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親授,針對5大體質的助孕藥膳菜單,一週2次調理易受孕體質
結合中西醫學.知己知彼
對每個女性、夫妻或是家庭而言,懷孕生產是一件大事,但是,有些人可輕易得子,卻也有人苦求不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中心中醫婦科中醫師楊素卿表示,夫妻若是計畫懷孕,無採取避孕措施且有規律的性行為,卻遲遲無法順利懷上孩子,第一步應先尋求專業醫療資源,確認雙方生育能力,以及影響生育機能的可能因素,再針對個人體質,從飲食、穿著、作息或是運動等生活環節逐一調整。
藥方入菜.助孕效果加倍
楊素卿中醫師指出,將中藥材入菜是調理身體的方式之一,並非治療疾病!她提醒,應避免行經期或是感冒、發燒、拉肚子等身體不適的階段食用藥膳,食用頻率則為,一週1~2次即可。
本次針對五種不同體質,設計菜單如下:
1.雞湯
材料:雞腿1支、巴戟天15克、補骨脂20克、當歸2片、黃耆10克、黨參10克。
料理方式:將中藥材洗淨與雞腿燉煮。
功效:溫補腎陽。
適合體質:腎陽虛者,常見現象如:月經延遲、經血量少、顏色淡、臉色暗沉、腰痠背痛、怕冷、夜尿。
2.蒸蛋
材料:雞蛋2顆、枸杞20克、山藥50克、少許鹽巴、蔥末。
料理方式:將蛋、枸杞、磨成泥的山藥拌勻,再加入少許鹽巴調味,蒸熟後再撒上切碎蔥末。
功效:滋陰補腎。
適合體質:腎陰虛者,常見現象如:月經提前、經血量少、經血顏色較紅、外表削瘦、頭暈眼花、口乾舌燥、心煩易熱、心悸失眠、容易發脾氣。
3.燉排骨
材料:排骨、東洋蔘10克、黃耆10克、當歸2片、熟地20克、砂仁6克、生薑3片、紅棗5顆、黑棗5顆。
料理方式:將中藥材洗淨與排骨燉煮即可。
功效:補氣養血
適合體質:氣血虛弱者,常見現象如:經血量少、經血顏色較淡、精神疲倦、無力、頭暈、心慌、手足發麻、指甲偏白、下眼瞼白。
4.四神粥
材料:薏仁30克、芡實15克、茯苓20克、白朮10克、黨參10克。
料理方式:將全部的藥材洗淨,與薏仁一起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利濕、清熱止瀉。
適合體質:濕熱下注者,常見現象如:經期提前、經期前下腹疼痛、灼熱、腰腹部脹痛、經血顏色偏暗紅、大便黏稠、白帶黃稠、分泌物多。
5.玫瑰茶
材料:玫塊花6克、佛手10克、丹參6克。
料理方式:中藥材洗淨加入熱水,燜泡30分鐘後即可飲用。視需求可回沖一次。
功效:行氣、舒肝解鬱。
適合體質:肝氣鬱結者,常見現象如:經前及經期小腹脹痛、經前脹奶、經血量少、經血顏色偏暗有血塊、情緒不穩、壓力大、精神不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