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即時新聞】鼓勵其他癌友‧7歲罹癌巴掌仙子捐長髮

【即時新聞】鼓勵其他癌友‧7歲罹癌巴掌仙子捐長髮

玨瑩曾是全台體重最輕的早產兒,僅480公克,體弱多病,兩歲時又罹患肝母細胞瘤,在家人打氣下,成功抗癌,暑假過後,她就要念國小。為了鼓勵其他癌症病童,她捐出留了4年的長髮,交由切膚之愛基金會做成假髮,讓化療掉髮的癌友免費使用。

為了鼓勵其他癌症病童,7歲罹癌巴掌仙子玨瑩捐出留了4年的長髮,交由切膚之愛基金會做成假髮,讓化療掉髮的癌友免費使用。(圖片提供╱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

根據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全國每年約新增500個罹癌幼兒個案,平均每10萬個兒童約有10至12個兒童被診斷出癌症。受到環境污染、精緻飲食等影響,兒童癌症比率逐年增加。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林明燦醫師表示,國內兒童癌症治療成效不輸歐美先進國家,以國內常見的小兒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為例,治癒率可達7、8成,惡性淋巴瘤治癒率更可高達8、9成。

至於玨瑩罹患的肝母細胞瘤,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第一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幾乎可以達到百分之百。 

肝母細胞瘤發病原因不明,已知危險因子為染色體異常、遺傳因素、低出生體重、妊娠期的各種不良因素(如母親口服避孕藥、促性腺激素的應用、孕期大量飲酒、吸菸等)以及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先兆子癇、孕早期肥胖等。

林明燦指出,手術切除是肝母細胞瘤最根本的治療方法,但還須輔以全身性化學治療,以提高存活率。玨瑩先接受了化療,等腹部腫瘤縮小後,再切除腫瘤,前後總共歷經9次化學治療,現已痊癒,定期回診。

林明燦提出了兒童癌症9大症狀,包括不明原因發燒、不明原因疼痛、不明原因腫塊、淋巴腫大、肝脾腫大、臉色蒼白、紫斑或出血傾向、神經方面症狀、眼球異常反射光等。

由於抗癌技術愈來愈進步,大大幅高存活率,林明燦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幼兒出現上述異常狀況,即應儘早就醫,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