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焦點議題】女童吃生魚片體內取出2.6公尺絛蟲‧建議少吃生食

【焦點議題】女童吃生魚片體內取出2.6公尺絛蟲‧建議少吃生食

8歲女童去年年底因解便後感覺肛門口有異物及搔癢被家屬送至三軍總醫院兒科急診室,經兒科急診醫師診視後發現肛門口有一活動的蟲體,經醫師取出後蟲體長度達260公分。

人們常因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這些被感染物種魚肉(常見魚類如鱒魚、鱸魚等)而得病,專家建議民眾應避免生食,食物最好煮熟以減少感染機會。

由於女童身體檢查與一般血液檢驗均無異常,發病前也無特別症狀,但家屬表示女童平日會吃生魚片,且之前曾於北市山區景點食用生魚片料理。醫師將取出蟲體的節片及蟲卵送驗後,形態學上確診為裂頭絛蟲病,再取出蟲體DNA進行分析確認為最常見的廣節裂頭絛蟲。此女童於兒科急診室口服一劑抗寄生蟲藥物吡喹酮(praziquantel)後,再回診追蹤已康復,糞便已無發現蟲體節片或蟲卵。

三軍總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王志堅主任表示,該女童感染的廣節裂頭絛蟲又稱魚肉絛蟲,是最大也最常見的人類絛蟲。裂頭絛蟲病發生在北半球和南美洲。其他地區也可因食用進口魚類而導致裂頭絛蟲病。

由於人們常因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這些被感染物種魚肉(常見魚類如鱒魚、鱸魚等)而得病,感染症專家王志堅主任說,裂頭絛蟲病可以是一種長期感染,大多數感染者如同這位女童是無症狀的,其他表現少見,可能包括腹部不適、腹瀉、嘔吐和體重減輕;更少見但嚴重表現包括維生素B12缺乏症表現惡性貧血、大量感染導致腸阻塞、蟲體節片移動導致膽囊炎或膽管炎等。王志堅主任提醒民眾,不必因此過於恐慌,多數裂頭絛蟲病經適當治療都可治癒,但呼籲民眾應避免生食,食物最好煮熟以減少感染機會。

另外,王志堅主任補充,雖然現在寄生蟲感染的機率已大幅降低,但蟯蟲的感染仍有3%,如果孩子不時感覺肛門搔癢、體重減輕、營養不良、腹痛等狀況,請到兒科就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