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寶寶發燒一定要馬上就醫?可先觀察退燒後的反應
父母一發現寶寶發燒,應先花點時間觀察寶寶的反應,尤其是在退燒後的反應。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邱南昌指出,「寶寶發燒主要是感染病原體的反應,但也有少部分是天氣熱,又讓寶寶穿了過多的衣物而造成體溫上升所致」。很多父母一發現寶寶發燒不免趕緊抱去就醫,想知道「寶寶感染了什麼病菌?嚴不嚴重?」
他說,「嚴重與否?必須觀察寶寶的整體活力,因此,父母一發現寶寶發燒,首先要做的事並非馬上衝到醫院,而是花點時間觀察寶寶的反應,尤其是在退燒後的反應」。不過,不滿3個月的寶寶應該還受到部分媽媽抗體的保護,萬一有發燒狀況時,表示可能媽媽的抗體都不足以抵擋,得到嚴重疾病的機會較高,最好儘速就醫為宜。
他解釋,體溫偏高時代表「免疫系統正在與病菌作戰」,寶寶看起來較為無精打采;這時,若藉由退燒藥或解開衣物幫寶寶散熱,或是寶寶仍有體力動來動去而出汗,也有助退燒。
由於發病初期,除了發燒外,其他症狀可能還不明顯,面對種種會引起發燒的疾病,或許醫師一時間還真的無法鑑別到底是哪一種疾病讓孩子發燒,因此,觀察退燒後的反應很重要。若精神、活動力及食欲的表現與平常相差不多,就不用太過擔心寶寶的病況;若與平日相差甚多,甚至出現持續嘔吐、明顯嗜睡、四肢無力的情況時,就需要立即就醫。如果純粹是穿多了衣物而導致的體溫高,那麼,降溫後自然就沒事了。
不少父母總有「寶寶為何總在半夜發燒」的感覺,邱南昌醫師說,「孩子白天藉由活動出汗,有助退燒;但半夜睡覺時,大人往往怕寶寶冷,而習慣多蓋一些被子,厚重的蓋被無法散熱,體溫自然無法降低」。
他補充,雖然發燒的熱源在體內,但藉由出汗有助散熱退燒,「於是有的長輩故意把寶寶包得緊緊,好讓身體出汗。但是與其這樣做,還不如及早就幫寶寶適度減少衣物或被蓋,犯不著先故意讓孩子無法散熱,燒更高、人更不舒服,才利用出汗幫助退燒」。
也有的父母會說,「明明在家幫寶寶量的溫度不低,才急著抱到醫院掛急診,怎麼到醫院量體溫,溫度就低了些」,邱南昌醫師笑說,「因為在來醫院的路上吹到風,發揮了散熱效果」。他強調,「父母半夜看到寶寶發燒難免會心慌,但靜下心觀察一下寶寶的狀況,如果寶寶還睡得著、喝得下夜奶,不妨打消掛急診的念頭,等到天亮再看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