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過動症確診率偏低‧醫學會呼籲成立國家級中心
動個不停坐不住、說話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寫作業無法按時寫完、丟三落四,幾乎每個班級上都有管不住的孩子,讓老師感到挫折,家長也束手無策。專家指出,這類小朋友極可能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因腦部功能不足,以致出現行為障礙,並非故意搗蛋,惹人生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自閉症是兒童、青少年及成人中常見的精神疾患,師長家長應留心幼兒的發展情況,適當提供協助。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舉辦年度會議,主題「實證精神醫療促進最佳化兒童精神醫療服務」,今年邀請韓國主導精神醫療以及心理健康的首爾大學Kim Bung Nyun教授專題演講。
今年會議聚焦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自閉症等最新研究成果,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淑芬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自閉症是兒童、青少年及成人中常見的精神疾患,師長家長應留心幼兒的發展情況,適當提供協助。
高淑芬表示,台灣地區6至18歲兒童及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盛行率為7.5%,平均每個國小班級約有2至4名學生罹患過動症,但社會大眾對這項疾病的認知不夠,估計目前國內僅有兩成多患者就診,錯失了黃金治療期。
如何協助ADHD病童、病友?與會學者最後達成共識,首先師長應該提供適當的協助,減少校園霸凌事件。家長應該陪同就醫,尋求醫療協助。
此外,政府應該儘速成立國家級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健康研究中心,收集病友個人、家庭、學校以及生活環境中與心理、社會及生物學相關資料,長期追蹤,並能提供個案照護上的需求。
在醫療上,有關單位應該舉辦更多專科醫師訓練教學與研究活動,培養更多願意投入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領域的專科醫師,方便患者就醫,並提供家長必要的協助與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