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即時新聞】長期熬夜、睡不好‧深深影響腸胃健康

【即時新聞】長期熬夜、睡不好‧深深影響腸胃健康

許先生為設計工程師,經常三餐不固定、熬夜加班,平均每天只睡4至5小時,去年起,用餐後容易腹脹腹痛,突如其來的腹瀉,以為罹癌,但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的結果正常,至腸胃科檢查,確診為腸躁症。

研究證實,如果改變睡眠作息及進食時間,將影響腸道菌和肝臟的運作,進而損害身體健康。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與成大醫院小兒腸胃科主任楊燿榮共同發布「上班族睡眠品質、生活作息與腸胃問題影響調查」,分析全台1000多位20至59歲上班族的睡眠及腸胃情況,結果發現,近8成5的上班族因睡眠品質不佳,深受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秘、腸躁症及痔瘡之苦。 

「睡眠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楊燿榮主任表示,國際科學期刊《Cell》2016年一篇研究證實,如果改變睡眠作息及進食時間,將影響腸道菌和肝臟的運作,進而損害身體健康。

這次調查發現,有睡眠困擾的上班族,腸胃疾病比率較高,主因為作息混亂、不定時,腸道益生菌無所適從,進而破壞了腸道的菌相平衡,引發諸多腸胃疾病。

至於哪些睡眠問題容易引發哪些腸胃疾病?調查發現,與睡眠時間充足者相較,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者,「腸躁症」風險多出1.5倍。睡眠時間不固定的上班族,則容易出現「功能性消化不良」。

此外,入睡困難者比容易入睡者,「便秘」症狀高出兩成。常在夜裡醒來的上班族則較常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楊燿榮表示,門診發現,便祕、腸躁症、消化不良等腸道不適症狀者,多有熬夜、睡不夠等習慣的趨勢。

如何改善腸胃疾病?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表示,蔬果攝取不足,偏好油膩、重口味等食物,都可能導致腸胃中菌相失衡,正常作息及均衡飲食為解決的根本之道。

高繪雯提出「撫胃健腸三步驟」,首先是「規律吃」,餐餐定時,養成規律飲食習慣,降低腸胃負擔。其次為「增好菌」,無法改變不正常作息,可選擇具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每日攝取1至2瓶,在腸胃培養好菌。

第三為「睡眠足」,每天儘可能睡滿7小時,讓腸胃充分獲得休息。調查發現,睡得好、時間剛好,腸胃就能獲得休養,減少「胃食道逆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腸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