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心態不做A+媽媽.產後情緒不憂鬱
產後情緒低落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和現代家庭產後支持系統式微、高齡產婦比例提高、不孕夫妻求子過程艱辛、年輕媽媽面對生兒育女之後的人生角色轉換耐受性較低,或是對懷孕生產的過程感到恐懼等因素有關。
產婦由於產後荷爾蒙變化,動情激素及黃體激素下降,容易使情緒不穩,加上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要先經歷生產前的害怕恐慌及陣痛的磨練,才有辦法生出寶寶,產後更因為傷口疼痛及全身虛弱,卻又要立刻從孕婦變身媽媽,24小時照顧新生兒。
在睡眠嚴重不足,生理及心理都面臨壓力,當無法適應角色變換,漸漸就會變得憂鬱起來;甚至有些媽媽擔心自己產後無法順利恢復孕前身材,對另一半不再具有吸引力,也因此變得缺乏自信心。
哭是一種情緒的表現,當新手媽媽整日以淚洗面時,新手爸爸絕對不應忽視問題的嚴重性。產後情緒低落雖然不等同於產後憂鬱症,但是,新手媽媽變得容易掉淚,會不會發展到憂鬱症?不無可能。因為情緒不穩定會影響睡眠品質,睡眠品質差又會影響情緒,讓心情更糟,形成惡性循環,使得情緒長期處在憂鬱的狀態,確實有可能演變成產後憂鬱症。
因此,家人發現新手媽媽產後哭點低,僅僅只是說一些安慰的話通常無濟於事。「必須從確切的問題去解決,簡單來說,就是要對症下藥。通常只要產後支持比較好,家人發現時多支持、安撫、理解、關心、體貼,多能幫助新手媽媽慢慢走出情緒憂鬱的谷底。」
通常太太感到無助時會責怪先生害她生小孩,這時候先生就要多體貼,不要跟太太爭辯,必要時應尋求醫護人員的協助,給予新手媽媽心理支持。
另外,建議新手媽媽應調整心態,不做凡事追求完美的A+媽媽,「普遍上,華人對事物的看法包容度較低,容易要求完美,一旦事實與期待不符,就比較無法接受。」特別是當孩子有缺陷或健康狀況不佳時,新手媽媽發生產後憂鬱的比例也較高。
發生狀況時,可向專業醫療人員尋求協助,正確的醫療常識也有助於破除迷思,避免無謂的自責。如果憂鬱的情緒無法排除,必要時可使用藥物輔助,大部分藥物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且不會影響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