣大,人數又多,競爭力是以數百萬人口來計算,因此壓力很大。
不要以為台灣人愛補習,在大陸,補習教育也非常普遍,因為如果不補習,可能就進不了所謂的重點學校,無法與各省優秀的人才相比較。他認為,傳統觀念中,對品格的要求一定有,但面對現實環境時,就產生了實際上的矛盾與衝突。他表示,強調分數是所有父母不可避免的,不過,在重視學業成績下,一定要有所覺悟,只有品格才是對孩子最有幫助的教育。
子女管教誰嚴格?
台灣:半民主半權威
大陸:半民主半權威
對於教養方式,鍾思嘉則認為調查結果,無法顯現出都市與鄉村的不同,或許在都會地區的父母會有這樣的體認,覺得對小孩應該要半民主半權威,但實際的行為上,卻不見得是如此。
根據他的研究,由於大陸進度就在這幾年當中,沒有經過緩慢的階段,等於是跳躍式的進步,這中間可能會出現連結性不足、基礎不夠的問題,也就是說「道理大家都懂,但不知如何運用」。他舉例,大陸人一有錢,就直接跳到電腦科技產品,他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錄影機、錄影帶,這就是因為資訊化的速度太快,導致中間的連結不夠。
在鍾思嘉的觀察裡,大陸歷經1979年實施的「一胎化」政策,現在已經逐漸發現許多教養問題,例如這些獨生子的小霸王、小公主小王子心態,到了現在的青春期卻出現所謂的「逆反」(叛逆)行為,讓很多父母感到頭痛,困惑於以前的乖乖牌怎麼都造反了?
不過,現在大陸愈發開放,很多都會區的父母已經願意花更多精力與金錢在孩子的身上,也愈來愈關心孩子的教育與親職關係,都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願望。
問卷的背後~
鍾思嘉指出,此調查還有1個很現實的問題沒有呈現,大陸地區廣大,再加上通勤往返時間的限制,很多孩子在小學階段就住校,從好的地方來看,大陸孩子的生活教育獨立性較高,但與父母的關係就顯得較為疏離,因此,他認為大陸地區還是必須再加強親子關係。
此外,不論大陸或台灣,父母已經能夠了解要在孩子年幼時就重視親職教育,大家都能體認教養應該從小做起,尤其,幼兒兩歲的自主能力開始發展,很多父母幾乎都以此階段為基準點,這的確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