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重新體驗哺乳的美好

重新體驗哺乳的美好

育絹生第一胎時,哺乳僅維持一個月,就在挫折中默默的結束了。生了第二胎,她不僅不依賴配方奶,還成功親餵母乳,重新體驗哺乳的美好。

生下早產的宜紘時,育絹很想嘗試給寶寶最好的母乳,只是,過程中深深感覺到,在配方奶充斥的年代,餵母乳已經不再能靠本能行事!當時不懂餵母乳的方法、也缺乏幫手,遇到很多問題,精神跟體力都不堪負荷,短暫的哺乳時光維持了大約三週就不得不劃下句點。第二胎是全新的開始,從產前的準備,到產後的應變,第二胎忻宸讓育絹最終得以享受哺乳的美好。


第一胎—挫折的歷程

育絹在非母嬰親善的小診所生產,哥哥宜紘是35週、體重2,460公克的早產兒。產後醫生說餵母乳對早產兒很好,只是,育絹雖然滿心想要哺餵母乳,但卻沒有餵母乳的相關知識,加上診所裡沒有提供母乳衛教,想餵母乳的育絹只能靠自己摸索。一直以為沒漲奶就是乳汁尚未產生,也從沒聽過什麼是乳頭混淆,只知道前三天在醫院裡宜紘怎麼樣都含不好,醫生護士說那是奶水還沒來,護士看寶寶含不住乳房,告訴育絹那是乳頭比較短的關係。總之,寶寶就這麼在醫院連續喝了三天配方奶。

寶寶拒絕吸吮乳頭

回家後問題並沒有好轉,產後第四天奶水來了,胸部漲成二顆硬石頭,咬著牙讓姊姊在一旁幫忙按摩熱敷,最令人暈倒的是,痛到快昏倒卻一滴奶水也沒有。在醫院接觸過奶嘴奶瓶的宜紘,根本不會吸吮乳頭,一看到乳頭靠近就開始大哭!為了不會直接吸吮的宜紘,育絹只得盡可能的擠奶,白天約每三個小時擠一次,然而一天大約只能擠出100c.c.左右,甚至不夠寶寶喝二餐。就這樣,不會含乳的寶寶、漲奶的疼痛、擠不出的奶水、令媽媽緊張的早產寶寶累壞了育絹,在身心俱疲的狀況下,奶量持續下滑,最後,第一段的哺乳時光在滿月前就在挫折中默默的結束了。


第二胎—幸福的旅程

在懷了忻宸之後,育絹開始期盼,能有不一樣的哺乳經驗,特別是她打定主意還是要在原本的小診所生產,她深知自己要想餵奶,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認真看書、上網學習,育絹從懷孕起重新認識母乳哺餵,後來更認真的參加母乳聚會;聚會參加多了,育絹開始有信心面對各種寶寶可能的狀況。然而,還是有些意料之外的考驗等待著她,產後由於剖腹生產的傷口發炎滲血,醫生怕媽媽一直抱著餵奶讓影響傷口癒合,因此雖然育絹在產前和診所談好要母嬰同室的,但醫生決定把寶寶留在嬰兒室讓媽媽多休息,育絹只能選擇擠奶下去餵。

停掉配方奶 積極親餵

所幸,這一胎擠奶的過程順利多了,事實上育絹一次擠奶可以擠出約60c.c.,只是護士一餐已經餵上70c.c.,對醫院來說,育絹的奶水還是不足以餵飽忻宸。在醫院用奶瓶餵食了三天後,忻宸同樣出現了乳頭混淆的狀況,剛出院回家時,忻宸還只會用奶瓶喝奶,不同的是,這一次育絹不再是慌亂無助的媽媽了,面對寶寶投出的各種變化球,育絹知道該如何面對;先是停掉了對配方奶的依賴,同時運用網路資源,得到許多在地母奶媽媽的探視協助、指導育絹如何矯正寶寶喝奶的情況。
先從奶嘴開始換起,朋友建議育絹使用號稱較接近乳頭的奶嘴,慢慢的,開始增加親餵的頻率,很順利的,在忻宸滿月前,就順利轉換成為全親餵的寶寶,這對於全職照顧兩個小孩的育絹來說,實在是非常輕鬆愉快的事情,看到忻宸順利的成長為九個月大、頭好壯壯的寶寶,育絹很高興自己這胎能堅持餵下去!

最幸福的母乳生活

詢問育絹什麼是她哺乳生涯最快樂的事?她想了想,回答說:「走到哪就餵到哪,不用奶瓶實在很棒!」育絹說,自己的父母雖然不反對母乳哺餵,然而總覺得寶寶老是黏在媽媽身上不大好。直到有一天,一個全家開車出遊的機會裡,父親很懷疑的問育絹,出門這麼久,寶寶都不喝奶,沒關係嗎?育絹說,在整個車程已經餵過好幾次啦,原來路上家人都沒有發現育絹在餵奶,這對於完全沒有母乳經驗的長輩們來說,真是大開了眼界,原來母乳哺餵是這麼方便的事!
目前,他們也開始為母乳大力站台,還是餵ㄋㄟㄋㄟ最優。對育絹來說,沒人反對餵奶,妹妹也還在喝,那這條幸福的哺乳之路就該繼續下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