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胎盤早剝未必都是悲劇!全面思考處置方式與防範
孕婦若有突如其來的腹部劇痛、子宮持續收縮(肚皮緊繃變硬且有壓痛感)、陰道出血的狀況時,應儘速就醫。
由於胎盤和子宮間的血管連繫被破壞,導致孕婦發生產前出血,胎兒也因此而少了正常來自母體的血液養分供給,最終將危害胎兒的生命健康。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與優生保健科科主任指出,若孕婦有相關症狀,一定要儘速就醫,由產科醫師判斷該以哪一種方式處理,儘可能降低母胎受到影響的程度。
處置方式依胎兒狀況決定
發生胎盤早期剝離雖然危險,但未必都以悲劇收場,張芳維醫師表示,嚴重程度多以剝離面積大小而定,但胎盤早期剝離的處置方式須從多面向角度思考,除了孕婦腹痛程度與子宮收縮的跡象,以及陰道出血多寡,但最終應以胎兒健康為主要處理考量,如果胎兒週數仍小,孕婦腹痛程度、子宮收縮的跡象與陰道出血不嚴重,也許可以考量安胎,但如果胎兒已足月,就可直接考慮生產以確保母子均安。
張芳維醫師以曾經處理的個案說明,曾有名孕婦在妊娠10週時,即被發現胎盤與子宮間有血塊,因此,在幫她產檢時,都會特別以超音波觀察胎盤剝離程度,並在妊娠28週後加做非壓力性測試檢查,掌握胎兒健康狀況,最後,妊娠35週因大出血,讓胎兒提早來報到。雖然仍算早產,但寶寶狀況還不錯,在保溫箱住一陣子就健康出院。
雖然血塊讓胎盤的附著性變差,但有的血塊是慢慢積血而成,即使孕婦存在胎盤早期剝離問題,但妊娠未滿28週,在考量胎兒週數及肺部成熟度,可先採保守治療並密切觀察;若是胎兒已足月,比照之前的超音波,發現有突發性血塊,且胎兒的心跳出現變化,或是有強直性收縮,因擔心胎兒可能面臨得不到氧氣而出現窘迫現象,就可考慮終止妊娠,先讓胎兒出生。
張芳維醫師強調,若胎兒不夠成熟,要評估胎盤剝離的嚴重程度與胎兒出生後的存活機率,以決定中止妊娠或採行保守治療,不能為了解除胎盤早期剝離所帶來的危險,而讓寶寶承受早產兒風險。
為了避免胎盤早期剝離為母胎帶來風險,張芳維醫師有以下提醒:
孕期多喝水、多休息
多喝水的目的在於讓身體水分不虞匱乏,充滿水分的子宮可提供胎兒穩定的生長環境,並呈現放鬆狀態;休息亦是讓身心放鬆的方式,避免因緊張而影響子宮收縮。
不要輕忽陰道出血與腹痛
孕婦若有突如其來的腹部劇痛、子宮持續收縮(肚皮緊繃變硬且有壓痛感)、陰道出血的狀況時,應儘速就醫。通常在妊娠28週以後,一小時內會出現1至2次的子宮收縮,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當然有時子宮收縮是假性陣痛(陣痛一陣子就緩解),如何與真性陣痛如何分辨呢?真性陣痛的頻率規則,陣痛的持續時間與強度會逐漸增加,若孕媽咪分不清的話,就到醫院檢查即可。
遭遇腹部撞擊意外請務必就醫
孕期若不幸發生撞到肚子的意外,不論撞擊力道大小都須注意子宮收縮的變化,若收縮加劇合併陰道出血,建議儘速就醫檢查,尤其力道相當大的撞擊,導致胎盤剝離的機會也高。曾有一名妊娠32週的孕婦,因發生車禍使腹部受到強烈撞擊,出現子宮強直性收縮,且胎兒有心跳下降的現象,疑似胎盤早期剝離,緊急剖腹生產,因胎兒早產,故轉送入加護病房觀察。
張芳維醫師強調,胎盤剝離並不是都在遭遇撞擊後立刻發生,有時撞擊發生當下,孕婦沒有感覺異狀,但之後仍出現胎盤剝離,詢問病史,才想起先前有過撞擊意外,這種情形屬於延遲性發生。建議孕婦平日做好自我保護,避免發生跌倒或撞擊意外,萬一不幸遇到,即使當下就醫檢查無恙,事後仍要提高警覺,留意胎動,感到有任何不對勁時,建議儘速就醫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