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互動重質不重量,職場媽咪也能讓孩子感受到一百分的愛
親子互動.「質」比「量」重要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生命教育組主任鍾美慧認為,0~3歲是孩子一生之中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刻,也是建立依附關係的重要時期,值得媽媽投注更多的時間與心力。
職業婦女一方面要顧及工作,又對孩子白天的生活狀況牽腸掛肚,的確比較辛苦。但研究發現,職業婦女的孩子,在語言發展、智能和親子關係上,和全職媽媽的小孩沒有明顯差別,鍾美慧表示,互動時間少並不表示會有親子互動不良的問題,只要用對方式,就算短短的時間,也可以創造好品質的互動。
孩子不在身邊.如何感受你的愛
有時因為諸多考量,會將孩子托給在外地的長輩照顧,只有周末時才有機會見到bobo,互動時間又更少。鍾美慧指出,這會使日後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及精力彌補這段時間的空缺,但若實際狀況必須如此,她建議媽媽以多種方式讓孩子感受你的愛。
建議1 每天通電話
每天給他1通電話,表達你的思念,這不但使週末的相聚時光成為甜蜜的等待,也讓媽媽不至於錯過他成長的點點滴滴。bobo還不會說話時,可透過電話讓他聽聽你的聲音;會說話之後,在通話時問問他一天中發生的事,有無特別開心或難過的事?
建議2 週末精心安排親子活動
週末時除了多跟孩子聊天之後,不妨去他喜歡的場所走走,或者是買份小禮物,表達你的關心和愛。
建議3 接回來後的用心與體諒
當bobo長大接回來一起住之後,難免會有一段適應期,他會不適應新的環境、想念阿公阿嬤等。鍾美慧提醒,要體諒孩子對前一個照顧者的思念,不妨請阿公阿嬤常常打電話來和他聊天;同時,媽媽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心力和孩子互動,讓他感受到你是值得信賴的照顧者。
各有優劣.唯有用心
雖然需要兼顧工作與家庭,與孩子的互動時間也不多,但不是身為職業婦女者必然會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鍾美慧認為,職業婦女在媽媽角色上,是有劣勢,但也有全職媽媽所不及的優勢。
劣勢1 時間不足
晚上下班後還得張羅晚餐、洗衣、打掃……就算很想多和孩子互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時甚至因加班晚回家,bobo都已經入睡,能夠互動的時間更是少得可憐。
解決方式:鍾美慧建議,試著調整工作時間,若白天的工作無法改變,至少讓晚上回家時光是屬於家人的。這時,「善用資源」就非常重要,尋求保母、長輩和家人的幫忙,讓回家之後的工作量降到最低。另外,回家後先陪孩子,至於那些瑣事,就等孩子入睡後再說吧!
劣勢2 工作壓力大
帶著工作的疲憊與壓力,回到家中,常常覺得心情不好而提不起勁,嚴重的還會遷怒孩子,變得沒有耐心。
解決方式:需要靠媽媽的自覺和自我提醒,在下班時告訴自己:「不要將工作情緒帶回家。」想一想bobo可愛的笑容、讓人驚喜的成長、對你的愛和依賴。這樣一來,與孩子互動不是責任,而是放鬆心情的幸福時光,互動品質自然提升。
優勢1 擁有豐富資訊
職業婦女因為工作的關係,處於資訊豐富的環境,對於新事物的學習也快。
善用之處:鍾美慧說,雖然有大半時間需要工作,但在育兒時遇到的相關問題,很容易透過網路、書籍、同事的分享等得到較佳解決方式。
優勢2 個人學習成長多
職業婦女有較多的時間處理育兒之外的事,透過學習不斷成長,個人成長的機會也較多。
善用之處:鍾美慧認為,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不斷學習成長會帶來成熟的生命、穩定的情緒,都為孩子樹立學習榜樣。
優勢3 短暫相處成為珍貴時光
因為相處時間較短,會使得相處時刻變得珍貴,甚至會有「看到孩子,一天的壓力煙消雲散!」之感。
善用之處:以愉快的心情和bobo互動,有時不妨透過影像,將相處的情形留下紀錄!
