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爸爸經:從小培養寶寶獨立
教養的目的.培養孩子獨立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暨《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會獨立思考、創意高、行動力強的孩子才快樂!》作者韋岱思分享媽媽說過的話:「是父母選擇創造孩子的生命,但沒問過孩子的意見」,荷蘭人認為父母決定把孩子帶進這個世界,理應要對孩子的獨立負起責任、賦予他能力,讓他從仰賴父母的孩子,成長茁壯為一個在思想上與經濟上都能獨立的個體,並教育他面對世界時,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面對挑戰時,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並投入努力。韋岱思表示,孩子長大後,身為父母的我們不一定都會一直在他身邊,但若能教會他獨立思考與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爸媽也終將對孩子的人生感到安心與信任。
傾聽孩子.避免絕對權威
荷蘭爸媽看待親子關係,希望能將孩子視為「朋友」,然而,從嗷嗷待哺的寶寶到獨立自主的成人,教養從來不簡單,韋岱思體會到,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雖然以「成為朋友」為目標,但0~6歲,甚至在青春期之前,「規矩」的教導仍必須以父母的角色要求與規範,以建立孩子的規矩行為。但即便是以「上對下」的方式建立孩子的規矩,韋岱思也很強調要充分傾聽孩子的想法,同理孩子的抗拒心情,並在孩子情緒冷靜後,再予以溝通。
在孩子0~6歲的階段,上下關係出現於孩子在很多事情無法決定的時候,父母需要幫孩子建立生活習慣,例如:幾點去睡覺、吃飯要坐在餐桌等,不過,上下關係並不代表父母需要利用「權威」來確定孩子「聽話」,因此父母為甚麼設立生活規定,必須跟孩子溝通,直到孩子上小學開始,上與下的距離要漸漸拉近,約於孩子成年後,親子關係逐漸可變成水平的朋友關係。
台灣的傳統教養,習慣以上對下的權威式教育對孩子進行行為管教,但在一味的「你必須聽我的」的教育模式下,可能容易破壞親子間的關係,待孩子長大,再嘗試修補就會困難許多。韋岱思建議,親子關係的維繫從小就要建立,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多陪伴,在孩子長大成人後,也才能較輕易的將「上對下」的關係轉換為「平等」的對等關係。
荷蘭爸媽認為,肩負著培養孩子獨立的責任,從小建立規矩不能馬虎,但當孩子到了青春期時,爸媽的角色在調整親子間關係上會變得非常重要,家長必須有意識、主動的將關係轉化,韋岱思回憶自己約12歲至14歲期間,由於爸媽希望建立的規矩都已穩固,爸爸開始把韋岱思視為一個大人,會主動分享關於自己的事情、主動詢問兒子看法,並認真參考孩子給予的意見;而對於兒子生活中發生的事件,也會以朋友的方式參與討論,雖然仍會提出父親的看法,但也非常尊重兒子的想法。
因此,透過爸爸的分享與提問,韋岱思覺得爸爸是真的重視並尊重自己,也因為自己的想法被看重,孩子得以在討論中感覺自己被認可,親子間的關係也就逐漸脫離「上對下」的模式,改以較平等的關係維繫。不過韋岱思提醒,從幼兒時期到青春期,「上對下」到「雙方對等」的教養模式必須循序漸進的展開,隨著孩子心智的成熟度,逐漸開放選項或擴大可討論範圍,且無論是「上對下」或「對等」的親子關係,都不能忽略親子關係的培養與雙方間的緊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