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焦點議題】懷孕八個月出現無痛性陰道出血?

【焦點議題】懷孕八個月出現無痛性陰道出血?

「努力好久,終於有了!」每個媽咪就像獲得幸福列車的車票,滿心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肚中的寶寶來到世上報到,甚至興奮地想馬上昭告身邊的親友們這個好消息,不過,常常在胎兒還未足月前,孕媽咪會出現出血或不穩定的情況,此時必須儘快至醫院看診,請醫師幫忙診斷病情並幫助安胎!

安胎的治療目標,是在得到胎兒的最大成熟度,且避免非預期的產前出血、持續的收縮,將母體與胎兒的危險性達到最小。

「懷孕後需要安胎的機率大嗎?」目前造成早產的原因仍不清楚,安胎的主要意義在於「延長胎兒在媽咪肚子中的週數,減少子宮收縮、早產的機會」,若是未滿37週即出現不規律的子宮收縮或大出血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進一步了解情況,以免提早進入產程,造成早產或出現流產的情況!

若是休息過後,子宮收縮仍未獲得緩解,不論是否是規律的子宮收縮,或是有前置胎盤的媽咪,懷孕20週後容易出現產前出血,只要有這些症狀都應該立即到醫院就醫接受進一步評估。

典型的情形是在懷孕32週之後出現的無痛性陰道出血,此時是因為子宮下段變薄而牽扯到胎盤附著的位置。出血是胎盤的開放血管所流出的母體血,嚴重時會影響到胎兒循環。出血通常被形容成是突然的、無痛的而且大量的,但有時剛開始時只是少量。當然出血的頻率增加是會增加貧血及低血容性休克的危險,此外,媽咪雖然沒有出血,但若有突發性腹痛、破水或是胎動降低的情形都應該緊急就醫。 

安胎的治療目標,是在得到胎兒的最大成熟度,且避免非預期的產前出血、持續的收縮,將母體與胎兒的危險性達到最小,基本上,孕媽咪需住院觀察胎兒狀況,注射或口服安胎藥後,須待母體穩定、不出血後,才能出院,短則數日,長則數月。至於回家觀察的孕媽咪,則應考慮到住家與醫院的距離、交通狀況、是否有可協助媽咪的家人在家等,必須特別小心,避免再發生出血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