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傷害意外頻傳,急診醫師:暈厥、意識不清、體溫偏高、無汗都是症狀,應儘速就醫!
28歲男性到工地上班的第一天就出事,下午2點多,突然意識不清,倒臥於車子底下,防局救護技術員獲報後,趕至現場,直接將他移出,並立即送往急診室,確診為中暑,迅速降溫後,轉至加護病房。
預防中暑,應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運動或工作,並多喝開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科主任李彬州指出,氣溫飆高,急診室經常收治熱紅疹、熱性痙攣、熱昏厥、熱衰竭、熱中暑等跟熱相關的環境急症個案。這類熱傷害急重症的致病主因環境熱傷害、散熱機能不佳,與身體產熱過多所造成,除了職業所需之外,有人則是喝酒、運動過量而導致熱傷害,有些個案則是身體散熱不佳,加上久處於過熱、潮濕等環境,不易散熱,而引發熱急症。
其中最嚴重的是熱中暑,以該名患者為例,被送至急診時,體溫竟然高達攝氏43.4度,呼吸每分鐘僅42次,急診科醫師當下診斷為中暑,立即執行降溫,以冰袋、風扇、氣霧、移除衣物等方式來降低體溫,接著轉入加護病房。
如何預防中暑?李彬州主任表示,重點在於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運動或工作,多喝開水或運動飲料,建議穿著淺色而寬鬆的透氣衣物,並戴上闊邊帽,頸部應圍著濕毛巾。
另外,在炎熱環境下工作或休息,應成群結隊,隨時注意同伴。一旦出現熱中暑警訊,暈厥、意識不清、體溫偏高、無汗等,應立即到通風陰涼處休息、補充水份,鬆開衣物,讓體溫下降。李彬州主任進一步指出,熱中暑症狀包括身體皮膚出現紅熱而乾、心跳加速,甚至頭暈、噁心嘔吐與意識不清,如有上述症狀,即應緊急就醫,以免延至急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