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好品格.從小養成

好品格.從小養成

「態度決定高度」,擁有好的品格,絕對能幫助孩子未來發揮無限的潛能,但什麼才是好品格?為什麼品格會比優秀重要?掌握嬰幼兒期的關鍵時刻,從小奠定好的行為模式,長大後就能省掉許多困難事,「好品德,絕對很重要!」

美國學者艾瑞克森(Erikson)提出的社會心理學中,將人格的形成分成8個階段,光是學齡前(6歲)就占了3個重要的成長階段,且認為兒童早期的經驗會影響日後人格的發展;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也在學說中表示人格通常是在6歲前定形。人類自出生後,智力持續發展,而嬰幼兒時期更是一生中智力、體力、人格發展最重要的時刻,或許你疑問於品格教養觀念如此籠統,如何能在短短的幼兒時期中迅速建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講師李惠加表示,品格教育的觀念聽起來抽象,不過,如果年齡愈小,干擾的因素不多,若能適時培養並建立,必定會比長大習慣成自然後,再慢慢導正來得容易。

6歲前.品格塑形3階段

根據艾瑞克森的理論,在人格發展8大階段裡,前3個階段是bobo探索世界、自我成長最重要的關鍵期,而每個階段都必須面對不同的狀況,這時就需要父母協助順利度過,才能建立完全的自我,達到正向的情緒發展,而品格也能因此奠定。

‧嬰兒期

嬰兒期階段的bobo,幾乎完全無助,對周圍的環境也相當陌生,必須依靠來自於對照顧者的信賴,給予溫暖、愛護與飲食生活上的照護,讓他感受世界的可靠性。李惠加表示,如果在此階段,照顧者無法讓孩子獲得心理與生理上的需求時,就會失去對他人的信任,逐漸對人生產生懷疑的態度,日後難免會有不良的影響。

‧幼兒期

幼兒到了2、3歲左右,便開始肯定自我,這時期,正是學習處理自己的生理需求,凡事自己動手的階段;更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階段,因此是品格建立的最佳時期。不過,這階段學習的成敗,卻容易影響bobo的自信心。舉例來說,如果能在這段期間成功學習自行如廁,就會產生自信,相反地,就容易出現羞辱疑忌的心理。

‧嬉戲期

等到bobo大約5歲之後,會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如果這樣的嘗試過程受到稱讚,未來的個性就會變得主動、更有自信;反之,若被嘲笑,就會出現做錯事的犯罪感。李惠加提醒,父母是幼兒的第一個仿效對象,因此,若希望孩子未來能擁有好的品格,一定需要調整自己的態度,讓自己也成為同樣性格的人。

8個好品格.耐心教

好品格確實相當重要,但到底具備哪些重點,才能真正打造孩子未來的競爭優勢?

‧禮貌

英國教育哲學家史賓塞說:「禮儀修養是1個人全部品格的基礎」。李惠加也認為,1個人的品格與道德觀相關,唯有具備良好的道德感,才是品格教育的根本。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對待他的方式,就塑造了將來的行為模式,而教導孩子禮貌,更需要從出生第一天就開始,李惠加說,這也就是身教的重要。《好家教,決定未來領袖》一書中提到,當孩子一開始說話時,就應該開始教導他們說「請」和「謝謝」。當孩子真正會開口跟人要東西時,更要讓他們說出這些話,一旦說出,就要給予稱讚,就是最基本的禮儀,也就是要讓孩子及早知道待人處世的基本禮節。

‧自信

義大利著名的幼兒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女士主張,幼兒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必須尊重他的自主性與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發展,父母不應該越俎代庖。李惠加也說,藉著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可以讓孩子更為獨立,有利於自信心的建立。她舉例,在幼兒1歲多時,就已經有了抓握能力,這個階段可以讓他練習自己拿湯匙吃東西,當他成功達成時,就給予鼓勵。

