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血型.帶養大不同-測驗篇&QA
小測驗:BOBO未來想要做什麼?
0~2歲的bobo,每天接受不同的感官刺激,能啟蒙他們閱讀能力、語言能力,想知道他們的興趣及未來的職業嗎?我們提供2個小測驗,媽咪可安排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空間,唸給bobo聽,並讓他們試著自己做測驗,不僅有趣,也能培養親子關係!
鮮豔甜甜圈測驗
適用年齡:1~2歲的bobo
Q:下列四個甜甜圈,那一種口味,你看到第一眼就想把它帶走呢?
- 草莓甜甜圈
- 巧克力甜甜圈
- 抹茶甜甜圈
- 香草牛奶甜甜圈
(請選用粉紅 深棕 草綠 白 四色)
安格斯老師分析
選擇a的寶寶:
最有藝術細胞的孩子非你莫屬,你們最適合學習的事,莫過於繪畫和音樂。
選擇b的寶寶:
最有美食細胞的孩子非你莫屬,你們最適合學習的事,莫過於烹飪和料理。
選擇c的寶寶:
最有閱讀細胞的孩子非你莫屬,你們最適合學習的事,莫過於寫作和看書。
選擇d的寶寶:
最有體育細胞的孩子非你莫屬,你們最適合學習的事,莫過於運動和跳舞。
可愛動物園測驗
適用年齡:1~2歲的bobo
Q:對抗壞人的時候,你最想帶著哪一隻動物跟你一起呢?
- 大猩猩
- 獅子
- 熊
- 大象
安格斯老師分析
選擇a的寶寶:
你是個喜歡思考的孩子,喜歡單打獨鬥,獨立自主、有個性。
選擇b的寶寶:
你是個對抗意識強烈的孩子,喜歡贏討厭輸,韌性很強、很勇敢。
選擇c的寶寶:
你是個友善的孩子,喜歡交際溝通,對於陌生環境不害怕。
選擇d的寶寶:
你是個需要安全感的孩子,喜歡團體活動,父母永遠是你最需要的夥伴!
育兒Q&A 解答媽咪教養上的疑惑!
媽咪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教養bobo的問題,我們整理了幾個家長常見的問題,解答媽咪教養上的疑惑!
Q: 我的小孩個性從小就很怕生、愛黏著父母,長大後,仍然害羞,會引起什麼樣的問題?
A:為什麼小孩會感到害羞呢?兒童心理學、商業心理學專家安格斯表示,小孩容易害羞內向,除了有部分是天生氣質、與生俱來的,另一部份的害羞,也有可能是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可能是受家人的影響。如果家長本身就是比較害羞個性,孩子也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而有害羞傾向,或是當孩子平常很少有接觸新環境的經驗時,也容易造成他們感到不安、羞於與人來往,這時候若家長怕孩子受挫,而過度保護的話,孩子更無法獨立,也不敢面對新挑戰,害羞情況會更嚴重,並轉變為不安和恐慌,甚至長大後也無法展開正常人際關係,也因為缺乏信心,不管做什麼事都變得非常被動、消極,建議媽咪應從小就正視這樣的問題!
像血型A型的寶寶,屬於防備心較強的個性,如何緩解孩子的羞澀情緒?安格斯老師表示,孩子經常感到害羞並不是因為性格懦弱,而是因為孩子的天性本來就容易害羞,只不過每個孩子表現出來的強度不同而已,有些家長會採取強迫孩子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但事實上,家長越採取高壓方式,孩子的反抗心就會越強烈,心靈也會受到打擊,所以孩子不想做的事情,家長千萬不能強迫,而是完完全全接受、尊重孩子的感受,然後鼓勵孩子,陪他一起克服困難。
Q:家中有害羞內向的寶寶,父母該如何引導呢?
A: 家長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時候害羞的故事,講述自己是如何克服這種情緒的經驗,對孩子是非常有效的引導方式。當孩子瞭解到父母也曾經跟自己一樣,就會對父母產生格外的親密感,也能在父母身上找到自信心。家長可在溝通與實際行動兩層面去執行。溝通上,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話,即使是非常害羞的孩子,只要處在舒適放鬆的環境中,也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像是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就是與孩子溝通的好時機。當孩子說話時,要認真傾聽、及時做出積極的回應,他們就更願意多說一點話,父母對孩子了解越多,越能有效克服孩子害羞的性格。行動上,當孩子要參加某種聚會時,可提前到達聚會地點,讓他們有足夠時間先適應環境,如果參加的人數比較多而使孩子不自在,父母別忘記一直陪在孩子身邊,等他放鬆後,再讓他一個人去面對。容易害羞的孩子,也希望能交到很多朋友,和大家玩成一片,但需要家長主動幫孩子製造結交朋友的環境,例如邀請同齡孩子到家裡玩,讓他們在熟悉的環境與人互動,或是當孩子表示想加入某個團體,父母也可協助孩子尋找適當機會融入進去。
Q:我的孩子非常怕黑,一定要父母陪在身邊,並開著燈睡覺,該怎麼辦?
A:孩子怕黑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可以暫時先允許孩子開著燈睡覺,等他們睡著以後再關燈,如果怕燈光太強影響睡眠,可在房間內留盞小燈,並且試著營造睡前愉快的氣氛,例如讀一段睡前故事、陪他們說說話、播放柔和的音樂,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適應黑暗,明白關燈睡覺也不會出現鬼怪,那麼孩子慢慢就會嘗試主動關燈睡覺。至於非要父母陪著睡的現象,如果孩子突然從某一天開始,經常半夜醒來或是父母不在身邊就無法入睡,請先確認孩子是否有分離焦慮症,這個時候父母要在固定一段時間內,陪在孩子的身邊,直到他們安心入睡。不過,家長要注意孩子是否患有「夜驚症」,即孩子在入睡2小時後突然尖叫、大哭,或出現衝撞等動作,就要懷疑是夜驚症作祟,這時候父母不用刻意叫醒孩子,只要輕輕地安慰孩子,讓他們重新入睡就可以了,通常年齡大一些,症狀就會自動痊癒。