全職媽媽也要愛自己.充充電
全職媽媽雖然與孩子相處時間多,可以照自己的方式教養孩子,但是若不懂得留些時間給自己,長時間下來,很容易有孤單、無成就感的感覺。鍾美慧給全職媽媽2個建議:
‧留點時間給自己:抽空請家人幫忙照顧孩子,自己去做一些想做、喜歡做的事,就算只有短短一個下午也好。
‧參加媽媽團體:透過社區、網路或是教會等,找同樣為全職的媽媽定期聚會,分享育兒的經驗與心情,孩子也有與同儕互動的經驗。
善用時間.創造溫馨親子時光
何時才是親子互動最好的時機,鍾美慧認為,只要氣氛拿捏得宜,任何時間都能互動,但她特別指出,用餐、睡前和全家出遊等時間,是值得掌握的最佳機會。
用餐.分享生活瑣事
她建議,若時間足夠,全家人最好一起用晚餐,用餐時通常心情比較輕鬆,這時不要看電視,只分享白天發生的事情。在晚餐桌上分享一天生活瑣事,養成習慣後,即使孩子長大,仍喜歡與家人分享生活種種的晚餐時光。
睡前.分享心情
睡前則是和孩子分享心情的好時機,相較於晚餐,睡前更適合進行感性的分享,為孩子說一個溫暖的故事、表達你對他的愛,讓他在溫暖與愛的撫慰下進入夢鄉。
全家出遊.創造好回憶
週末時間較充裕,是比較能和孩子完整相處的時光,這時不妨帶著孩子出遊,地點不需要很遠,但要符合孩子的需求,鍾美慧舉例,「動物園就比百貨公司更適合。」一同出遊,不僅創造與孩子新的生活經驗和話題,也有助於提升互動品質。
4個方式.提升品質
只要媽媽多用心,互動品質必能提升,鍾美慧提出4個方式供媽媽參考。
方式1 回家不要忙.陪伴最重要
如果工作真的占掉太多時間,連共用晚餐的時間都沒有,就將「陪伴bobo」列為回家後最重要的事。她建議,與白天的照顧者(長輩或保母)協商,請他在bobo的生活照顧上多幫忙,最好接孩子回來時,他已經吃過晚餐、洗過澡,你只要單純陪伴即可;至於家事,能以電器用品代勞的就別自己動手;還有請家人一起分擔家事也是必要之舉。
方式2 爸爸角色不可缺
鍾美慧認為,爸爸的參與有助於提升媽媽與孩子的互動品質,她舉例,許多孩子很喜歡的動作是媽媽做不來的,如讓bobo在身上翻滾、把他舉起來跑等,她強調「那種氣氛是絕對不一樣的!」當夫妻可以共同參與照顧孩子,營造出和樂的家庭氣氛,不但擁有良好家庭互動品質,也能讓孩子快樂成長。
方式3 只需「對話」.不要訓話
鍾美慧笑著說,媽媽常常太急於當教導者,忘記傾聽才是進到孩子心裡最快的路,她提醒,聽聽孩子說什麼,對話過程中不要訓話,多用「你覺得呢?」「你想要怎麼做?」等開放性問句,引導他思考。
方式4 為孩子說故事
她分享自身經驗,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她每天都為他們說1個故事,一開始只是為了趣味,後來卻發現,說故事時間是孩子1天之中最期待的時光,她也透過說故事更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奇妙的是,當孩子長大,偶爾回憶起媽媽說的故事,都有「好幸福」的感覺。她說,說故事是親子互動很好的媒介,甚至從孩子出生就可開始了,若擔心自己不夠會「編」故事,念繪本也是很好的選擇!
用對方式.增加效率
當然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也需調整不同的互動方式。
1歲之前.擁抱與細語
鍾美慧表示,1歲之前的孩子雖然還不會說話,吸收與學習的能力卻像海綿一樣,此時,多擁抱與大量對話是不二法門。平時多觀察他的肢體動作,當他哭時,試著回應他:「你要喝水對不對?」除了能讓他學習表達需求外,也讓他覺得「媽媽了解我」。
她建議,母奶媽媽雖然需要擠奶,白天請照顧者瓶餵,但是晚上回家就盡量親餵,以增加和孩子的親暱感。
1~2歲.引導孩子表達
孩子正值學步階段,陪著他練習走路,在他無法以言語說清時幫他補充。鍾美慧提醒,一定要多給孩子擁抱和對話,但此時更應多聽,了解bobo想表達的意思,並以具象的字眼回應澄清,問孩子問題,引導他以「好、不好」「要、不要」等「選擇式回答」表達想法。
2~4歲.鼓勵孩子做決定
此時孩子開始尋求獨自與自主,有時甚至會不想被擁抱,媽媽不妨試著以更平等的方式與孩子對話甚至可以「意識會談」的方式,引導他分享想法,有時還能適時讓他做決定,例如問他:「我們今天下午要出去玩,你想要去哪裡呢?」
即使和孩子的互動時間真的有限,但是只要用心,敏感的bobo會很容易接收到你的愛!
意識會談
當孩子大約3歲左右,能夠表達想法,分享生活事件、討論問題或繪本故事時,鍾美慧建議可用「意識會談」方式引導他思考,協助孩子組織紊亂的想法、培養多元思考的習慣。意識會談分4個階段,媽媽可視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循著以下層次對話:
1. 客觀性問題:人、事、時、地、物等問題,如「故事中發生什麼事?」
2. 感受性問題:「你對這件事的感覺如何?」「你喜歡故事中的主角嗎??什麼?」
3. 經驗性問題:請他聯想生活中相似的經驗「你有和….….一樣的經驗嗎?」
4. 應用性問題:「你覺得你下次可以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