‧尊重

讓孩子學會尊重自己、他人,甚至善待物品,也是品格教育重要的一環,幼兒需要透過愛、支持、鼓勵與讚美來發展自我尊重,首先,應該先接受孩子的發展階段與他們本身的能力,不要給予過高的期望而對他有過實的評價,如此反而會讓他們失去自尊與自信。此外,父母也需做到尊重孩子,如果經常在公共場合中責罵或羞辱孩子,如何期待孩子不用這樣的方式,要求父母達到他們所想要的物品。李惠加以自己為例表示,在子女間的互動中,如果發現雙方為了某件事僵持不下,需要個別帶開討論,以維持他的自尊。

‧分享

懂得分享,是bobo進入社會結交朋友需要學會的一門功課,唯有懂得分享與輪流,才可以獲得他人更多的肯定。不妨試試這個好方法;如果有兩個小孩同時想吃蛋糕,可讓其中一個人把蛋糕切成兩份,讓另一個人優先選擇,這樣的規矩適用在任何事件上,就能逐漸教導孩子懂得如何與他人分享,以及從分享中獲得的喜悅。

‧責任

素有「領導人教父」美稱的鄧尼斯‧韋特利博士曾說過:「如果想讓孩子成為合格的人才,必須讓他從小就有責任感,在個人發展空間和個人責任之間取得平衡。」父母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培養bobo承擔一定的責任,而不要一味地幫他做好每一件事。同時也應該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期望與信任,讓他能有信心完成可以做到的事,例如收拾玩具等簡單的責任培養。

‧ 自律

擁有道德感,發自內心的自我覺醒,就是自律的根本。李惠加強調,除了尊重彼此外,若能在團體中學習遵守規範,也能達到自我控制,不干擾別人的行為,也是品格教育的重要一環。

‧ 勇氣

缺乏勇氣,容易導致猶豫不決,容易錯失許多機會,也唯有勇氣,才能勇於創新、冒險,願意學習新的事物,李惠加表示,讓孩子有機會承擔,且遇到挫折時,能勇於解決,承認錯誤或失敗,逐漸面對與解決問題,才能讓他有勇於超越的智慧與承擔。

‧ 體貼

擁有體貼的心,能帶給他人溫暖與陽光,自己最終也能感到快樂,少子化的現象讓孩子變得過於自我,若只懂得站在自己的立場看事情,不懂得學習關心家人,友愛朋友,在團體中將不受歡迎,難以立足,因此,李惠加認為,體貼更是現代社會中不能缺少的基本品格。

掌握2重點.讓孩子擁有好品格

想讓孩子擁有好的品格,首先父母要從自身做起,畢竟孩子的模仿對象直接來自於父母,很多人生的道理都能從身教中灌輸給孩子。

‧給予機會內化成智慧

品格教育是條長遠的路,等於是1個人做事行為的準則,因此,無法在一朝一夕間就看到成果,李惠加說,父母需要配合孩子的生理狀況及成長模式,並給予充足的時間,讓他有時間消化並內化成自身重要的觀念,逐漸養成習慣,再將觀念化為行動,但這也需要靠著父母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教育。此外,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度,也能讓他有信心面對各階段的不同挑戰。

‧常與孩子說故事

父母可以選擇一些有主題的繪本或故事書,說給孩子聽,達到潛移默化的目的,李惠加表示,孩子最不喜歡聽父母說教,說教不會有好效果,況且品格教育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與教導,幼兒又愛聽故事,因此,說故事是最好的教導方式。 此外,現代父母較難控制的是情緒問題,當自知自己的生理狀態已經達到發洩的臨界點時,應跟孩子討論,跟他說「自己很累,需要休息」,李惠加表示,孩子是能溝通的,適時告訴他父母的情緒,反而更能讓他更有同理心。李惠加強調,品格可說是決定1個人將來是否感到幸福成功的基礎,若想培養孩子優秀的好品格,父母本身要做好的榜樣,而且,千萬不要小看孩子,有機會讓他表現,他一定能展現出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