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產後照護> 月子做好產後沒煩惱!你的坐月子觀念夠正確嗎?

月子做好產後沒煩惱!你的坐月子觀念夠正確嗎?

對於現代忙碌的女性來說,坐月子是一段既辛苦又戰戰兢兢的歷程,因為女人產後坐月子正是一生中改善體質的黃金時期,但卻有不少媽咪產後月子做的不夠完善,或怕胖不敢吃太多,導致身體留下諸多後遺症!

文章目錄

其實,準媽咪應預先了解正確坐月子的觀念,並且做好準備與安排,才能在這段期間得到很好的照顧、充分的休息以及適當的調養。

然而中國人流傳下來的坐月子方法,因為時代的變遷,生活條件的不同,現代媽媽應該做一番修正,不過,也不能全無禁忌,本單元請教專業中醫師,教導產後的正確調養,讓每個現代媽媽都能氣色漂亮又健康!

坐月子吃甚麼

案例分享:

25歲的艾莉絲,今年初生下第一個寶寶,雖然有婆婆幫忙坐月子,但她對於傳統的油油月子餐及習俗都興致缺缺,因此開始仗著自己年輕有本錢,每次月子餐點都只吃幾口,沒想到,到了產後第二週,身體開始變得很虛弱,也導致奶水分泌不足,哺餵母乳過程非常辛苦,對於坐月子,艾莉絲既困惑又無助,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坐月子觀念篇

媽咪們應該把坐月子當成是一段難得的長假,好好調理身體,事先做好規劃與準備,把自己當成主角,將健康擺第一位,少做家事少操勞,多休息多放鬆,坐月子也可以很享受!

生完小孩反而愈變愈年輕,誰說當媽媽一定會變老!

產後為何要坐月子?

真善美中醫診所醫師吳思葦表示,「坐月子是要讓產婦恢復健康!」一般的「產褥期」,是指胎兒及胎盤娩出後,至產婦的身體、生殖器官完全復原的期間,約需6~8週,產褥期間在家休養、調補身體,就是俗稱的「坐月子」。

不少媽咪們都會遵從中國老祖宗所留傳下來的規矩、禁忌戒條,不過,傳統坐月子方式,是依據當時的生活與條件,再搭配中醫理論所形成,由於時代與環境的進步,坐月子的方法也應該稍做調整,尤其坊間流傳的坐月子迷思有許多謬誤之處,需要一一釐清。

吳思葦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懷孕期間,為了供給胎兒生長所需的營養,各個系統和器官都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像是心肺負擔增大,腸胃及內分泌也都會改變,加上媽咪生產時會用力、出血,耗盡全身體力,坐月子的目的,就是要藉由休息、飲食和運動,使子宮器官以及身體的氣血、筋骨完全恢復健康。

且現在大部分是忙碌的雙薪家庭,做完月子就必須馬上投入職場中,因此,要藉由坐月子期間好好休息,寵愛自己一下,但產前最好先和專業醫師討論過,依據產婦個人體質來做調補、開立處方,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與補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坐月子需要多久時間?

吳思葦醫師表示,一般而言坐月子需要6~8週,但如果時間許可的狀況下,建議媽咪最好是做滿兩個月,才能讓身體有充分的時間恢復元氣。有些媽咪月子做不好,或是操之過急,都會造成身體出現問題!

月子做不好的後果

一般月子做不好常見的症狀還滿多的,像是「子宮下垂、頻尿、血尿,或是腰痠背痛、產後腹痛、容易疲倦及產後憂鬱」等毛病,然而媽咪們通常比較疑惑的還有到底要怎麼觀察「月子有沒有做好」?

其實很簡單,媽咪們要注意的就是所謂的「婦科問題」,也就是觀察產後兩個月後的月經順不順,一般正常月經是5天,基本上3~7天都在正常範圍,如果經血太多太稀、血塊很大,或是顏色不是正紅色,生理期前後會出現腹痛、腰痠背痛、皮膚過敏等症狀,代表月子做得並不是很好!

