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教孩子珍惜海洋與復育珊瑚礁生態,愛護地球刻不容緩!

教孩子珍惜海洋與復育珊瑚礁生態,愛護地球刻不容緩!

地球面積高達百分之八十為海洋,海洋中孕育著形形色色的生物,其生態系統的平衡攸關海洋及陸地生物的生存,因此,愛護自然、珍惜海洋是萬物生生不息的重要源頭。

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我們生存的地球分為海洋和陸地,海洋佔地表總面積80%,平均深度約3千~4千公尺,海洋生態系統包括大洋、近岸、岩礁、珊瑚礁、沙灘、潮間帶、河口等等,而這些地方孕育著各式各樣的生物,每種生物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生產者、消費者與分解者等,維持生態平衡與物質的循環。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廖運志博士指出,海洋生態的平衡,對生存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相當重要,他舉例說明:許多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為氧氣,氧氣90%來自海洋,其中,透過海洋藻類與陽光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是重要的提供者。此外,海洋具有調節氣候的功能,能夠提供海岸保護等生態服務,也是豐富的食物寶庫。

威脅海洋生態的原因

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環境變遷、外來種生物與人類的破壞及汙染。環境變遷,可能會造成水溫及海平面上升、改變洋流型態或將大量的泥沙帶入海底等問題;不同水域有不同生物生存,彼此間維持一種平衡關係,但外來種的引入,則可能造成嚴重問題,廖運志博士指出,例如:來自美國東南沿海至墨西哥灣的紅鼓魚是相當嚴重的外來種威脅,因為紅鼓魚被刻意放生或逃逸野外環境後,不但長得又快又大也不容易生病,貪食的牠幾乎什麼生物都吃,甚至連屍體也不放過。

他說,入侵台灣的紅鼓魚的天敵大概就只剩鯊魚;至於,人類所造成的破壞,最主要為過度捕撈,其他像是不當開發或捕漁所使用的輔助造成棲地破壞、化學或垃圾汙染。這些因素相互影響,使得海洋環境漸漸不適合生物生存、破壞既有的食物鏈,使生態失去平衡。

珊瑚礁:豐富多元生物棲地

愛護海洋除了從我們生活做起,也有許多單位正積極復育。廖運志博士指出,珊瑚其實就像是建築師,蓋了很多房子讓不同生物居住,例如:藻類、魚類、貝類等,而珊瑚同時也是某些海洋生物的食物,因此,珊瑚礁生態圈有很多生物聚集,是名符其實的海鮮寶庫。

除此之外,科學家研究指出,珊瑚內某些成分可以製作治療癌症的藥物、美白肌膚,甚至是與其共生的特定貝類能製造成麻醉藥,廖運志博士說:「珊瑚礁在我心中是名符其實的百寶箱」。在了解珊瑚的重要性之後,保護珊瑚、珊瑚礁的理由便清楚可見。人為的不當敲取、工程與海洋汙染,都可能破壞珊瑚礁生態,因此,藉由以人工培養的方式,幫助復育珊瑚數量、成長茁壯,再進行野放,鞏固珊瑚礁生態目前是刻不容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