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提醒孩子「你要考一百分」,反而阻礙孩子自由發展!跟著三個面向,打造快樂學習力
在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下,父母從小即希望幫助孩子鋪設一條順遂的學習路途,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呂宗昕表示,相信每個父母都會送孩子進才藝班、安親班,讓他們接觸多樣化的事物及環境、充實許多技能或是學科。但是在你辛勤為他安排不同課程,希望讓他贏在起跑點時,有件事彷彿都被默默忽略了,就是「教他們如何去學」!
根據呂宗昕多年的教學觀察發現,當孩子能夠擁有一套特別的學習方法,並且能抱持正向學習態度,他即能不斷突破困難、超越自己,創造更驚人的優異表現。
學習力.鼓勵出來的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羅伯‧羅聖索爾(Robert Rosenthal)與傑柯布森(Jacobson)曾於1968年針對學校裡一群六至十二歲的兒童做智商測驗,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告訴老師「實驗組的孩子們智商比較高」,老師因此教學更為認真,設計較為艱難的課程給這些智商比較高的孩子,也花比較多的時間回答孩子們的問題。一年後,這些孩子的智商分數果然都增加。事實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孩子們只是隨機挑選,智商高低並沒有太大不同。這說明了老師期待學生會有比較好的課堂表現,因此影響了教學態度與方法;學生經由用心教學的刺激,智商也真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環。
呂宗昕提到,大人對於孩子的正向期待,能增加孩子的學習動力和進取心,其實根本不必時時提醒孩子「你要考一百分」,這會限制孩子自由發展,不如適時給予肯定,即能提升他的自我期許,增加更多的學習成效。
學習力.絕對不是苦學
究竟學習可能快樂嗎?呂宗昕認為,學習應是有代價的快樂,當孩子付出努力學會一件事,所獲得的學習成就,將會為其帶來無上的快樂。快樂學習絕對不可能來自於漫無目標的散漫學習,或是父母高壓式的督促學習。
他提出一個快樂學習秘方──「快樂學習指數=學習動機x學習自由度x學習成就」。當孩子能從心中喜愛某件事物進而產生學習動力,自然能變成主動自發學習,而後,父母適度增加學習自由度,讓他有機會參與決定學習內容的機會,並且讓他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及自信!當內化成習慣後,你也能夠輕鬆為孩子打造快樂學習力。
結語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待,在他們愈小的時候就灌輸正確的觀念,孩子才愈容易走上平坦的學習之路。
本文將以打造快樂學習的三大面向:「學習動機」、「學習自由度」和「學習成就」切入,讓父母了解陪伴孩子一同走上快樂學習之路,其實一點也不難。
Learn How To Learn 「學習如何學習」
快樂學習秘方──「快樂學習指數=學習動機x學習自由度x學習成就」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2008年9月號bobo小天才養成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