月子做得好,變得更漂亮

吳思葦醫師表示,如果經血正常就代表月子做得好,媽咪至少會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甚至更佳的狀態,整個人的氣色都會變好、變漂亮!若是體質屬於虛弱的媽咪,建議可以將坐月子的期間往後延6個月~1年。

坐月子三大目的

體質轉換黃金時期

女人轉換體質的三大時期,就是青春期、懷孕及更年期,因此「產後6個月」都算是調理體質的黃金期,在這個時候調理的效率,會遠勝過人生的其他時期,所以月子做得好,體質會跟著改善,甚至比以前更好。

身體器官達到復原

產婦在歷經懷胎十月及最後分娩期,全身體力幾乎耗盡,加上子宮經過分娩所造成的傷口、引起產後失血,急需收縮復原,故「坐月子」在中國人的社會中,特別受重視。

也因此留傳不少傳統坐月子的藥補與食補,幫助對產婦身體復原,藉由休息、飲食和運動,使媽咪的身體器官、氣血筋骨完全恢復健康!

為下一次生產做準備

產婦若能做好月子,產後虛弱的身體,才能盡快恢復體力,使身體更強壯,媽咪若有計畫再生下一胎,強健的身體能為下一次生產做好準備,身心保持良好狀態,也能避免產後憂鬱的狀況發生。

月子該在哪裡做?

月子該在哪裡做,是很多產婦的疑惑,最好產前就要規劃好坐月子的型態,吳思葦醫師建議,如果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挑選一間醫院附設的月子中心,雖然費用較高,1個月約10~15萬元不等,但是媽咪們可以好好休息1個月,吃月子中心準備的餐點,並照著月子中心的作息安排,家人也可輕鬆一些!

若是預算不夠,建議前兩個星期,住進月子中心,後兩個星期身體比較好後,則可回家坐月子。

另一個方法,就是找服務到家的業者,親自到府送煮好的月子餐到家中,並為寶寶洗澡,1個月的費用約6萬元,但必須找口碑好、服務佳,注重食物衛生的廠商。

如果沒有幫手,經濟上也不寬裕,目前最普遍也最常見的就是回娘家坐月子,或是由婆婆、丈夫或親友來幫忙坐月子,媽咪有任何需求都能毫不拘束,心情上也較為輕鬆!

但有時候媽媽或婆婆年紀較大,只能煮飯給產婦吃,無法幫忙照顧嬰兒,丈夫就必須分擔工作,包括學煮月子餐、幫寶寶餵奶或洗澡等。

雖然辛苦點,卻能分擔太太的辛勞,相信太太也會很感激,增進夫妻情感。如果是在家裡,由婆婆或媽媽幫忙坐月子,可於產後坐月子期間至中醫看診,由醫師根據個人體質,開立合適的中藥及藥膳來調補,讓氣血恢復!

坐月子時,寶寶也可寄養在原生醫院!

如果產婦健康有問題,先生又忙,建議可把寶寶寄養在原來出生的醫院,一天費用約1,000元,優點是醫院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且照顧的方法也很專業,產婦能放心休息,只需在固定時間到醫院看看寶寶,但不是每家醫院、診所都有這樣的服務,必須在產檢時先詢問醫師。

坐月子,體質不同補法不同

產後的飲食不是大補特補就好,媽咪們應該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再選擇適合的藥膳和食物來進補,才能改善體質,並且在進補的同時,恢復內臟功能,避免過胖,讓皮膚更緊實。

寒性體質特徵

面色蒼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軟,尿多色淡,痰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

飲食重點:這種體質的產婦腸胃虛寒、手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應吃較為溫熱的食物,如麻油雞、燒酒雞、四物湯或十全大補湯,原則上避免太油,以免腹瀉。

食用溫熱食物或藥補可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而且筋骨較不易扭傷,也較不會腰痠背痛。 

熱性體質特徵

面紅耳赤,怕熱,四肢或手足心熱,口乾或口苦,大便乾硬或便秘,痰涕黃稠,尿少色黃赤,舌苔黃,易口破,長痘痘或痔瘡。

飲食重點:這種體質的產婦較不宜吃麻油雞,若真要吃麻油雞時,薑、麻油及酒的用量要減少,最好是把麻油改成苦茶油或是用食物來滋補,例如山藥雞、黑糯米、魚湯及排骨等,腰痠的人可用續斷五錢煮豬腰湯,才不會上火。 

中性體質特徵

不熱不寒,不特別口乾,無特殊常發作之疾病。

飲食重點:飲食上較容易選擇,可以食補、藥補交叉互用,如果補了之後口苦舌燥或是長痘痘,就暫停一下,可喝些柳丁汁或葡萄汁稍做和緩。 


吳思葦醫師

經歷/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第22屆理事‧台灣中醫師同德醫學會監事
   中華民國中醫抗衰老醫學會理事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士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產婦的營養等於孩子的健康!擔心坐月子補過頭又沒奶?營養師提供三階段的飲食重點
「坐月子」東西方大不同,哪種方式最適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