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寶寶為什麼哭?除了肚子餓、尿布濕、不舒服,也可能來自於對環境刺激的渴望,抱一抱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

寶寶為什麼哭?除了肚子餓、尿布濕、不舒服,也可能來自於對環境刺激的渴望,抱一抱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

孩子的身心需求若總是獲得回應,會讓孩子感到安全,此時,安全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關鍵;但若寶寶一放下就哭,很可能是來自於對環境的好奇需要被滿足。

當孩子一放下就哭

在哭與抱之間,新手爸媽最害怕的情況是:寶寶一放下就哭、抱起來就停止哭泣,尤其是4個月大之前的寶寶,讓家長深怕育兒生活難以應付,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多半與孩子依賴爸媽擁抱無關,羅寶鴻老師表示,當寶寶哭泣時,優先確認他的需求,若已排除生理需求與身體不適,寶寶仍一放入嬰兒床時就哭泣,則可能是來自於對環境刺激的渴望,4個月之前,寶寶其實並非吃完就睡、睡完就吃如此簡單,寶寶仍會尋求對環境的刺激,由於上半身的神經尚未髓鞘化,寶寶還無法控制身體,只能揮揮手腳,因此,4個月前,來自視覺的刺激,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否則比起面對空白的天花板,被抱起來能接受的刺激更多,當然就不願被放下。

建議爸媽可在嬰兒床上方懸掛吊飾,寶寶接受到視覺刺激,一專注就至少可持續30分鐘以上,不但不會再因為被放下而哭泣,還能滿足內在的發展需求,待寶寶4個月之後,可再加入音樂,增加寶寶對聽覺的刺激需求。

對立後的擁抱.重要而必須

擁抱,是孩子確認被爸媽關愛的重要依據,足夠與切合時機的擁抱,可發展出親子間的信任感與安全感,孩子2~3歲後,當家長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生氣,並引發孩子的哭泣時,孩子通常會在事後尋求爸媽的擁抱,這個討抱的行為,是期望確認彼此的關係是否不受影響、爸媽的關愛是否依舊,羅寶鴻老師強調,這時候的擁抱是必須的,因為愛孩子與糾正行為必須分開檢視,透過擁抱可以讓孩子保持對爸媽的信任與穩固內心的安全感受,避免「不乖就不抱、不乖就不愛你」等傷害性的言語或以「不擁抱」作為懲罰的方式,建議爸媽可以在雙方冷靜下來後,告訴懷中的孩子:「媽媽很愛你,但剛剛你的行為是不正確的」,以溫和堅定的方式修正孩子的行為,同時讓他在彼此的關係中感到安全。在對立後修復關係,有助於親子關係的穩定,也會有助於日後孩子對人際關係的妥善處理。 

自信心萌芽的關鍵

自信心在1歲之前,是發展的關鍵,寶寶0~2個月時,透過哭泣取得爸媽的回應,優先發展的是對世界的信任(即我的需求都可被回應,這世界、這環境是友善的),2個月~1歲之間,透過家長支持探索活動,自信心會在此時發展出來,並為日後的人格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