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紅藜有助腸腦健康、預防曬黑及光老化,可攝取富含各種人體所需營養的全穀物
端午節剛過,但你可曾發現,原本以糯米為唯一主角的粽子,今年多了搶戲的配角「紅藜」,不只處處可見紅藜入粽的身影,連米漢堡也推出加入藜麥的產品,不只提升口感,也為健康加分。究竟紅藜的魅力何在?
(圖說)紅藜可單煮,也可混合米飯一起烹煮,適合全家大大小小一起享用的健康食物。
北醫營養學院保健營養學系李芷薇營養師表示,透過快兩年的研究發現,原生於台灣台東及屏東、被譽為「穀類紅寶石」的台灣紅藜,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認證超級食物──藜麥的近親,是可以提供人體所需各種營養的植物。
台灣紅藜獨特的顆粒小、口感軟、帶有淡淡清香,是全穀類無麩質的鹼性食物,李芷薇營養師一一說明台灣紅藜的營養價值:
‧有助腸腦健康
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酚類及甜菜色素,促進腸道益生菌生長,減少腸道毒素濃度,穩定自律神經。
‧有助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
高膳食纖維、加上具有酚類化合物等植物活性成分,因此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影響其致癌過程。
‧有助預防曬黑及光老化
膳食纖維、多酚類及超氧化歧異酶(SOD),有助降低體內自由基及發炎現象,預防紫外線UVB對皮膚的傷害。
‧有助身心平衡
麩胺酸(GABA的前驅物)及礦物質(鈣/鎂/鋅),有助於放鬆肌肉、緩解壓力、穩定情緒、幫助睡眠!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且國人飲食習慣以高油高鹽的精緻美食為主,膳食纖維普遍攝取不足,熱量破表的同時,也讓腸道處於危險狀態!當腸道不健康與自律神經混亂交互作用時,亦好發腸躁症、憂鬱症、焦慮症等身心疾病。李芷薇營養師提醒,以營養成分高的全穀類天然食品搭配主食,即使在忙碌的日常中,也能將健康吃下肚。
李芷薇營養師補充,先前進行實驗,針對大腸癌前期病變的大鼠餵食台灣紅藜10週後,可有效抑制大腸癌前期病變生成,換算為60公斤成人等同每天吃22公克即有防癌效果。由於大腸癌是與飲食關係最密切的癌症,從現在開始,積極讓紅藜加入飲食,有效抑制前期病變生成,達到預防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