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O愛學習
了解‧從引導中記憶
專家認為孩子大腦發育在0至3歲時,已經發展至80%的階段,這個階段是處於吸收及累積智慧的時期,給孩子什麼他們就吸收什麼;而孩子的認知於1歲時開始對物體的屬性及事物感到好奇,此時期透過觀察、觸摸、繪本、圖卡、嗅覺等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植物。
孩子在1歲的階段已經可以開始透過簡單的詞彙,增加認知能力,加深對周遭人事物的記憶;2歲開始,他們會透過簡短的字句表達想法,此時期的孩子,在口語、記憶發展上正逐漸成熟;3歲左右的孩子,則是已經可以明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並與他人互動。林梅綺園長建議,從2歲半開始可以從生活中透過觀察後描述植物的外觀顏色、累積對植物的知識,讓孩子加深記憶。
認識‧從觀察中聯想
有的植物葉子具有特殊氣味,用手揉一揉葉片或在葉片上方搧一搧,就可以聞的到。因此,幼兒園會透過設計不同主題式的課程引導孩子認識植物,或是以植物圖卡的方式教導,帶上孩子實際到自然環境走一圈,透過五官的感受(視覺、觸覺、嗅覺)引導孩子認識植物。
舉例而言,家長可以先從介紹植物的外觀(顏色、形狀)開始引導,搭配不同植物的特徵(高度、葉片形狀等)加深孩子的印象,或是透過問答擬人化角色扮演的方式,例如:「花朵是什麼顏色?」「葉子有沒有味道?」透過一問一答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孩子主動觀察身邊的植物,也可以讓孩子印象更深刻。透過家長實地教育,觸發孩子主動欣賞、學習的好奇心,亦或是讓孩子近距離觀察引發聯想力,都比起坐在教室看植物圖鑑效果更加顯著。
校園中四處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植物,當孩子對於校園內的植物經常駐足、議論的時候,正是孩子產生興趣的開始。帶孩子到校園走走,開啟孩子眼睛的視野,心靈的感官,聽一聽風吹葉子的聲音、摸一摸植物表面的觸感,幼兒在充滿大自然的環境下成長,從五感為開端,每天近距離的親密接觸,就是學習的起點!
讚美‧從不完美開始
面對大環境,孩子可能會接觸不同媒介,教導孩子愛護植物主要是為了讓他們多元學習,對生活環境產生關懷;從對生活周遭事物的關懷產生憐憫心,當看到植物倒下來時,會去探究其根本原因,找到最適合植物生長的方式栽種,經由這些學習,讓他們理解「植物和人是一樣的」,需要藉由陽光、空氣和水,才能夠茁壯發芽。
「讚美」也是在生活當中需要學習的,孩子本著自尊心與自信能力,觀察周遭自然環境的美,去理解並非一定要長的特別漂亮、花朵顏色鮮艷的植物,才能稱為「美」,試著學習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而這些對於自然觀察的觀念,都是從小必須開始建立的,而這些微小的細節,不僅能避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價值觀偏差的行為,甚至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對於自我價值的肯定,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愛惜‧從小地方做起
面對未來多變的社會,我們需要培養幼兒多元的能力。以全球視野發展在地行動,對於生活環境的關心,必須從愛護植物出發。喜歡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大自然處處充滿遊戲,透過對自然環境的探索,建構知識與想法,讓孩子培養出主動探索的習慣,便能發展出系統化的思考能力。
臺北市私立雙連幼兒園園長林梅綺建議,可以透過「日記畫」的方式教導孩子,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並提升興趣;孩子每天也會開始好奇,自己種植的植物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子,每天也必須定時去澆水灌溉;當採收季節來臨,可透過分享食物的方式,讓孩子學習珍惜食物的重要性。
從翻土到種下植物的種子甚至到成長,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照顧,當孩子接觸到種子的當下並不會有特別的想法,而是經由植物成長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耐心的重要性。種植的過程不可能都很順利,而是必須透過每天細心呵護、耐心培養,才能養大這些植物;就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遇到瓶頸的時候,而遇到困難時都必須靠耐心來克服挫折與解決問題。
珍惜‧從生活中學習
帶著孩子認識生活周遭各種植物,透過遊戲的方式分辨植物的特徵,此過程就是覺知、辨識能力的培養,很多科學探究的精神就是起源於對大自然的觀察。在玩賞植物中開發孩子的創造力、美、訓練體能及身體協調性,也能讓孩子在遊戲中懂得尊重、感恩造物者的一切賜與,這些對於培養基礎能力皆有幫助。
林梅綺園長提到,「生態教育」對於孩子而言是最貼近生活的一部分,「生態」是孩子們每天都會看到、聽到、甚至接觸到的事,而多數幼稚園會設計相關的課程,讓孩子增加接觸自然環境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習愛護生命、珍惜土地。因此,當孩子自己種植的植物發芽,透過孕育生命的過程,他也開始跟土地產生聯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與生活產生互動,也是成長過程裡很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