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即時新聞】父母協助與同儕互動‧養成不偏食、愛運動好習慣

【即時新聞】父母協助與同儕互動‧養成不偏食、愛運動好習慣

孩子偏食、不愛運動,這是許多家長的共同煩惱,專家指出,好習慣需從小養成,父母如果能夠每天幫孩子準備蔬菜,持續14天,就能有效提高孩子對於蔬菜的接受度。

孩子與朋友一起吃飯時,食物總是覺得更好吃,而這種同理心,也可用來一起養成運動習慣,落實健康吃快樂動的氛圍。

雀巢在台推動「雀巢健康兒童全球計畫」,今年邁入第八年,今年重點為「健康兒童金三角」,鼓勵學童「天天做、健康吃、快樂動」,藉由父母師長的協助及同儕間互動,讓學童從小養成好習慣。 

今年活動代言人為初為媽咪的Ella陳嘉樺,她活力十足,獻出產後第一支舞,現場示範「金三角健康操」,鼓勵大小朋友均衡飲食、培養運動好習慣。 

「命好不如習慣好,好命不如好習慣」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幫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資產,研究發現,11歲學童每天至少吃一口原本不喜歡的蔬菜,持續5天後,可以提高對該蔬菜的接受度。

此外,孩子容易受同儕影響,看見其他孩子吃著自己不喜歡的食物時,就會不自覺模仿跟著吃吃看。許惠玉建議家長,可以多用點心,善用孩子與同儕間互動,讓孩子願意嘗試自己原本不喜歡的食物,並一起相揪養成運動習慣。

許惠玉說,孩子與朋友一起吃飯時,食物總是覺得更好吃,而這種同理心,也可用來一起養成運動習慣,跟同學朋友一起打球,跑步,久而久之,就可落實健康吃快樂動的氛圍。 

自認是健康寶寶的Ella指出,自己從小就愛運動,打籃球、躲避球,跟鄰居玩跳繩、用橡皮筋編繩玩跳高。長大後,因為生活作息改變,戶外運動漸漸改為上健身房。 

Ella說,常與三五好友訂定同個目標,例如有氧運動、健康減種,過程中相互鞭策,「既有話題又有人陪,比較不無聊」,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成為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