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A型肝炎.把握治療時間!

A型肝炎.把握治療時間!

顧名思義,「A型肝炎」即是人體受A型肝炎病毒感染,進而導致急性肝臟發炎等症狀的疾病。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在臺灣較盛行的幾種肝病中,以B型、C型肝炎最為常見,其次就是A型肝炎。

支持性治療為主

戴季珊醫師表示,若在門診中發現孩子有疑似罹患A型肝炎的症狀,病況輕微者,通常會建議父母帶回家自行照護,毋須特殊治療,只要採「支持性療法」即可,如:多休息、營養均衡。此外,隨時觀察孩子的皮膚、尿液和眼白等處,是否有出現偏黃(疑似黃疸)的狀況,如果有,建議儘快就醫。

追蹤與觀察

如果症狀明顯,甚至已有黃疸時,由於不確定患童後續的病情變化,兒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先住院」,以便隨時觀察和治療,降低病況惡化的機率。住院後,主要會觀察以下2個項目:

肝指數:關注肝臟的損害程度,以及持續追蹤肝指數,是否在經過治療與照護後,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併發症的發生:同時觀察是否出現其他臨床症狀,以確認是否因嚴重肝臟損傷、肝臟生成或代謝功能不足,進展到急性肝臟衰竭的可能性。例如:若肝臟代謝廢物功能不足,有可能會造成患童意識不清。

一般來說,只要患童的精神佳、食欲正常,並且肝功能穩定、肝指數也逐漸下降中,經醫師評估後,父母就可以帶患童出院,回家靜養。

3方法.預防寶寶罹患A型肝炎

早期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不佳,確實是A型肝炎盛行的原因之一;時至今日,雖然公衛狀況已改善許多,但卻也發現到,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才是近年主要的A型肝炎病例通報來源。

對此,戴季珊醫師表示,「若週遭環境中可接觸的物體、食物等,已受到A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仍然可能造成A型肝炎的散播」。因此,若想預防感染A型肝炎,必須多管齊下,從「打疫苗增強內在抗體」、「維護環境整潔」和「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等方面著手。

1.疫苗接種

A型肝炎疫苗屬於非活性疫苗,共有兩劑,寶寶滿1歲以上就可接種;採自費方式,另政府有特別針對山地鄉等地區兒童,提供公費接種的服務。戴季珊醫師說明,第一劑接種後,已可在體內建立95%的保護效果;隔6~12個月再接種第二劑,能夠延長體內的A型肝炎抗體記憶達20年。

她補充,在A型肝炎發病前2週、發病後1~2週,患者會釋放出大量病毒,進而可能汙染週遭環境。因此,若近日曾接觸疑似A型肝炎患者的大人或小孩,建議至醫療院所檢查或施打疫苗,以減少感染機率。

2.環境整潔

A型肝炎病毒容易存在於物體上數小時,因此,建議定期清潔環境,尤其要勤加擦拭平日容易觸碰的物體表面,如:桌椅、沙發等。她特別提醒,酒精並無作用,必須採用「漂白水」,才能有效破壞病毒結構,達到效果。建議選用濃度0.1%~0.5%(1,000ppm~5,000ppm)的含氯漂白水消毒,等作用30分鐘後,再使用清水擦拭。

3.衛生習慣

主要可從「飲食」和「個人清潔」來看。戴季珊醫師表示,相關資料指出,生吃生蠔或是水產貝類,易提高罹患A型肝炎的機率;她提醒,家中大人應以熟食為主,避免生飲生食,除了降低患病率,更有助於寶寶遠離A型肝炎的感染風險。

另外,A型肝炎病毒除了會附著在家具等物體之外,也會存在於手上等皮膚表面,至少可達4小時。因此,「勤洗手」是必要的,特別在「飯前」、「便後」和「回到家後抱寶寶前」更是如此,才能有效減少人體接觸病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