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O放大鏡
葉子:葉子是植物重要的營養器官之一,長在莖上。
莖:大多數植物所見的主幹,可以支撐植物的身體,也是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
根:通常生長在泥土裡,負責吸收土壤裡面的水分及礦物質,也是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
花:長在莖上,通常有鮮艷的顏色。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主要功能是產生花粉與胚珠透過授粉作用,以產生種子。
果實:由花朵發育而成。
種子: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傳播體,通常生長在果實裡面。
葉片:葉片指的是完整的葉子上扁平的主體結構。
葉脈:葉面上明顯的紋路稱之為葉脈。
葉柄:葉柄是連接葉片與莖的部分,上端與葉片相連,另一端則生長在莖的上面。
花瓣:有漂亮的顏色,是一朵花中最明顯的部位。
花萼:在花朵的最外層,連接著莖的部分,通常是綠色。
雄蕊:圍繞在雌蕊旁邊,頂端有花粉。
雌蕊:通常長在花的中央,底部比較澎大。
輕鬆學‧認識植物有方法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只要外觀為綠色的,而且能夠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的生物,就會被我們統稱為「植物」。
認識植物的方式有很多種,多數的孩子會透過視覺的方式區分,以下是我們對於植物初步的分類:
‧苔蘚類:苔蘚類植物多半生長高度較矮小,因為本身不具維管束,因此無法將水分傳遞到高處,是經由孢子的傳遞方式繁殖。
‧蕨類植物:蕨類植物生長在潮濕的林地角落中,葉子主要為細碎分裂的羽狀,蕨類植物不具有種子,因此不屬於種子植物。繁殖的方式是透過葉子背後的孢子(孢子本身非常小,通常葉子背後肉眼所見的黑色圓狀物,是孢子囊群並非一顆孢子),孢子囊群的排列方式各個種類均不同。
‧裸子植物:一般常見的松、杉、柏類,葉子多為針狀或是鱗片狀,這些都是屬於裸子植物,而裸子植物的種子並不像水果一樣有果肉(子房發育而來)包覆在裡面,種子是生長在毬果鱗片上。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稱有花植物、開花植物)的葉子就是一般常見圓圓長長的形狀,有些葉緣帶有鋸齒狀,其中又再細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最簡單的分辨方式為,葉脈呈現相交錯的網狀;「單子葉植物」的葉子為不交錯的平行脈(例如水稻、蘭花),以台灣而言,最大宗的植物無疑是雙子葉植物。
熟悉植物的分類方式,也能夠讓孩子從生活中引發好奇心去探究,熟悉的蔬菜水果是屬於哪一個類別,讓他們更能夠理解不同種類植物的用途各有哪些。
不可或缺‧生活的生產者
植物之所以稱為生態系中的生產者,是因為它們能夠透過行光合作用產生醣類,提供動物食物,並經由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再釋放出氧氣供給動物呼吸之用,也在氣體循環中佔有一席之地,熱帶雨林被稱為「世界之肺」就是以此而得名;若植物的數量眾多,將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因此在人類的居住環境中,植物是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保護植物‧避免遭受破壞
事實上,植物在環境中會有一定的忍受程度,造成植物滅絕的問題,主要發生於開發造成的環境變化,例如:原本為水生植物的生長地區,因人類需求將濕地填平後,造成植物生存空間限縮,無法生長、繁殖後代,因此導致植物瀕臨絕種的主要原因多是因為人為的破壞,並非溫室效應。溫室效應雖然是一種趨勢,會讓植物改變分佈情形、生長習性,但並非造成植物瀕臨絕種的主要原因。
單就台灣而言,若是針對溫室效應造成衝擊,首當其衝的會是高山地區,此地區的物種會因為氣溫上升,造成植物適合生長環境消失以致有滅絕的危機。除此之外,伴隨著溫室效應的問題,海平面上升造成低窪地區的物種必須往內陸移動,生活在沿海地區的植物,生活環境也會相對減少甚至必須遷徙,來不及遷徙的植物將可能受到威脅。目前臺灣地區野外滅絕的物種,較廣為人知的即是「烏來杜鵑」。
烏來杜鵑
烏來杜鵑為臺灣的特有種,主要生長環境為海拔200至800公尺的岩壁;臺灣的野生棲地原本位於新北市烏來區北勢溪上游(翡翠水庫旁的乾溝一帶),但由於翡翠水庫的興建淹沒唯一的原始棲地,因而造成野外滅絕。
親近生活‧減少資源浪費
在生態系中,植物位居生產者的角色,不僅供應消費者食物,也提供特殊的棲息環境(例如讓鳥類築巢在樹上以躲避天敵),植物園園長范素瑋提到,生態教育的重要性不只在於讓孩子認識形形色色的植物,而是要讓孩子理解,植物雖然是生活中很微小的生物,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她強調,透過生態教育的方式,目的是希望可以傳達並且建構出一種人類與自然環境和平共處的生活模式;我們的生活必須仰賴甚至是無法脫離自然環境,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卻離它非常遙遠。她舉例,「食物」和「食品」是大家最常討論的話題,從超市買到「食品」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而「食物」本身來自哪裡、生長環境、長什麼樣子,我們往往一無所知;認識植物事實上不僅能拉近與自然環境的距離,了解其中的關聯性,更能讓我們在生產食物的過程中減少浪費食物的問題,藉由這些經驗讓孩子以真實的感官親近自然,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學習接受土壤的髒、接受外觀或是氣味奇特的生物,這就是生態教育最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