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寶寶出遊.也能維持肌膚健康
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表示,在寶寶防曬與防蚊方面,最重要的原則是「全方位照護」,即不只是仰賴防曬和防蚊相關用品,還必須從衣著、飲食、生活習慣等著手,才能真正達到防曬與防蚊的效果。
Part 1:防曬用品
眾所皆知,大自然存在著肉眼無法看到的「紫外線」,而此光線容易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趙昭明醫師表示,這也是人類必須「防曬」的主要原因,即藉由某些方法(如塗抹防曬用品、戴帽子和太陽眼鏡、穿著薄外套等),減少皮膚直接接觸到紫外線的機會。
紫外線對皮膚的影響
依波長來看,紫外線可分為UVA、UVB和UVC(由長至短)。由於大部分的UVC會被臭氧層所隔離,一般來說,主要是UVA和UVB會傷害人體肌膚。趙昭明醫師說明,從「外觀」和「症狀」來看,紫外線可能引起的問題如下:
變黑.老化
UVA屬於長波紫外線,包含UVA-1和UVA-2,其中以UVA-1的穿透性較大,可到達皮膚真皮層。因此,若長期接觸UVA-1,容易促使皮膚變黑(黑色素沉澱),甚至老化(鬆弛、皺紋等)。
曬傷
UVA-2和UVB(中波紫外線)的穿透力較弱,可到達皮膚表皮層。這兩種紫外線可能會導致皮膚變紅、疼痛、暗沉,甚至曬傷。
皮膚癌.白內障
他表示,若上述的種種皮膚傷害,沒有獲得緩解、治療,長期下來,將可能破壞皮膚內細胞,甚至有轉變為癌症的可能性。此外,若眼睛時常接觸紫外線,罹患白內障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慎選防曬用品:物理性VS.化學性
原則上,最適合寶寶使用的防曬用品應具備「低敏感、低致痘(粉刺)」特性,通常會在產品包裝上以原文「Hypoallergenic」標示,父母在選購時可多留意。趙昭明醫師表示,坊間防曬用品可分「物理性」和「化學性」兩大類,說明如下:
物理性
物理性防曬用品的主成分為氧化鋅、二氧化鈦等,主要是運用折射光線(紫外線)原理,達到防曬效果。此類用品質地較厚重,塗抹後不易被肌膚吸收,但易產生泛白及悶住感,還有阻塞毛孔的疑慮。因此,部分用品可能會添加少許化學性的成分,使其質地較清爽。
化學性
化學性防曬用品的使用原理,則是將紫外線吸收到肌膚表層,並轉換成較無傷害的能量,避免讓紫外線進入皮膚內,以達到防曬作用。此類用品的可能添加成分很多,如水楊酸鹽、肉桂酸鹽、苯甲酮等等,雖然質地較清爽,但可能會使部分體質敏感者產生皮膚症狀。
應避開不明添加物
不過,針對嬰幼兒使用的防曬用品,趙昭明醫師認為,「由於嬰幼兒肌膚狀態較脆弱,最好以『物理性防曬用品』為主較佳,並且也要避開內含香精、酒精等不明添加物的品項,才能達到真正的防護肌膚效果」。
防曬用品標示:SPF.PA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為「防曬係數」,指的是產品能對抗「UVB傷害皮膚狀態」的保護性指標,而標示在SPF後面的數字,意味著使用後可「延緩曬傷時間的倍數」。趙昭明醫師表示,一般只要使用SPF20以上的用品,就能達到基本防曬效果。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為「產品對UVA的防護性」,常見於日系防曬用品,多以「+」標示,「+」愈多,對UVA的防護性功能就愈強。他說明,使用在嬰幼兒身上的防曬用品,以「PA++」的品項即可。
掌握使用時機
站在保護皮膚的角度,「愈早開始使用防曬用品愈好」。不過,趙昭明醫師表示,由於寶寶的皮膚嬌嫩,建議1歲內寶寶的防曬措施,以透氣、可散熱的薄長袖長褲和帽子為主,等寶寶滿6個月~1歲以上,再考慮使用防曬用品。
隨時補擦防曬品
在外出活動前30分鐘,父母應先幫孩子塗抹防曬用品,才能發揮效果。他以防曬乳為例,每次分量因人而異,大原則是不需塗抹太厚,只要能均勻覆蓋在皮膚表層即可。
此外,皮膚隨時會流汗、分泌油脂,加上可能有清洗、擦拭等動作,這些都會使防曬用品原先在皮膚上形成的「保護層」逐漸消失。因此,「每隔數小時應補擦一次」,才能有效延續防曬作用。回家後,記得洗乾淨即可。
Part 2:防蚊用品
隨著夏天到來,蚊子出沒的機會愈來愈多,而寶寶往往是容易被其叮咬的「受害者」之一。趙昭明醫師表示,與防曬類似的觀念,若父母想讓寶寶徹底「防蚊」,最好亦採取「全方位」方式,例如穿著束口的長袖長褲和襪子、使用小風扇保持通風和塗抹防蚊用品,才能有效減少接觸蚊子的機率。
蚊子叮咬.易引起較大反應
許多父母會發現,「為什麼我家寶寶特別容易被蚊子叮?而且每次被叮後的紅腫,總是消退得很慢?」趙昭明醫師說明,蚊子對於「溫度」、「濕度」和「氣味」特別敏感,而寶寶體溫偏高、容易流汗,進而比較會吸引蚊子靠近。
此外,寶寶的皮膚屏蔽功能差,因此,只要受到蚊子的「叮咬刺激」,就很容易引發敏感反應,如紅腫、搔癢。若症狀沒有獲得緩解,嚴重者還可能會潰爛、罹患登革熱,甚至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慎選防蚊用品:物理性VS.化學性
為了避免寶寶深受蚊子所害,趙昭明醫師建議,「只要帶寶寶外出,就應該使用防蚊用品」。以防蚊(乳)液為例,又可分為「物理性」和「化學性」,兩者都是以「氣味」來達到防蚊作用,說明如下:
物理性
此類防蚊用品主成分為「植物萃取」,較少添加化學合成物質,比較不會引起敏感反應,因而幾乎適合每個寶寶使用。只要在寶寶身體均勻噴灑、塗抹,就會形成「薄薄的氣味保護層」,自然能減少蚊子接近的機率。
化學性
通常化學性防蚊液皆含「DEET(敵避)」,噴灑或塗抹在皮膚上,也會形成「氣味保護層」,而且比起物理性防蚊用品,化學性防蚊用品的防蚊時間較長(數小時),整體效果較佳。然而,DEET容易刺激皮膚,敏感體質者使用此類用品易產生不適感。
防蚊品使用方式
趙昭明醫師表示,正確使用防蚊用品,有助於減少寶寶受蚊子侵襲的機會。其中,可就使用的「範圍」和「順序」來了解。
以露出皮膚範圍為主
基本上,防蚊(乳)液的使用範圍以「露出在衣物外的皮膚」為主。不過,有時蚊子會隔著衣服叮咬,建議亦可稍微往袖口內延伸塗抹,擴大防蚊範圍。此外,應均勻塗抹,避開眼睛、口、鼻,且回家後要馬上洗淨。
先抹防曬品.再噴防蚊液
帶寶寶外出前30分鐘,先塗抹防曬乳,才能發揮作用;等到達目的地,再噴上防蚊液,改變身體外在氣味,蚊蟲才不易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