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我體形嬌小,胎兒也會比較小嗎?
「胎兒太小囉!」當這句話從婦產科醫師口中說出時,孕媽咪心中難免會浮現「正常吃怎麼都沒胖到寶寶?體重增加難道只胖到自己」等疑問。
孕媽咪的體型天生較矮小,胎兒也可能因為基因遺傳而長得較小。
除了胎兒體重量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誤差值之外,還有許多內在因素的影響,例如:多胞胎、遺傳、胎盤功能不佳、母體血壓高、血液回流受阻,甚至是營養攝取不夠充足,都可能導致胎兒體重偏輕,如何改善胎兒體重偏輕,最重要的是確認原因為何,才能根本解決。
以下為影響胎兒體重增加不理想的6大因素:
1.孕婦身形嬌小
孕媽咪的體型天生較矮小,胎兒也可能因為基因遺傳而長得較小,因此,評估胎兒體重是否落於正常區間,除了參考量測表之外,也需考慮個別差異。
2.多胞胎
當母體需要同時供應營養給1個以上的胎兒時,多胞胎所能分到的養分相對會比單胞胎還要少,加上子宮空間的限制,胎兒的體型和體重會相對較小。
3.母體營養不良
在台灣,營養不良的狀況已相當少見,但是,懷孕中後期,胎兒成長速度會逐漸變快,因此婦產科醫師會叮囑孕媽咪,除了均衡飲食之外,應增加熱量與蛋白質的攝取,才能讓胎兒獲得足夠的成長養分。
4.胎盤與臍帶功能
胎盤與臍帶是母體運送營養和氧氣給胎兒的重要器官,因此,若胎盤功能不佳,或臍帶打結、受壓迫等因素,甚至是血液灌流不足,就會影響胎兒吸收養分,進一步使體重增加不理想。
5.母體血壓高
一般而言,孕期受荷爾蒙的影響作用,媽咪多會有血壓偏低的狀況,但若孕媽咪本身有高血壓或家族遺傳,更要小心妊娠高血壓與併發症。因為,血壓高代表血管阻力大、血液循環差,會進一步影響胎盤功能,阻撓養分的輸送。
6.先天染色體異常與疾病
造成胎兒發育異常的可能因素多為先天染色體異常與特殊疾病所致,例如:與神經管發育異常相關的小頭症,或其他基因染色體異常造成的四肢短小、骨骼變形等,使得胎兒體重增加較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