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副食品> 【即時新聞】孕婦飲食攝取.關乎寶寶一輩子健康

【即時新聞】孕婦飲食攝取.關乎寶寶一輩子健康

許多孕婦因為害喜而食不下嚥,婦科醫師表示,孕婦良好的營養攝取,是寶寶健康的基礎,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婦女要特別注意葉酸、碘、鐵的攝取,以免缺鐵、缺葉酸,尚未出生的寶寶,根基不穩,先輸一半。

台灣營養學會秘書長駱菲莉提醒,準備或正在懷孕的婦女應該避免菸酒、咖啡、濃茶、脂肪含量多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煙燻加工食物(如醃肉),多吃天然食物,或在醫師評估下,服用孕婦專用的補充品


國健署102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15~49歲育齡婦女中,近6.9%血清葉酸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建議的正常葉酸濃度下限6奈克/毫升,研究顯示,孕期缺乏葉酸,將增加胎兒腦及脊髓先天性神經管缺陷等風險。

此外,39.6%育齡女性尿液碘濃度低於WHO所建議碘營養充足標準下限100微克/升,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孕婦長期缺碘可能造成流產、死胎,新生兒呆小症、智力低下和認知功能發展遲緩。

在貧血方面,22.4%貧血(血紅素濃度<120克/升視為貧血),17.8%缺鐵(攜鐵蛋白-Ferritin濃度低於WHO建議範圍之下限12奈克/毫升),孕期長期缺鐵,易造成胎兒生長發展遲緩,也容易早產。

「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的重要時期」鄭博仁提醒,懷孕前到懷孕12週的女性,應該多吃深綠色蔬菜、豆製品、肝臟等食物,以補充葉酸,育齡婦女及準備懷孕婦女每日攝取400微克,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

鄭博仁也建議,育齡婦女每日可攝取140微克碘,懷孕期間每日攝取200微克碘,平常烹飪時選用加碘鹽,多吃海帶及海藻等碘含量較豐富的天然食物。

在預防貧血方面,育齡婦女及懷孕婦女每日建議攝取鐵量為15毫克,至懷孕第三期婦女則應增加每日攝取量至45毫克,可以多吃紅肉、深綠色蔬菜、豆類(豆干、豆腐)等富含鐵質的食物。 

台灣營養學會秘書長駱菲莉提醒,準備或正在懷孕的婦女應該避免菸酒、咖啡、濃茶、脂肪含量多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煙燻加工食物(如醃肉),多吃天然食物,或在醫師評估下,服用孕婦專用的補充品。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